介入(4-3)
甘道夫:《分歧者》—用“建立模型”的方式讨论社会问题
最近,我看了电影《分歧者:异类崛起》(“三部曲”当中的第一部)。这个三部曲科幻电影里,人类被分为五大派系,号称“派系高于血缘”,主要讲的未来世界,每个人都得加入某个派系,否则就将遭到追杀。这里不说电影情节,只说我对情节安排的技巧的看法。我感到它用“建立模型”的方式讨论社会问题的创作手法,对于左翼文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先说说电影里的五大派系:
无私派
“我选择不再注视自己的倒影,而是将光照向他人,信任我的兄弟姐妹而非依靠自己有限的力量,直至我消失。”——无私派宣言
无私派珍视无私奉献的品质,他们的成员负责社会服务行业,照顾“无派系”的流浪者。
在“乌托邦”背景下的芝加哥,政府是由五十个无私派代表人构成的,因为他们对无私品质的坚守,这些人被认作绝对清廉的人。
他们的代表色是灰色。
无私派人士构成的政府掌握着很多关于城市的机密,被博学派批判为“自私的伪君子”。无私派家庭的孩子因为低调保守被同龄人调侃作“呆子”。
博学派
“无知的定义不是愚蠢,而是对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导致缺乏理解,缺乏理解通向隔绝和误会,隔绝和误会产生冲突。所以知识是唯一合理解决冲突的方法。为了避免冲突,我们致力消除误会,建立真知的世界,治愈无知的灵魂。”——博学派宣言
博学派执着于知识,负责教育、医学、和各种科研机构。
博学派的规章规定所有成员任何时候至少有一件衣裤是派系的代表色——蓝色——这是严谨措辞、冷静思路的标志。博学者们还具有令人惊羡的雄辩天赋。
他们的科技发展已到达了令人恐惧的地步,一旦被野心家利用,城市的后果不堪设想。
无畏派
“我们相信勇气的力量,那种鼓舞一个人为别人铤而走险的勇气。他人唏嘘,我们怒吼——为了保卫那些没有能力为自己辩护的人。”——无畏派宣言
无畏派聚集了勇敢的人们,这些人努力成为没有恐惧、坚不可摧的人物。
他们保卫安全、看守城市的“边界”,是最出色的战士。
无畏派的代表色是黑色,一套漆黑套装和纹身是无畏派成员最常见的装束。
他们的矫健的身影闪现在各种动乱战争中……
和平派
“毫无怨言地给予吧,因为你也会得到你所需的……不要愤怒,不要在意别人的评论。谬误已成过去,别再让残忍浮躁的念头充斥你的大脑;这些念头会伤害别人,更会摧毁自己。”——和平派宣言
和平派热爱和平,永远以清静无为来维持和平。主要负责城市的农业、日用品和简单的娱乐,和博学派有许多合作。和平派成员身着令人愉悦的红色和黄色。他们无疑是城市里最相信“乌托邦”的人了。似乎无论社会如何黑暗,他们的眼睛还是一如既往的澄清平静。
诚实派
“真相使人透明,真相使人强大,真相让我们紧紧相连。”——诚实派宣言
诚实派重视真相憎恶谎言。他们负责城市的法律、新闻和监控。黑与白是他们眼中真理的颜色。虽然诚实派的长者通常给人以可靠而自制的印象;可诚实派的年轻一代却爱挑起矛盾——他们已经直率到了粗鲁的程度。他们不相信“魅力”、“礼貌”这些字眼,这在他们眼里都是伪装。他们执法工作的法宝——真话药剂,让秘密无处可逃。
无派
在第一部中,主角特丽丝对无派人物的态度是同情并恐惧的。同情是来源于家庭的熏陶——负责社会服务管理的无私派一直用大量资金帮助这些流浪者。恐惧则是来自他们卑微的社会地位——这些人大多是没有通过某一派系的“新生训练”、或因为出格的举动被开除,只好沦落街头。不沦为其中一员的信念化为了特丽丝在新生训练中的动力。
第二部里,托比亚斯神秘的母亲艾芙琳的出场、无私派政府手中的“名单”使这个群体的面目渐渐清晰……他们的诉求很明确——推翻现有社会的体系,赢取属于流浪者的尊严。
第三部,随着艾芙琳掌权、城市的历史和秘密被揭开,这一族群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
虚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试验品
在原著小说(第三部)中,特丽丝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试验品,是拥有“完美基因”的人对“基因缺陷”的人做试验的试验场。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这个世界何尝不是现实世界的试验场?有些人过分强调“社会分工”、强调“权力制衡”,鼓吹“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无须过问社会的其他方面”;这样的世界观,不正是《分歧者》当中的世界观吗?从表面看起来,“金玉其外”;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感到“败絮其中”。
但是,这样的世界,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一位网友如此评论:
“无私派、无畏派、诚实派、友好派、博学派,五大派别的生活世界好像是个有严重硬伤的荒谬之境。每个人只能从属于一个由个性划分的派别;“派别重于血缘”的理念让彼此的生活都显得泾渭分明,冰冷无比。”
于是,这些本该是人类追求的美好品质扭曲变形:“无私派”过分强调为他人奉献而忽略了对己身的关注;“无畏派”将残忍与勇气划上等号;“诚实派”用诚实来伪装对他人感受的忽视;“博学派”野心勃勃,知识变成了操纵别人的利器。人的个性本应大放异彩,而拥有两种个性以上的“分歧者”却成为博学派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建立模型”的创作方法
这部作品的创作方法,可以被称为“建立模型”;是把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单独抽取出来,进行放大,让读者和观众注意到它们。这样的手法有些像是科学家在小白鼠的身上做手术、以模拟某种疾病;而后将探测器放置在小白鼠身上,随时监测小白鼠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歧者》在虚拟的剧情中,创造出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社会运作方式,借以探讨人性;就是使用基于同样的考虑。
“模式化”的人物
现实中的人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例如与亲属之间的互动、与朋友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上司、同事、顾客之间的互动;有时还有与没有业务往来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
而《分歧者》中的人是“模式化的”,只有某一种或者几种生活场景。这当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但唯有如此,才能安排“社会试验”的展开。正如在小白鼠的身上制造出疾病模型(而不是等着它们自然生病),才能研究疾病的发展进程、以及药物的治疗作用。许多小说写着写着就把故事写“散”了,原因之一就是想“多头兼顾”,想写出“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为了确保“真实”,他们只能想办法让故事情节“自然发展”;结果……就再也没有结果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建立“模型”,告诉读者:主人公生活在一个奇怪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奉行的是奇怪的秩序。那么,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无论有多么“荒唐”,也在情理之中了。
根据以上思考,我感觉我们左翼假如也有人创作富于幻想色彩的科幻或者玄幻作品,就可以运用了类似的手法。比如,设定某个城市正在被一群“非人类”统治着;官员都是“吸血鬼”;他们的奴才是“暗夜精灵”;城市管理者都是“兽人”;他们的奴才是“半兽人”,都是地痞流氓;企业家都是“狼人”;他们的奴才是“地精”,担任大学教授。而故事情节,就是人类反抗非人类,取得翻身解放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设定,当然不符合任何一座城市的现实状况;但是,我也没有说它是“纪实小说”啊!我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模型,让读者看到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而已。
(2014-9-27 三门峡)
西南新左翼文艺交流群群号:225174960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