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罗曼·罗兰在写作不朽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时,由于书中非常辛辣的嘲讽了法国艺术界、文学界的虚伪,受到了法国艺术界、文学界的联合口诛笔伐,不过,罗曼·罗兰并没有在谩骂的喧嚣面前妥协,他选择了反击,并用和影子对话的方式巧妙并完整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力的回击了那些针对他的诋毁和攻击。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百多年后,当我致力于拆穿公知的面具的时候,也曾多次受到公知的“进剿”和“围剿”,还曾多次受到一些战友的冷眼和怀疑,我虽然没有罗曼·罗兰的才气,但我却有罗曼·罗兰的傲骨,同时,我也有申辩的权利和倾诉的自由。
:你在赌气吗,林叔叔?你让我把人都得罪光了,该说的你说了,不该说的你也说了,你这是要闹哪样?
林叔叔:别那么玻璃心!从一开始,你就知道,结果会是这个样子。
:你的话太多了,你揭露公知我不反对,可你也把我的很多朋友给闹糊涂了,一个真正的君子不应该总是喋喋不休的。
林叔叔:有什么办法?别忘了,我只是一个影子,何况我本来就从没以君子自居过。只有小人和伪君子才会恨不得整天举个“君子”的牌子,四处招摇。
:可是我的一些朋友毕竟是因为你才对我产生了误解,他们以为我在哗众取宠、争名逐利。
林叔叔:如你所说,那只是误解。当他们真正走入你的内心世界,他们一定会为他们曾经的偏见而内疚不安的,所以,难道你不应该更大度的对他们表示宽容吗?
:林叔叔,我从来没有责备过任何人,更不会轻易的去怀疑朋友的忠诚。
林叔叔:这我当然知道,作为你的影子,没有人比我了解你更多,你追求那种如同大写的牧歌般的没有羁绊的生活,只有心无旁骛才能找到自我,我们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
:我知道,可你总是口无遮拦,难道一些朋友的离去和对手的谩骂对我造成的伤害你真的能做到熟视无睹吗?
林叔叔:谩骂是怯懦者最绝望的哀嚎。一个人只有理屈词穷的时候,才会用激烈的言辞去诋毁别人。我的主人,你不要太担心,虽然分别总是会让一个多情的人感伤,但你真正的朋友会永远在你身边的,你的正直和善良不会让你失去一个真正的朋友。
:既然你明知道他们是我的朋友,为什么你还要针对他们?
林叔叔:我没有针对他们,相反正因为我知道他们是你的朋友,我就更不能隐瞒自己的观点,他们都是君子,都是真正的好人,他们不会因为别人谄媚的讨好而喜欢上谁,也不会因善意的批评而怨恨谁。
我想,你之所以能成为他们的朋友,是因为他们欣赏你高贵的品格,而懂得欣赏这种品格的人,是一定能够包容善意的批评的。虽然世人大多都是喜欢听到赞美之词的,但《荀子·修身》里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可见,批评有时候比赞美更加诚恳、更有力量。
正如我们指出国家存在的不足、社会存在的不公,并非是因为我们不再热爱自己的国家,恰恰相反,这种善意的批评源自于我们对这个国家深深的热爱。如果说指出朋友的缺点和不足,是为了让可贵的友情更牢不可破的话,那么对国家的批评不一样是为了让她变得更好吗?
:可是公知也在批评……
林叔叔:这完全不是一回事,我的主人,你被骗了,你的善良蒙蔽了你的双眼。公知的批评与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的批评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好,而公知的批评则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糟。
:有那么大的区别吗?
林叔叔:批评只是公知伪装他们獠牙的面具。公知的批评并非是为了建设,而是为了破坏。虽然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但批评与赞美并不因此而绝对的对立。如果你真爱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会总是批评他、挖苦他、讽刺他、责备他,而吝啬你对他的肯定和赞美。我的主人,你应该承认,没有一个孩子能在一片否定之声中健康的成长。
:听你这么一说,我想我应该是明白了,难怪你要拆穿公知的面具,可是这一切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林叔叔:为了孩子!当我看到一些孩子那么轻易的就相信了公知的谎言,并将谎言当成真理去坚持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我的主人,我们都老了,而且将会越来越老,所以我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因为他们才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所以,我希望他们能够变得更加理性,因为理性是良知的驱动力。当他们被狂热的激情冲昏了头脑的时候,他们只是高烧不退的病人,我们要想法子让他们冷静下来。
:可是一些对公知的谎言深信不疑的孩子们觉得他们很理性。
林叔叔:问题就出在这里。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不知道绝不是祸害,有害的只是迷惑。迷惑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自己知道。所以,我们要告诉他们真相,让他们学会思考,尤其是学会理性的思考,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新构筑自己的信仰堡垒。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也就毁灭了。坚强的灵魂在驱使时间的土地上前进,就像“石头”在湖面上漂流一样,没有信仰的人就会下沉。
:可是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那些公知的信徒可从没觉得他们的价值观不正确啊。
林叔叔:所以我们只负责说出真相,那些被公知蒙蔽的孩子们终究会一天天慢慢的长大,随着他们视野的开阔、阅历的丰富、心智的成熟,他们就会开始怀疑,因为他们并不会甘心生活在谎言之中,终有一天他们会去寻求真相。
:也就是说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在真相之上了?
林叔叔:一点没错。没有什么比真相更有力量的了。
:既然孩子们终究会慢慢成熟懂事,为何你还要费心费力的去揭露公知呢?我好心提醒你,现在形势可不太妙。
林叔叔:孩子们终究会慢慢成熟懂事,并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这点我毫不怀疑。但我们有义务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思考。他们需要智慧,但智慧并不会如馅饼那样从天而降,只有能客观的进行思考才能够获得智慧,而孩子们只有摆脱了残留在他们身上的童年时代妄图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客观性的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智慧。
可别忘了,公知们一样在用尽全力试图引导孩子们走入歧途,他们和我们一样在争取孩子,只是他们的手段很不光彩,他们用谎言为他们可耻的阴谋开路,但他们却忘了,谎言一旦被戳穿,便意味着道德的破产。
:可是公知的话也不尽是谎言。
林叔叔:这正是公知成为公害的原因。纯粹的谎言如同肥皂泡沫一样,经不起真相的敲打。所以公知的谎言需要一些事实去支撑,问题在于他们永远不会说出全部的真相,隐藏于真实之中的谎言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恶毒的谎言。
:那么公知为何要坚持这么做?他们这样做又能得到什么呢?
林叔叔:这个答案公知永远不会告诉你,就像汪精卫即便当了汉奸,也依然打着“曲线救国”的幌子,今天的公知也是如此,他们声称“卖国才是爱国”、“爱国是贼”,污蔑“爱国主义”是“民粹”,是“极端的民粹主义”,并以这些荒唐的理论作为基础去否定眼下的中国。他们不能容忍我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们认为美国才是这个世界上的真正强者,就如当年的汪精卫一样,深信中国未来的命运必定会被日本所主宰,所以他主动的跪倒在了日本的强权面前,说到底,今天的公知和昨天的汪精卫一样,都是绝对的强权崇拜者。
:原来公知不爱国,是因为他们得了强权崇拜症?
林叔叔:是的。可是他们可以不爱自己的国家,我们却不能。无论我们的国家是一派繁荣富强之景,还是一片断壁颓垣之色,爱国都会是我们不变的信仰。
因为信仰,所以我们无法退却。因为如果中国真的红旗落地了,那么基本可以断定,那些为了新中国而献身而奋斗过的人,他们的汗、他们的血是注定要白流了。这样的后果我们谁也承受不起,更愧对那些先辈的鲜血和汗水。如果感触不深的话,就把目光转向伊拉克、转向埃及、转向乌克兰吧,比较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动荡的国家,幸福是最大的奢侈品。我们不能容忍我们的孩子们也生活在那种让人窒息的恐惧感之中。
一个人,如果他从来无缘见到过美好,或许他会学会接受现实,可一旦他见过了、感受过了、拥有过了,那么他就再也不想失去。摆放在我们眼前的宁静、祥和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大的美好,而守住这份美好,就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我们无法容忍自己眼睁睁的看着面前的宁静、祥和以及一切的美好在我们的眼前毁于一旦,那样的伤、那样的痛、那样无可宣泄的悔恨,我们承受不起,如果在一切的美好毁灭之后,我们才想起来去忏悔,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的影子,你的这一席话,让我热血沸腾了,这就是你的心声吗?可是亲爱的,在捍卫真理的路途上,难道你就从来没有怀疑过、动摇过吗?
林叔叔:我并不否认我曾彷徨过、困惑过、甚至痛苦过。我们的痛楚源自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我们想要的太多,而能做的太少。我们想要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希望我们的社会永远宁静祥和,希望我们的身边充满公平、正义,希望我们的爱能得到回应,希望我们的痛能得到安抚。可是我们不得不痛苦的承认,这一切都离实现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甚至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怀疑,这一切是否真的会能够实现。
:那么,林叔叔,你能告诉我你会坚持下去吗?
林叔叔:会的,因为有些话我一定要说。
:可是,林叔叔,你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地球并不因你的存在与否而停止转动。
林叔叔:是的,我始终对自己的渺小、脆弱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要是我们都退缩了,又能指望谁会挺身而出呢?民族英雄杨靖宇当年曾掷地有声的对来劝他投降的人说过,“要是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在今天,要是我们都退缩了,要是我们任由公知对我们这个国家年轻人的大脑,对他们的思想予取予求的话,我们的国家、民族还会有明天吗?
我知道我这样做会给你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我请求你感受下我的温热的泪水,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泪水的温度是由所有的爱凝聚而成,所以,我的主人,我请求你不要放弃我。
:不,我最亲爱的,我永远不会那么做,我为你的坚强和执着而感动,事实上是你在一直激励着我,鞭笞着我,只是请你原谅我偶尔的胆怯和麻木,所以,应该是我请求你不要放弃我。
林叔叔:我们俩到底谁是谁的影子啊?
:有时候我也快分不清了。你已经变得足够坚强,我都快认不出你来了。
林叔叔:那是希望的感召力啊。
:恩,就让我们一起坚定的走下去吧!
其实,这一篇《和影子的对白》就是我的真实心声,也是我自认为从2013年底开始网络写作以来写的最好的一篇,而且,我相信看过《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人大多都会抱以会心的一笑。不过,无论读者是否看过《约翰·克里斯朵夫》,我都相信我这一篇文章是有生命力、有战斗力的,是可供参考、可供回味的。如果您一不小心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还请帮忙转、评、赞,帮忙分享和扩散哦!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