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任人唯亲”:论胡主席的干部标准
杨连旭
2007-7-28
可以断定:
中共17大之后,胡主席的执政地位将空前巩固,左右掣肘随之减少,正当大展宏图。
这样,胡主席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任干部、用什么人的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了。这无论是对胡主席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还是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前途,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件。
太公云:“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
孔子曰:“为政在人。”
孙子言:“将者,国之辅也。”
曾子更是强调:“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所以,司马光总结道:“为治之要,概莫用人。”
毛泽东有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为此,我们就有必要对胡主席的干部标准来个说三道四,以求有所贡献。
(一)
“什么?竟然敢说胡主席有自己的干部标准,这是诬蔑领袖,应该抓起来。”
这是反对者的要求。他们不是极左分子,就是白痴。
我们说,胡主席凭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干部标准呢?
所谓胡主席的干部标准,就是在党的干部标准之下,胡主席以自己的理想、能力和阅历所掌握的具体干部标准。
胡主席是中共的最高领袖,他的干部标准自然是严格遵循在党的干部标准的。中共作为具有86年历史的政党,早就有了自己完整的干部政策,当然也早就有了自己选任干部的标准。
1937年5月,毛泽东就指出:
“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
“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277页)
1938年10月,毛泽东又明确强调:
“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7页)
1943年6月,毛泽东再次规定:
“这种领导骨干的标准,应当是季米特洛夫论干部政策中所举的四条干部标准(无限忠心,联系群众,独立工作能力,遵守纪律)。”(《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99页)
由此可见,毛泽东早已对共产党干部人选的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和工作素质的标准都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而且,实际上他所规定的干部人选的原则,又分为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
所谓最低标准,就是作为党的干部起码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即一是无限忠心,包括富于牺牲精神,在困难中不动摇,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二是联系群众;三是独立工作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四是遵守纪律,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
所谓最高标准,那就是党的干部所能达到的最高素质。即在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
为什么毛泽东要为党的干部规定出最低和最高两个标准呢?
因为现实中,能够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首先从理论上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形成政治远见,而后自觉地主动投身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并为之牺牲一切而在所不惜的人终究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首先是由于生存的原因被动加入事业,而后再经领袖们的教导才能逐步成长为自觉献身于事业的社会活动者。
既然是逐步的,那么就不可能以一个标准进行统一要求。
尤其是对多数普通党员和基层干部,突然要求有多么高深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远见,实现大公无私,更是不现实的。
胡主席作为中共的最高领袖,其直接职责之一是以选任党的领袖和高级干部为主,他选任干部的标准自然是以党的干部最高标准为指导。即胡主席所选任的干部,必须首先:
一是、无限忠心,包括富于牺牲精神,在困难中不动摇,积极肯干,不谋私利;
二是、联系群众;
三是、独立工作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
四是、遵守纪律,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
这四条基本素质的基础上,还必须是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
干部标准是干部政策的主题,是服务服从于政治纲领的。只要中共的政治纲领不变,那么毛泽东所规定的党选用干部的原则标准就是有着现实的历史意义。
这里发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党已经有了干部标准,那么领袖和领导怎么还会有自己的干部标准呢?
通常以为,领袖和领导者有自已的干部标准,这似乎是大逆不道、摆不上桌面、见不得人的事。所以,也就引发了许多探幽寻奇、神神秘秘。
其实大可不必:
第一、党的干部标准只是规定了总的原则。所以,只有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具体化为细则才能应用于实际工作;
第二、干部的职位有限,干部候选人多又多,尤其是在“学而优则仕”的我国,更是如此。所以,干部标准的实施细则还必须落实到每个候选人的身上才是真正发生了效力;
第三、每个干部职位只有一个,符合同样标准的后选任人不只一个。所以,就必须要考虑有关候选人隐含着的具体条件。
正是由于党的干部标准必须与时俱进并结合实际具体化为细则、必须落实到每个候选人的身上、必须要考虑有关候选人隐含着的具体条件,这样领袖和领导自己掌握的干部标准就成为了最后决定因素。
所以呀,不论是以往的毛主席、邓主席、江主席,还是现今的胡主席,还是过去、现在、将来的什么主席,也包括其他各级领导者,他们都有着以自己的理想、能力和阅历所掌握的具体干部标准。
那么,胡主席也有自己的干部标准也就不足为奇了,是理所应当、光明正大的,旁人也就不必指责俺老人家诬蔑领袖了。
(二)
所谓干部候选人隐含着的具体条件,就是在同样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存在着的包括出身、经历、资历、学历、年龄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其中,最敏感的、也是最忌讳的、最说不出口的,就是人际关系,主要是同领袖和领导个人关系的亲疏远近。因为我中华传统政治,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朋党之争、不绝于史。所以,毛泽东一锤定音:
“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7页)
“任人唯亲”,既然如此臭名昭著,那谁还愿意说出自己是把个人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选任干部的标准呢?
问题是,不说并不等于不做。事实上,不说国民党的“蒋家天下陈家党,孔宋两门做部长”,即便就是考察中共历史:
“任人唯贤”,只有毛泽东!其他人人都说,却是说的比做的多。
“任人唯亲”,人人反对,却多数是只做不说。
不信吗?请看事实。
先看毛泽东,在同样条件的干部中,
一是、论亲情,毛泽民、董必武、蔡畅、李富春等人不仅沾亲带故,而且一同革命起家,可在毛泽东掌权时他们并未出人头地。相反,曾反对过他的任弼时、周恩来等却位高权重。
二是论远近,红一方面军的队伍是嫡系、秋收起义的队伍是嫡系中的嫡系,可在毛泽东掌权时,红一方面军,尤其是秋收起义的干部如陈士榘、张宗逊等从未鹤立鸡群。相反,非嫡系的红四方面军将领陈再道、皮定均、李先念、谢富治、许世友等却实权在握、显赫一时。
再看他人:
王明掌权,留俄干部博古、洛普、王稼祥等就位高权重;
邓主席掌权,二野出身的干部如秦基伟、刘华清等就脱颖而出;
江主席执政,他的老同事、老部下就扶摇直上;
如今胡主席执政,他曾任职的团中央出身的干部也就开始大展身手了,惹得官迷们眼热!
所以,事实上能坚持“任人唯贤”的人是少数。既然如此,那就说明“任人唯亲”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志向,都要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领袖和领导者的思想和志向主导着政治路线,成为所属全体的奋斗目标。问题是,领袖和领导者的思想和志向能否顺利贯彻落实,就取决于所属干部的政治素质。凡心怀异志必定是阳奉阴违,凡心有不服的人必定会挑三拣四。一旦工作有误,他们必定乘机发难。
这样,领袖和领导者就有必要以志同道合的人、思想一致的人、关系密切的人充任干部,以贯彻落实自己的思想和志向。
所以, 邓小平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也正因如此,中国政治自古就有“一朝天子一朝臣”之说,许多帝王“任人唯亲”甚至极端化到了宁可用目不识丁的外戚和宦官掌权,也不肯“任人唯贤”的程度。
对此,右派洋奴们肯定又会大发感慨、大声疾呼:
“还是西方的民主好啊,人家的官是民选的,彻底打破了‘任人唯亲’,真正实现了‘任人唯贤’,消除了政治腐败,中国只有实行西方的民主才会好起来。”
这些右派洋奴真真是瞎了他们的狗眼!民主固然是个好东西,可事实是:
西方的民主不仅没能消除政治腐败,没有打破“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把政治捐金和政客回报这样的官场腐败公开化合法化了,而且反倒是把政治腐败和“任人唯亲”合法化了!选举接收资本家资助、掌权后给予回报和“一朝天子一朝臣”成为了法律认可、光明正大、人人尽知的政治常识和社会常识:
西方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一旦更换,原有部长无论才能多高、功劳多大都必须辞职!将由新任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从自己的亲朋故旧中选拔充任。
基辛格再有才华,尼克松下台后他也只能离开政府;
小布什能任用老布什的旧臣,却坚决不会启用克林顿选拔的部长。
更何况,即便是毛泽东,他老人家也是把“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列位在“任人唯贤”路线之首呢。
他老人家有着超世绝伦的真才实学、无人比拟的丰功伟绩,全党敬仰、全军全民崇拜,自然有资格有理由自信,不怕别人心怀异志和心有不服,能够尽情地不拘一格“任人唯贤”。
问题是,如人所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那是“中国几千年,世界几百年才出现的天才”,这样的伟人又能有几人呢?
常言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德才兼备却不愿为我所用,又怎么能用呢?所以,对一般的领袖和领导来讲,只有沾亲带故亲的人,才能“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
正因如此,“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任人唯亲”是历史的必然,把“任人唯亲”作为选用干部的标准之一,既有着中华传统政治的遗传,也是当代西方政治的规则,真可谓:古今中外之共识。
正因如此,胡主席“任人唯亲”、理所应当!
(三)
“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
这位部级干部只不过是说出了民间人所共知的一句大实话。
胡主席党中央的政令不通,没人完整照办,怎么办?只能换人,换上完整照办执行政令的人,换上胡主席的老部下。
于是,一批以有青年团中央背景为主的干部纷纷到各地走马上任、执政一方,社会议论纷纷,称他们为“青帮大将”,讥讽之意,自不必言。
其实,这实在是大势所趋、理之所在、人之常情、无可厚非!除了毛主席之外,旁人也用不着、也没资格说三道四,用俺们庄户人家的话说:“换谁谁也要这样干,搁你你干得更邪乎!”。
所以,“任人唯亲”没有问题,问题是:仅是依靠以有青年团中央背景为主的干部或许能实现“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的目的,却很难实现胡主席的宏图大志,甚至连国家稳定都很难确保。
第一、目前中生代高级干部队伍的素质,实在是令人堪忧。
其一、不仅是有青年团中央背景的,而是大多数中生代高级干部,虽然学历很高、机关经历丰富,可社会阅历有限。他们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期,强调“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时期崛起的,大部分自大学毕业就成为了“职业革命家”,几乎一直是在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领导机关工作、在上层社会生活,脱离基层天长、脱离民间日久,他们按部就班地处理机关业务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却很难及时把握基层工作和社会情绪,也就缺乏社会变化的必要敏感性,更不擅长群众工作,往往不能及时果断处置突发事件,化危局于无形。近来各地事故不断被人为地扩大化,这就是明证。
其二、目前的中生代高级干部队伍中,虽然还有一些没有高学历,又是从基层逐级崛起的,可不少人是擅长宦海沉浮的官场老手。他们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强调“能人战略”时发迹的。他们之所以能在强调“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时代脱颖而出,有些确实是以苦干实干、为民服务,有些就是凭哗众取宠、上有所好。其中的典型代表王怀忠就有一句名言:“只要你能搞出政绩,就算你能,能上。但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要让领导看到政绩。”
第二、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危阶段,非阅历丰富、才能过人不能稳定。
其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现阶段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历史时期;
其二、我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生产方式正处在最疯狂、最野蛮阶段。
由于公有制经济的萎缩和科学技术的停滞,社会生产力升级换代缓慢,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涌入和集中在了低级空间,以物美价廉、血本甩卖劳力和资源为主,竞争近乎于白热化,私有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将日益残酷、对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的破坏将日趋严重。
由此,社会矛盾必然日呈尖锐化,稍有处置不慎,必然引发社会动荡。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昨日拉美各国动荡不已、今日拉美各国纷纷左转,原因就在于此。
尤其是,现在我国的右派洋奴们已经猖狂至极,他们不仅怂恿政府制订祸国殃民的经济政策、挑起民众不满现实,而且还再放屁指别人,公然利用民众对现实的不满、鼓吹共产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欺骗人民的把戏”、宣扬“中共非法”、“胡主席非法”,鼓动人民起来闹事。
对此,左派只知愤怒,却拿不出经济对策。
“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
邓主席他老人家有话:“要选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现在还不放心啊!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
是啊,俺现在也是还不放心啊!说到底,关键是右派洋奴有祸国殃民的经济政策、左派反对却拿不出利国利民的经济对策,决策派明知右派害人,可也只好饮鸩止渴、就事论事、穷于应付、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就这样,必定是按下葫芦就会漂起来瓢,社会矛盾说不定什么时间就会发作。
我国的政体决定,一旦社会矛盾激化,必定不会像拉美各国那样以民主为主的方式解决,而是会如苏联那样以暴力为主的方式解决。
所以,高危的社会局面绝不是戈尔巴乔夫、亚纳耶夫这类高学历、机关化的团派书生干部所能从容应对的,却是那些如叶利钦这样的崛起基层、心怀异志的官场老手人物实现政治投机的大好时机。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老人家为胡主席的干部队伍建设担忧、操心哟。尽管他不如毛主席伟大、没有邓主席气魄、不像江主席老道,或许也不是最优的,可也却是时下最好的领袖啊。不论客观实际效果如何,但是胡主席他至少主观动机是执政为民的呀!
所以呀,虽然没有回报,可咱们还是能帮就帮帮他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俺老人家既没钱也无力,只好贡献出三言两语,或许还不中听呢。
好在胡主席一心效仿毛主席,毛主席他老人家又早就给俺发了免罪证: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
“任人唯亲”那也是有不同的做法的,也不能一概而论!
一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狭隘式,极端化到宁可用目不识丁的亲戚和宦官掌权,也不肯“任人唯贤”的程度。最典型就是洪秀全晚年,竟然将大权交给了两个目不识丁、毫无见识、没有建树的田舍翁哥哥,搞的众叛亲离,一败涂地。
一种是“内举不避亲,外举却避仇”的广义型,将“亲”只作为必要条件,将“德才”作为充分条件。西方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就是在人才中选拔亲信,邓主席也是如此。在开国将帅中,秦基伟、刘华清等虽然不是一流人才,可也绝不是泛泛之辈,上甘岭上有英名、苏联军校高材生。
当然,“任人唯亲”也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仅中国有陈良宇,美国也有那个搞腐败的世界银行行长。
所以,建议胡主席要把加快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那么,怎么建设呢?当然是继续“任人唯亲”呀。
可亲也有限哟。胡主席的中小学和清华大学的同学、水电站和甘肃的同事,不是年老,就是科技人才;贵州、西藏的人才入主内地会是水土不服;团中央的老同事、老部下用的也差不多啦。哪里还能找到亲信呢?总不能像洪秀全那样,把家里的田舍翁亲友请出山吧。
胡主席,您老人家不用急,没有亲信可以培植亲信哟!在我中国,找科技人才难,可干部人才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连三岁小儿也会将父母、爷奶、姥爷姥姥指挥的团团转呢。
那么,怎么培植亲信呢?以邓主席的魄力、毛主席的办法。
先说邓主席的魄力。想当初,他老人家先是请出老干部来清理“直升飞机干部”,把反对自己政治路线的干部给罢官了;然后再用“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启用了一批“火箭干部”,让不理解自己政治路线的干部赋闲了。就这样三下五除二,把毛主席他老人家苦心经营建设几十年的干部队伍,全培植成了自己的亲信。真个是干净利落快,大魄力!
再说毛主席的办法。
一、毛主席他老人家要求将军下连队当兵,干部进“五七”干校劳动。
现在看来,“职业革命家”出身的中生代高级干部就是再亲,可往往是把小事搞大,把简单事搞复杂化,不仅不能替胡主席分忧,反到净给添乱,简直就是鸡肋!
对此,俺虽然也有同感,可也要为这些人说几句好话哟:胡主席您老人家对他们还是不要弃之,那样确实是可惜,要想法把他们变成鸡腿,食之有味!
怎么变呢?对症下药。
那些“职业革命家”出身的中生代高级干部,他们之所以缺乏社会变化的必要敏感性,更不擅长群众工作,往往不能及时果断处置突发事件,化危局于无形的原因,就是由于脱离基层天长、脱离民间日久。
所以,胡主席,您老人家不妨发个文件、做个规定:
1.地市以上主要领导,每半年必须到大学和同学们交流半天以上;
2.师以上将领每三年必须离职到连队当兵一个月以上;
3.凡机关干部必须有一次以上脱岗到农村,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年以上、到工人中生活半个月以上的经历。
4.凡县以上主要领导,每三年必须脱岗到农村,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个月以上、到工人中生活一周以上。
5.凡机关干部,如果没有一次脱岗到农村,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年以上、到工人中生活半个月以上的经历,一律不提升职务!
6.凡已担任县级以上职务,还能工作两年以上,却没有一次以上脱岗到农村,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半年以上、到工人中生活半个月以上经历的地方干部,必须一律补课。
7.凡没有按规定每半年到大学和同学们交流半天以上、每三年一次离岗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个月以上、到工人中生活一周以上的县级以上地方干部,一律不得提升职务!
8.凡没有按规定每三年到连队当兵一个月以上的师级以上军队将领,一律不得提升职务!
这样一来就不愁他们不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不会群众工作、没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啦!准比花大钱让他们上党校住宾馆、去欧美开洋荤效果大、好。
二、毛主席他老人家主张干部来自“五湖四海”,注重越级从基层选拔,比如纪登奎、陈永贵……
本来“将军起于士卒、丞相拔于州府”是我中华传统政治文明的精华,可现如今却反其到而行之了。由于狭隘的“任人唯亲”,成了地市领导出自省官场、县领导来自地市机关、乡领导来自县衙门。这样一来,就把基层人才的升官路给堵塞啦!导致就连毕业生也不愿去基层,领导机关的人不熟悉基层民间。
所以,胡主席,您不妨把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做法制度化,做个规定:
定期从基层越级选拔一定比例的地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的干部,或者干脆在常委会里加上几个不脱产、只开会不拿钱的工人农民、士兵和基层干部的委员。
1.从现成的基层人才中选拔。比如南街、兴十六村……;
2.从抗灾等重大社会活动中表现出色的优秀分子和先进分子中选拔。平时表忠心没成本,太平官谁都能当,关键时刻、非常时期,才表现出品德和才干。
3.从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尤其是大学生干部中选拔。
这些人中,或许有些确实缺乏领导才能,可是不要紧,他们另有妙用:
第一、他们熟知民间,可为决策提供民意社情参考;
第二、鼓励人才进入基层,强化基层政权能力,把社会矛盾消除在基层;
第三、激励每个人在关键时刻、非常时期,为国家、为人民、为保卫胡主席党中央挺身而出!
那么,这样选拔的干部能是亲信嘛。
放心吧,胡主席!是的,这样选拔的干部肯定是你的亲信。
既食君禄,就报君恩。这是我中华政治文明的传统!想想纪登奎、陈永贵……,对毛主席的态度,再看看江主席对邓主席的感情,就明白啦!
其实,外国也如此。普京那可是叶利钦挑三拣四、挑剩下后,迫不得已的一个人了,可照样还是感恩怀德的!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带好一支队伍永不退休!忘恩负义的人有,毕竟是少数,且多属于投其所好、买官鬻爵的投机钻营分子,可胡主席不仅清华毕业、聪明出众,而且来自基层、久历宦海、见识绝顶,又是在为国为民选拔干部,堂堂正正、大义凛然,怎会有宵小之徒容身之处呢。
(五)
天热,头脑失灵,只能考虑到这几句,待日后想起后再贡献几句。
不过,有个事还是要在此说明。前天,俺老人家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你干的好!》这两天流传网上,却被些人说是“马屁文章”,估计本文也会有人做此评价。
这样的评论,俺老人家可不爱听。
可以断定,讥讽俺老人家那是“马屁文章”的人,不是神经质的左派,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良文人。
一是、人人都有忧缺点,官员工作也是既做好事,也干坏事。
对于官员所做的好事予以赞扬,所干坏事予以批判,以示“公道自有民心在”,鼓励他们多做好事、少做乃至不做坏事,难道这不是每个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吗?!
把人看成“非好即坏”,把我偌大中国,千万官吏看得一无是处,把表扬官员好事的文章也一概斥之为“马屁文章”,这不就是形而上学绝对性极端化、脱离实际的极左思维嘛。
侯宝林曾说,社会上好人少、坏人也少,最多的是不好不坏的人!也就是说,他认为,好人坏人和不好不坏的人是符合正态分布的!
其实呢,对于健康和颓废的社会而言,好人坏人和不好不坏的人就该是伯松分布和其它分布啦。
所以呀,奉劝形而上学极左思维的人,千万要辩证思维,向俺老人家学习,不要总是看不顺眼,怨天尤人,还是要一分为二、有话好好说:
读毛主席的书,
听邓主席的话,
照江主席的指示办事,
做胡主席的好战士!
其二、无良文人个个像妓女、似小妾,唯利是图、争风吃醋,毫无信仰可讲、更无操守可言。
他们只是点缀官场的交际花,官场有了他们更加五花八门。他们行事的特点是: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以形而上学的绝对化,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来回奔跑着,左起来就是比左派还左的极左分子、右起来就是比右派还右的极右分子。
“马屁文章”、哗众取宠、危言耸听,邀功请赏、摇尾乞怜,以求分得杯残羹冷炙,这是无良文人的看家本领。
所以,他们一见到自己没来得及却让人抢先出了“马屁文章”,红眼病就发作了,放屁指别人,把自己的心思给说出来了。
他们也不想想,俺老人家在此前已经批了晋省的书记老张、省长老于,再回头给豫省老徐个“马屁文章”图甚!要知道,老张、老于可比这老徐年轻有为哟。
告诉你们吧,豫省书记老徐,不仅他跟俺非亲非故,而且俺也不在他的治下,尤其是:他就是进了政治局,当了政委,也提拔不到俺。那么,俺老人家不仅既无升官可能,也无经商特长,给他个“马屁文章”做甚!
更何况,即便是胡主席从村长里选拔干部,也轮不到俺的呀。
什么?你们问因为什么呀,是因为俺老人家年事已高、四旬有余,早就把革命重担交给了年轻人,失业啦!
所以,俺既抢不了你们的财源,更断不了你们的官路,不过是依仗着有毛主席他老人家发给的免罪证,俺有感而发罢了。
这下你们放心了吧?!既然如此,日后可要笔下留德,是非可论,不可误读,不要再指责俺老人家的是“马屁文章”了,以免惹俺老人家高兴,揭你们的老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