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精心培养
七、向三任地委书记推荐大寨典型
上世纪五十年代,张怀英一直是昔阳县委第一书记。在这期间,他经历过三任地委书记。他在对这三位地委书记的回顾之中,其它往事不曾谈起,这三位地委书记对大寨的态度和对陈永贵的关注他始终记忆犹新。
1953年,张怀英支持陈永贵试办了大寨新胜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新胜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昔阳县成名后,张怀英就着手总结经验,并把材料送给了当时的晋中地委书记岳忠泰。这年秋天,晋中地委召开全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会议,岳忠泰就给张怀英打电话,叫他安排让陈永贵在会上介绍他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听了陈永贵的介绍以后,这位地委书记在大会总结时给予陈永贵高度评价,这对陈永贵来说是第一次受到地级领导的表扬和认可。
大会结束以后,张怀英就立即到大寨下乡,陈永贵向张怀英讲了他受地委书记表彰的感慨,表示不辜负领导对他的关心,继续把大寨工作搞好。张怀英坐在陈永贵的炕沿上和陈永贵促膝谈心,俩人共同分析了岳忠泰讲话的精神实质,陈永贵也回顾了其他县劳模们的先进经验。张怀英语重心长地对陈永贵说:老陈啊,这次岳书记点你的名是一个起点,以后要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不足,心里要有底子,看到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比如说,土地加工问题,品种改良问题,肥料的增加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找不到增产的渠道。
1956年6月,王成旺担任晋中地委书记。上任不久就到大寨视察工作。他详细地检查了大寨的种植情况,就问陈永贵,大寨生产上还需要点什么?陈永贵说,其它倒是不需要,就是需要一点化肥。王成旺回到昔阳县城,就向张怀英提出:怀英啊,你们昔阳对大寨有没有特殊照顾?张怀英向他汇报了他对待先进单位的态度。说:王书记啊,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昔阳培养了很多先进典型,有的在群众中起到了先进示范作用,有的效果却不怎么好。不好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搞假的一套,二是物质上给了特殊照顾,所以看起来很好,但人们并不服气。我对大寨和其它几个先进典型的办法是政治上吃偏饭,物质上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大寨的化肥给得多,是按粮食总产量和完成粮食收购的比例分配的,没有超过政策界线。所以别人提不出意见。大寨是这样,刀把口和白羊峪也是这样,不然别人就感到学不起。王成旺听了,觉得张怀英在这一点上比自己还想的周到,就对他的作法加以肯定。到1958年,王成旺又一次到大寨蹲点,张怀英陪他到大寨住了四、五天。为了掌握最真实的情况,他们和大寨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王成旺詳细了解了大寨的情况之后,向陈永贵作了许多指示,临走时,他又对张怀英说,陈永贵是一个很好的劳模,不仅生产经验丰富,而且政治素质也很好。宋立英也是一个很好的妇联主席,她有许多优良品质,她把大寨的半边天带动起来,比男人也不少干活,不简单啊!王成旺在张怀英的陪同下到康家岭和大寨社员一起锄地,劳动中间休息的时候,王成旺抽了一口社员的旱烟,觉得挺有滋味,还是那么语重心长地和社员们谈心。他说,农民最辛苦,你们背负青天脚踏黄土,不分刮风下雨在地里干活,不仅为了自己的柴米油盐,还要缴粮纳税,真是辛苦了,你们进行了超常的劳动,还要缴高指标的公粮,我和怀英来就是要体验一下你们的甘苦,和你们共同奋斗,把大寨的事情办好。由此看到,王成旺对大寨工作比岳忠泰还要重视。
1959年,贾俊任晋中地委书记。他在未上任之前就知道张怀英在昔阳的工作情况,更知道张怀英手中有一个大寨典型。他上任之后就到了昔阳,要求张怀英汇报大寨的情况。张怀英汇报了大寨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陈永贵顶住了当时的共产风,如实报产的情况。贾俊对他说,大寨大队所以搞得好,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党支部里面有一个像陈永贵这样的好支部书记。有一次他在县委书记会议上对张怀英说,回去以后要把大寨的经验好好总结一下,推广大寨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发一个文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这一年十二月,晋中地委又在昔阳召开了由各县主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农业局长、公社党委书记、部分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等参加的农业现场会议。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张怀英陪同贾俊到大寨详细地看了大寨的土地和群众的公共食堂,看了大寨的展览馆。展览馆内布满了锦旗、奖状,还挂着大寨五十条劳动好汉的照片。贾俊看着看着,就对张怀英说:怀英,你看,这是梁山好汉,陈永贵就是宋江啊!从大寨往县城返回的时候,贾俊对张怀英说:怀英,回去你也不要骑马了,我也不坐车,就靠这两条腿,咱们边走边看。
在那次现场会上,陈永贵用半天时间专门讲了大寨的经验,与会者不仅当场多次鼓掌,会后也给予高度评价,晋中地委在那次会上作出了“在全区开展学习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决定,这个决定经过山西省委的批转,又在山西省掀起了学习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高潮。
三位地委书记对大寨的重视和关注,是出于一个县委书记的媒介,他就是张怀英。短短的几年间,晋中三位任地委书记到大寨的体验和调查,给了陈永贵和大寨人很大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信心倍增,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而张怀英在大寨崛起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他从大寨开始发迹时就看到了大寨人身上有一种精神,预测到大寨人的这种精神在社会上的价值,所以就尽全力要把大寨推向社会,推到全省乃至全国。而大寨人的这种精神和探索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正是社会主义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张怀英搏览群书,深知古今帝王的兴衰沉浮。所以从那时起,无形中已把自己的命运和大寨的发展连在了一起。如果没有张怀英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寨在启蒙时是决不会走进三位地委书记的视线之中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