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写了《没有美国的纵容,就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文,不少朋友表示支持,也有读者提出了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
【第一、中国遭到日本侵略,主要是中国积贫积弱,与美国何干?
第二、国与国之间当然要追求自己的利益,美国近代以来处理美、日、中关系,也不过是为了美国利益,这是正常的,为什么要对美国提出更高的道德标准?
第三、你既然反美,为什么还使用美国的商品?】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把近代(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比作一场凶杀的话,那么日本无疑是凶手,而美国则是站在凶手背后为他撑腰,并把刀子递到他手里的人。
日本的手上,固然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美国的晚礼服上,也到处都是斑斑点点的血污。至于理由,我在《没有美国的纵容,就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文有充分的论证,这里不赘。
此外,必须强调,中国积贫积弱,不是她应该遭受侵略的理由,正如我们在马路遇到一个瘦弱没有反抗能力的人,不应该不由分说就冲上去就对他拳打脚踢一样。
这些年来,我们习惯了简单化、绝对化地谈论“落后就要挨打”,不知不觉中变异成了“落后就该挨打”,着眼点从自己总结教训,变成了对强权逻辑的服膺,客观上导致了为侵略者开脱,甚至导致对侵略者的崇拜。
再回答第一个问题
简言之,之所以必须剥去美国的道德光环,是因为最近三十多年,美国在中国的主流舆论中被高度道德化了。既然美国的一切利己行为,都被说成是道德行为,那么我们也就有必要努力还原其本来面目。
如毛主席所言: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必须剥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主流知识精英以惊人的默契与耐心,发起了一场大规模、长时间的美化美国、道德化美国的运动,从《读者》、《知音》一类小资杂志上的心灵鸡汤,到电视、媒体上的国际新闻,从小学课文到大学讲堂,都充斥着对美国的赞美与向往。
作为一个影评人,我惊讶的发现,从《庐山恋》以来的中国电影,只要其中出现了美国的镜头,都是通体灿然,白璧无瑕,美国不仅是现代化的,还是浪漫的、美好的、温馨的所在。
以我每年百部以上电影的观影经验,还没有发现相反的例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主流知识精英中弥漫着媚美、崇美、恐美的情绪,晚近三十多年的中国人文知识精英群体,可能是全世界最亲美、甚至比美国知识分子更亲美的群体。
他们掌控着话语权,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塑造了美国的道德形象,创造了美国的道德权威,然后再以美国的道德权威为依据,要求中国对美国百依百顺——哪怕这种百依百顺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与形象,使中国看上去犬儒、懦弱甚至不道德,他们也要这样做。
媚美、崇美、恐美情绪,在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后曾被基本消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又死灰复燃并蔚然主流。中国如果不能摆脱媚美、崇美、恐美情绪,是永远不可能真正成为大国的,因为对美国道德崇拜的另一面,是道德贱民的自我指认。
再回答第三个问题
我可以说反美,又不反美。
我反美吗?是的。我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打着推广“普世价值”旗号追求私利的虚伪行为,反对美国一直没有放弃肢解中国的阴险图谋,反对美国对弱小国家的欺凌、侵略,反对美国对台独势力的暗中支持,反对美国售台军火……
对美国的这一切所作所为,我都毫不含糊的反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就是个反美分子。
但美国又是个极其复杂的存在。
美国有辽阔国土,壮丽的山河,美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美国的文化也很有魅力。美国人民,尤其是当他们成为你的个人朋友时,往往开朗热情友好……,对这一切,可以欣赏、可以借鉴、可以享受,为什么要反对呢?
提“既然反美为什么还使用美国货”这类问题的人,如果不是故意刁难,就是过于单纯,不懂得辩证法。
最后,举一个例子。
指挥了上甘岭战役的秦基伟将军,在朝鲜战场上,有一件心爱之物——一件缴获的美军皮夹克。
因为它做工精良,结实保暖,非常方便,适合朝鲜的战地环境。秦军长对这件皮夹克非常喜欢,连搞“三反五反”运动时有人提意见都不愿意脱下来。
我们能把“你既然反美,为什么喜欢美军夹克?”这样的问题抛给令美八军磕掉了门牙的秦军长吗?
还是不要这么幼稚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