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郭松民 | 毛主席与《人民的战士》:一则轶事

郭松民 · 2024-03-16 · 来源:独立评论员郭松民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诉苦运动证明,人民军队并不是一支抽象的‘国家军队’,而是一支‘阶级军队’。

  01

  从毛主席在井冈山建军开始,人民军队——无论是叫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还是解放军——都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块文化高地,在文化上辐射、滋养、引领着全社会。

  截止八十年代,军队文化战士创作的歌曲、散文、小说、戏剧,八一电影制片拍摄的电影等等,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三代人。

  已故著名军旅作家刘白羽前辈,就是这块文化高地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

  之所以想起刘白羽,是因为前几天,诺奖得主莫言陷入舆论漩涡的缘故,人们发现,早在1995年,刘白羽在看了《丰乳肥臀》之后,就对有严厉的批评。

  被人们反复引用的刘白羽原话是这样的——

  “世风如此,江河日下,我们浴血奋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竟养了这些蛀虫,令人悲愤。”

  刘白羽此言,证明尽管他不能力挽狂澜,但他的一生始终如一,没有忘记革命建国的初心。

  在一个变色龙成精的年代,人人以与时俱进为荣的年代,这无异是一种最可宝贵的品格。

  我在搜寻刘白羽资料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早在1950年,刘白羽就以新华社驻东北野战军记者的身份,担任了电影《人民的战士》编剧。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部电影显得过于朴实无华,与其说讲述了一个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的故事,不如说更像一篇质胜于文的战地通讯,但唯其如此,才能让今天的观众更加贴近当年正凯歌行进的人民解放军,尤其是战功赫赫的第四野战军的精神风貌。

  1952年,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七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人民的战士》荣获“争取自由斗争奖”。

  02

  《人民的战士》上映时间距今已有70多年,很多人没有看过,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剧情——

  1946年的东北战场,松花江南岸的农民在我军撤退到松花江北岸后,遭到蒋军和地主还乡团的残酷迫害。青年农民刘兴不得不离别妻儿老小,去投奔解放军。在松花江北岸,翻身农民万大爷送儿子万良才参了军,自己也积极支前。

  万良才和刘兴在同一个连队,两人成了好朋友。1946年冬,东野开始三下江南,在一次战斗中,刘兴负伤,万良才把刘兴背下阵地,途中敌机轰炸,他用身体掩护刘兴,自己却受了重伤。

  刘兴在后方医院逐渐痊愈,万良才却因伤势过牺牲。刘兴万分悲痛,决心为战友报仇。他返回部队,随部队打回了家乡。母亲告诉他,妻子被蒋军残杀,刘兴忍着悲痛告别母亲,随军继续战斗。他在战斗中炸毁了敌人的街垒,自己再次负伤,在战地包扎所,刘兴遇到万大爷,告诉了他万良才牺牲的消息,万大爷安慰他说:“我的儿子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刘兴带伤重返火线,参加了最后攻克敌人指挥所的战斗,并在火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影片的拍摄工作极不顺利,东北电影制片厂(即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党委和四野文工团党委共同决定,号召大家自己动手动脚克服困难。

  为了逼真地再现战场气氛,刚刚走下战场的文工团员们,凭着在战争中学到知识,勇敢地承担起了烟火、爆破、研制黑色炸药和制造空包弹的任务。

  影片中扮演纵队副司令员的宋广汉主动承担起制造黑色炸药的工作。由于没有经验,碾碎时发生了爆炸,当场牺牲了一位工人同志,宋广汉和另一位同志也受了重伤。但他没有气馁,仍然带伤坚持研制,直到取得成功。

  影片扮演男二号万良才的演员刘欣也受了重伤,但他为了少误工时,伤未痊愈就投入了拍摄。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摄制组牺牲1人、致残3人、轻重伤25人,终于在1951年3月完成了拍摄任务。

  整个拍摄过程之酷烈,不亚于一场真实的战斗。

  03

  《人民的战士》最浓墨张彩的部分,是刘兴在伤愈归队后参加诉苦活动的桥段。

  在影片中,诉苦会现场群情激昂。有的战士父亲被地主活活打死,有的战士母亲被地主强奸,含恨自杀,有的战士弟弟妹妹被卖掉……战士们的仇恨与斗志,都诉苦中被激发出来,整个气氛,很像是新闻记录片的镜头。

  诉苦运动,是1947年开展的“新式整军”运动的主要内容(其他内容包括“三查”,即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进行阶级教育,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开展群众性的练兵运动)。

  诉苦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比新旧社会,启发指战员的阶级觉悟,激发对阶级敌人的仇恨,认识到天下穷人是一家,明白为谁当兵,为谁打仗。

  诉苦运动证明,人民军队并不是一支抽象的“国家军队”,而是一支“阶级军队”,只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才能打到地主老财,穷苦人才能过上好日子。

  诉苦运动结束之后,大决战随即开始,人民解放军气势如虹,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蒋介石持续22年的反动统治!

  与人民解放军反复厘清、确认自己的本质相反,蒋介石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始终不敢面对军队的阶级性。

  蒋介石欺骗性的宣称,国民党军队是“国军”,是为国家打仗,但实际上,国民党军队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炮灰,是地主阶级的炮灰,也是美帝国主义殖民中国的炮灰,对国民党军队的广大中下层官兵来说,他们出生入死地打仗,反对的是他们自身的利益,国民党军队取得的胜利越多,他们所属的阶级受到的压迫就越严重。

  因此,蒋介石的军队,当然就没有战斗力,“国军”和有明确阶级意识到解放军对战,就一触即溃,望风而逃。

  04

  《人民的战士》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了很高的战术水平。

  在影片开始不久,有一个排进攻的场面,十分精彩——

  在洁白的雪地映衬下,战士们成经典的“三三制”队形展开,交替掩护,很快就以极小的代价拿下了被国民党军控制的山头。

  所谓“三三制”,即战斗时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每个战士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成倒三角阵型,既便于指挥又便于掩护,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排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就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三三制”是林彪在担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期间,提出的著名的六项战术原则中的一项,其他五项包括一点两面、四组一队、四快一慢、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等等。

  毫不夸张地说,六项战术原则,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在战术层面的结晶。

  “六项战术原则”提出后,东北我军的战术水平很快超过了被美军教官训练出来的原“中国远征军”,即新一军和新六军。这支装备了美械,曾经不可一世的蒋军主力,最终被全部、干净、彻底地消灭在黑土地。

  今天很多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导演,在表现我军的作战行动时,除了惨烈、不怕死,就是人海战术,这其实大错特错,是不懂历史的表现。人民军队在政治、战略和战术水平等方面,全面优于对手,才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在战术层面,也明显优于美军、苏军、印军以及南越伪军,所以才能够在以他们为对手的战争中,克服武器装备的差距,取得最后胜利。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是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刘兴伤愈归队,就可以乘火车奔赴前线,而在关内,我军还只能靠“两条腿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电影《南征北战》台词)。

  在火车上,刘兴和战友们豪迈地唱起了《林总命令往下传》,这可能是国内唯一完整表现这首歌的电影。

  林彪晚年的问题暂且不论,但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他的确是深受基层干部战士信任、爱戴的优秀指挥员!

  05

  关于《人民的战士》,还有一则令人感慨万千的轶事。

  1951年3月,文化部电影局和中影公司在全国20个大城市举办国营电影制片厂的“新片展览月”,展映了《白毛女》、《钢铁战士》等26部影片,《人民的战士》也名列其中。

  毛主席也观看了《人民的战士》。

  很快,东影接到了从毛主席那里传来的意见。毛主席认为,这是一部好片子,但刘兴的战友万良才牺牲,看了让人觉得心里很难过。

  尽管电影被称为“遗憾的艺术”,但毛主席的看法,不能不重视。编剧刘白羽在和东影的领导、导演研究之后,决定对影片进行重大修改,于当年10月又投入了二次拍摄,1952年4月完成。

  在修改后的版本中,万良才在后方医院,被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医生用精湛的手术救活,并在前线与父亲万大爷重逢,同时,刘兴的妻子也侥幸逃过了蒋匪军的残害,在获得解放的家乡与刘兴重逢。

  说实话,我在看这部电影时,略感不谐,觉得万良才与刘兴的负伤与归队,似嫌重复,刘妻生还,也减弱了影片的力度。

  但是,联想到毛主席在五十年代看《白蛇传》,晚年看电影《难忘的战斗》【点击阅读】时,都曾完全进入剧情而不能自己,也能够理解毛主席的心情。

  毛主席是最好的电影观众,是真正的沉浸式看电影。

  毛主席有一颗柔软慈爱的心。在真实的革命斗争中,“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牺牲不可避免,但在银幕上就不愿意再看到牺牲。

  《人民的战士》第一次上映时,毛主席刚刚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消息,他不愿意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同样发生在影片中的万大爷身上。

  毛主席对人民的爱有多深,他不希望人吃人的旧社会复辟的决心就有多大——从一部电影的修改,我们已经约略可以看出一点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思想发展脉络了。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战争已经打响,我们却浑然不觉
  2. 秋石:鲁迅之孙周令飞是一个不肖子孙
  3. 莫易|蛇鼠一窝
  4. 世界正式走入摊牌时刻
  5. 顾凌英|无产阶级放下了自己的武器之后
  6. 最近关于莫言的争论或许还有更大的意义!
  7. 重大原则立场问题,“体制”不能再装聋作哑了!
  8. 洋人的儿子(组诗)
  9. 西方主导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0. 齐得平: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究竟奉谁之命?
  1. 毛远新 | 关于1973年基辛格访华
  2. 还主席清白!毛刘言论实录,说明一切!
  3. 莫言对辽沈战役纪念馆的题词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4. 有意思的电视剧台词
  5. 暗牌明打,掀桌子前的两个微妙时间点
  6. 农夫山泉的舆情,证明”赚中国钱到美国花“的那一群人正式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7. 战争已经打响,我们却浑然不觉
  8. 农夫山泉和日本人的关系,竟一发而不可收拾
  9. 吴铭|中国高水平金融开放的好效果
  10. 彭水周|大国兴衰系于疆
  1. 毛主席晚年为什么要发动那场群众运动?
  2. 赵磊:不反思私有化改制,何以“解放思想”?——评《漫长的季节》
  3. 可怕的不是莫言,可怕的是各高校邀请他巡回演讲
  4. 郭建波:关于二月镇反的历史考察
  5. 刘继明论莫言
  6. 为什么湖南省委发起解放思想大讨论却吓坏了西方媒体?
  7. 他们看到问题了?
  8. 国际政治生态的重大变化?
  9. 子午|怀念宗庆后?比烂的结果……
  10. 美国又驻军我国金门,台当局又杀害大陆渔民!我们该如何回击?
  1. 吴亮平:为毛主席和斯诺当翻译,是最早向世界宣传介绍毛主席的人,毛主席评价他“功不在禹下”
  2. 遭遇连续暴击,美国最重要的阵地失守!
  3. 毛远新 | 关于1973年基辛格访华
  4. 对台政策已改变,不提“和平统一”,预示着下一步有大动作?
  5. 有意思的电视剧台词
  6. 莫言对辽沈战役纪念馆的题词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