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觉得,看别人的传记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把人物看的薄而透,妄图从传记中了解到被叙述的人物和时代的真相,了解到连人物本身都不堪回首的痛楚回忆。回忆是一层层揭开时光的高雅动作,而毫不留情掀开别人的时光印痕,并不道德。还好,回忆本身带有选择性,传记也像是撒了一层灰尘,你得把它抹干净再来看,会闻到时光留下的味道。带有虚构色彩的《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展现出来卓别林的一生,自述结构对阅读者的开放,远超出我们对于荧幕中卓别林的印象,如此带有趣味性与神秘色彩。
容易幻灭、情绪化的人通常喜欢看喜剧,用来稳定自己的神经系统,巩固自己的理想主义。但很少重复观看,反而会等个两三年,待新鲜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不自觉的想起它。好比我们容易悲伤的成年人,会不自觉的想起卓别林的喜感,但并不知卓别林喜感背后的辛劳与悲伤。
卓别林12岁半时,父亲死于酗酒,母亲患精神病,人生之路完完全全由自己掌控。先是舞蹈演员,后来成为马戏团小丑,拳击馆陪练,在印刷厂做排字像是一道阳光照到生命层面,接着电影字幕工....对每一份工作都付之汗水与认真,很难说阳光到底何时给予他眷顾,的确的确日后的成功也是他应得的,可以说人每时每刻都在创造自己的人生。
而在生命最后六年,每年都要与死神进行一番“较量”,得以换取给幼子写信的机会。卓别林逗死神笑的那些场景,在我看来,真是充满无限伤感,虽是淡定,但也是时间给的沉淀。可以想象得到他老人家不太灵活的手脚,笨拙的换着姿势,皱纹泛起了褶将这位老人慢慢吞没。纵使看不见一点点喜剧气氛,却能在全书中感受得到卓别林的阳光明媚、积极向上。命运这般曲折,书中却很少流露出卓别林的消极与悲伤,会乘很远的火车,找最早发明电影的人,会在死神面前巧妙而坚持着对生命的热爱。
要给喜剧定义,并不难,要定义喜剧的深度,却得经过一番思量。让你笑了忘乎所以的,并且向上的并非生活之下浮华随大流的,它是与时俱进的,它可以让你笑到心坎里流出泪来。日常生活中的一般人,为生计百般操劳压力又大,很少有谁像卓别林这部慷慨、仁慈的人拿自己当笑点让别人笑点儿,这便是卓别林的伟大。
而这些喜剧的真正观众,是悲伤者。一方面心累的时候会看到灯泡里的黑暗,看什么都会丧失感觉,甚至半点消遣的心情,这些除了睡觉能给予安慰,就是喜剧了,当看到卓别林轻松的表演,眼神装下的也是轻松。另一方面,对于悲伤者更不愿意任何慰藉,而观看卓别林喜剧笑出声来,慢慢自我恢复心情,又是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悲伤者仿佛也可以看到卓别林眉头垂下来的时候,看到卓别林绵延不断的创作灵感。反正都是实实在在乐观殷勤活着的个人,看见彼此,心存默契。
读到最后,才读出《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丰盛何在。看透尘世、活透了的感觉,多说一句也是多,少说一句心里也觉虚的慌,在该走的时候,他走了,走的时候,像他的喜剧一般轻松。
“有人说宇宙是在一场不可知的大爆炸中诞生的,但以我的看法,应该是在马戏团的表演上诞生的。在那里,一位女人在空中飞来跃去,一位男子以魔术盒捕捉了她的动作,然后无限制地复制,直到大地上布满影子,然后再撒上木屑,填满笑声与泪水。克利斯朵夫,宇宙一定是这样形成的,因为唯有在混乱的爱情里,每种花招与特技都是有趣的。”
最后这一段,正好印证了卓别林存在的使命感,与他喜剧所滋养出来的无限灵动。要让我首选一个人做好朋友,我会首选卓别林,因为我觉得他真得很懂悲伤者的坚强与软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