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在大时代为无名劳动者留下存在的痕迹

张慧瑜 · 2024-07-15 · 来源:皮村工友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前言

  2014年9月,北京皮村出现了一个以文学分享和文学写作为中心的新工人文学小组。依托公益机构工友之家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文化艺术服务的理念,十余年,新工人文学小组涌现了范雨素、小海、李文丽、微尘、李若、郭福来、万华山、徐良园、徐克铎等基层作家,陆续出版了《劳动者的星辰》《久别重逢》《我的皮村兄妹》等作品。至今,新工人文学小组依然坚持每周末一次的文学讲座、两月一期的电子刊物《新工人文学》、每年年底举办“劳动者文学奖”和“劳动者的诗与歌”等文学交流活动。这些以文学的名义形成的连接,既显示了城市文化的包容与丰富,也让生活在折叠背面的劳动者显影于公共文化舞台之上。


  1

图片

  不一样的文学课

  2007年,皮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出现,里面有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工友影院、新工人剧场、同心互惠商店等公共空间,新工人文学小组的文学课堂也是工友社区活动之一。我是文学小组的第一位志愿者,曾经每周末都到这个农村大院,与喜欢文学的工友们一起上文学课。

  文学小组的文学课不在“教室”里,先在工友影院,后搬到了工会办公室,大家聚在一张长方形的办公桌前。我一开始按照文学小组召集人付秋云的设想,准备从文学写作技巧的角度来讲,但没有落实。一是我自己不从事文学创作,细致的写作技巧也讲不了,二是写作技巧对于写作是否有用,我也有所怀疑。文学课基本变成了两部分,一是文学讨论课,我会选择一部经典作品,大家共同阅读,然后再谈一下对作品的体会,二是工友的作品分享会,我鼓励大家自己写东西,写完之后在课程中相互点评,这提高了大家的写作热情。范雨素写了从事家政女工的故事,小海在南方打工时就创作了大量诗歌,李若写了在城市工作时遇到的人和事,微尘也用内敛、细腻的笔触讲述十多年北漂的经验,这些文字都让我印象深刻。2015年文学小组成立一周年时,我们自己编辑了一本《皮村文学》作品集,收录了大家一年来创作的所有作品。这些最有生命体验的文字用诗歌、非虚构、小说等文学的形式来表达,承载着亿万新工人在城乡流动、日常劳作中的痛楚与喜悦。文学课实现了劳动者从喜欢文学、阅读文学到创作文学、发表文学的转变,使得文学变成普通人、劳动者参与公共生活的中介。

  文学小组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让更多志愿者愿意参与文学小组的活动,每周一次的文学讲座变成了一次文化艺术分享空间。主讲嘉宾的身份非常多元,有的是到皮村采访的记者、编辑,也有的是作家、学者,或者假期回国的海外专家,每年大概有二三十位老师来讲过课。每次听课的工友也不固定,因为大家工作都很忙,有一些在北京打工几年就回老家了,也有的辗转到其他地方。与一般的文学讲座以主讲嘉宾为主不同,皮村的文学课更像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以文学的名义进行一次自由而平等的相聚。对于主讲嘉宾来说,一路从城市来到皮村,感受到的是繁华都市之外的拥挤、吵闹的城中村景观,来到皮村小组,遇到的是喜欢文学、热爱阅读的普通劳动者。对于老师讲的各种主题,文学小组的工友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很多工友有大量的文学阅读,并且能够借助生命经验对经典作家的作品提出见解。近些年我尝试以“皮村中国文学史”为题,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作家创作与社会互动的关系,有一次提到萧红,讲到萧红早期创作与她的个人生命,有一位家政劳动者认为萧红丢掉自己的孩子,不是一位勇敢的母亲。还有一次讲到一位工友怀念故乡的文章,同样是一位女性工友提出,男人有回得去的故乡,对于农村女人来说,结婚之后就没有故乡了,因为出嫁后在故乡没有土地,女人回不去了。

  一些朋友来讲课,问我讲什么内容。我一般的建议是,想讲什么内容都可以,也许重要的不是讲什么,而是每周都有人来到这个空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交流的氛围。很多志愿者写道,来皮村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与一群喜欢文学、爱好写作的人无所顾忌地聊天,没有知识上的等级,大家只是因为兴趣而进行纯粹的交流。

  2024年6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张猛为文学小组授课,赏析契诃夫作品。

  2

图片

  以文学为桥梁

  2017年4月界面·正午发表了《我是范雨素》一文,范雨素及新工人文学小组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范雨素及其他文学小组成员的故事经常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这一方面吸引更多关注弱势者文化的人来做志愿服务,把每周一次的文学课变成一种公共文化讲座,另一方面也让范雨素、小海、李文丽等文学小组成员有机会曝光在大众媒介的舞台中,参与纪录片、舞台剧、文学节等文化交流活动。这种大众媒体与新工人文学小组的互动,虽然很难让文学小组的成员真正实现从劳动者向文化劳动者的转型,但这些“闯入”主流文化的劳动者依然携带着不一样的文化信息。

  2019年,范雨素、万华山受到《北京文学》主编师力斌推荐,到北京老舍文学院基层作家进修班学习。2020年范雨素、小海、万华山、路亮参与中央电视台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把文学阅读和写作作为繁重日常工作之外的精神空间。2021年小海参加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老舍文学院2021骨干作家高级研修班,在北大中文系听了两周的文学课。这些活动让从事文学创作的劳动者走出文学小组,结交新的朋友。在范雨素参与的文化活动,她经常讲述家政女工的坚韧、单亲母亲的育儿经验以及文学阅读的启示,这鼓励更多劳动者有信心从事文学创作。2018年万华山在工友之家工作,负责接待大学生志愿者、文学小组课程的主讲嘉宾以及来工友之家参观的海内外学者,认识了一些有意思、谈得来的朋友。2020年,万华山参与“不周山”艺术项目,结交了一些从事当代艺术的伙伴,这些经历也改变了他的发展轨迹,去追求更自由、更自主化的生活状态。2021年,世纪文景编辑杨沁写了一篇李文丽的非虚构文章,又来文学小组做志愿者,后来策划了《劳动者的星辰》一书,把九位文学小组成员的作品结集出版,这本书也被作为“素人写作”的代表作。2023年初,范雨素的科幻小说《久别重逢》在十月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张引墨的策划下出版,这本把女性成长经验、故乡风土以及上下五千历史“混杂”在一起的作品,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和灵动的诗意语言。这本书出来不久,范雨素作为基层作家代表受邀参与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一期“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的交流活动,分享创作经验。

  范雨素《久别重逢》的作品节选

  近些年,诗人小海一直留在工友之家同心互惠商店工作,他把自己负责的二手服装商店命名为“诗歌商店”,是作家袁凌、范雨素、李文丽等文友聚会的场所。小海经常参加话剧演出、纪录片拍摄,与朋友一起玩音乐,把自己的诗歌《我从未将自己找到》《我是胡小海》改编成说唱歌曲,还在拆迁的皮村举办废墟沟(非虚构)诗歌会。2023年10月,小海受邀参加第12届澳门文学节,与国外诗人对话,从他写的《澳门日记》中能看出文学交流带来的平等感和尊严感,小海的诗集也已经与出版社签订合同。2024年初,李文丽与施洪丽代表文学小组,到广州参加书展,推销《劳动者的星辰》《新工人文学》电子刊物,她们把文学小组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近期,范雨素参加了明星伊能静的女性访谈节目《静话集》,讲述女性的成长经验以及各种艰辛的际遇。李文丽参加了腾讯新闻发起的《从她说起》女性分享会,讲述了自己从甘肃到北京,一边做北漂保姆,一边成为能写、能跳、能画的文艺骨干的故事,这本身是一种不断完成自我突破的过程,她这些年写了2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也画了几百幅表现力丰富、充满生命力的粉彩画。

  诗人小海在“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从新工人文学,到文学小组在不同的文化空间讲述个体化的经验,他们都从被书写者变成了主动的创,从主流文化的他者景观变成了鲜活的、携带着阶层、性别意识的主体。

  3

图片

  反凝视:不想成为会跳舞的猴子

  在主流文化景观中,社会弱势者并非不可见,反而会以某种方式被看见。一是在一些特殊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会把辛苦工作的劳动者呈现为一种温馨、浪漫的“善良的羔羊”,二是在社会法制节目或新闻中,这些闯入城市的打工者又经常成为破坏理性、文明、现代秩序的“邪恶的威胁者”,这样两种正面和负面的形象,都是以城市、中产为核心展现的他者化的景观。新工人文学小组也经常被这样的“目光”所凝视,比如在一些文学小组成员的报道中,会经常采用这样的视角,劳动者为什么要从事文学创作,既然文学无法改变命运,从事文学创作的意义何在?这种从劳动者到文学书写者的身份“僭越”制造了奇观效果。

  对于这种他者化、猎奇化的凝视,新工人文学小组有一定的自觉和自省。2017年因为《我是范雨素》的爆红,范雨素面临媒体的过度关注,她主动选择“躲”起来,她说不想变成一只会跳舞的猴子。在接受了一些记者的专访之后,范雨素反其道而行之,写了几篇关于记者的文章,如《2017,我采访了11个记者》《我采访的记者》等,记者从采访者变成了被采访对象,这种权力关系的反转,体现了以范雨素为代表的新工人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同理心”,她认为记者也是另一种劳动者,记者辛苦采访的故事也应该被看见。还有一次文学小组成员的文章被作家采访、发表之后,她最大疑问是为什么“我”的故事变成了记者的作品,被采访者为什么不能分享作品的稿费。也促使大家意识到,与其让记者写自己的故事,不如自己变成文学书写者,从被书写对象变成书写者,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

  5月1日,非虚构作家袁凌的新书《我的皮村兄妹》在文学小组举行了首发式。我把这本书也作为文学小组的成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内部视角,从文学小组内部来观察文学与劳动者的关系,书里的每一个个体都布满了生命的伤痕,与此同时,这些伤痕累累的个体又对文学等精神生活保持旺盛的渴望;二是,袁凌既是来文学小组上课的志愿者老师,也与文学小组的工友们成为人生知己,他从2017年到皮村采访的记者,一步步变成经常跟着工友打工、劳动的好兄弟。袁凌写这些生活在皮村的北漂们的生命与工作,也在写他自己是与他们一样的“不稳定劳动者”。这种有社会情怀的非虚构作家与从事文学创作的劳动者的相遇、相知本身是一种时代症候。

  《我的皮村兄妹》成书后,袁凌把书送给了他的皮村兄妹

  20世纪以来,现代文化不断地向社会基层下沉,让劳动者完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双重翻身。这种无声者发出声音以及每一个人能够成为自主化的主体,可以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在这个意义上,新工人文学小组借文学的语言,在这个斗转星移的大时代为无数、无名的劳动者留下存在的痕迹。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这次的舆论大转折 ,过程其实很惊险
  2. 新京报这次立大功了
  3. 胡耀邦问徐中远: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
  4. 真正的医学悲剧,中国人醒一醒吧
  5. 俄乌战争——中国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6. 好戏还在后头
  7. 章立言:被掩盖的真相:货币紧缩正推中国濒临金融危机
  8. 不要忘了敏感的时段
  9. “普遍贫穷”与家庭破产——从法拍房看改开前后剧变
  10. 莫易|群魔乱舞
  1. 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后,毛刘辩论,伟人就是伟人!
  2. 这下好了,退路也断了
  3. 司马南|这个信息应当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
  4. 月黑风高的七七夜,毛主席(雕)像被(强)拆
  5. 真正的高端局,咱们还真不是对手
  6. 美军少将为乌克兰而死?这次事大了!
  7. 荒唐荒谬的“陈述事实"
  8. 《邓选》学习 (二十五) 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9. 张文木|毛主席叮嘱年轻人,“阶级斗争都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学毕业?”
  10. 这次的舆论大转折 ,过程其实很惊险
  1. 合纵还是连横?
  2. 陈曾明:李尚福给谁送钱?
  3.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4. 邓小平最伟大的贡献——写在邓小平出生120周年之际
  5. 形势会急转直下吗?
  6. 多个部门因姜萍事件丢尽老脸,一个草台班子造神闹剧
  7. 皇帝的新衣终于露馅了?
  8. 郝贵生:一把刺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锋利尖刀——评古正华同志大作《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书
  9. 郝贵生|腐败本质是“权力滥用”还是“阶级斗争”?
  10. 衙门一纸公文,姜萍疑团水落石出
  1. 彭洁:我父亲彭士禄说,荣誉是集体的,我就是再干几辈子也还不完党和人民的恩情
  2. 她,14岁陪酒,16岁怀孕,17岁混社会……如今是英国副首相
  3. 丑牛答网友:书名《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由来
  4. 我对卢大使讲话的一点理解
  5. 这下好了,退路也断了
  6. 月黑风高的七七夜,毛主席(雕)像被(强)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