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倡导“真话不全说”
苏 杜
2007-8-7
“真话不全说”是不能倡导的,国学大师说的不行,谁说的也不行;面对政府总理说的不行,什么场合下说的也不行。有选而说的“真话”,伺机而发的“真话”,恕我直言,其实是与“假话”没有多少区别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是真话;“文化大革命就是坏”,也是真话;只选说其一,或者三十年以后再说其二,这样的“真话”,有什么意义呢?我以为,在说话这个问题上,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好;在说者与听者间,还是“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好。心存二意,知而不言,言有不尽,言者畏罪,闻者少戒,无论如何,不是“人和政通,河清海晏”的表征。
是的,马上就会有人反驳:“言者无罪”?你不记得还是未听说过“言者无罪的无罪”吗?你不记得还是未听说过1950年代的“阳谋”吗?“真话不全说”不是给逼出来的吗?是的,记得,也听说过,确实也有一些“被逼”回忆录;但也正因为如此,“真话不全说”就更不能倡导。“言者无罪的无罪”或“阳谋”,原因多多,但“真话不全说”却正是其中较著的一个。“扩大”出来的“分子”,也许正是某些人“被逼”之下,“真话”没有“全说”,或者三十年以后才说了另一部分“真话”的结果。
当然,“真话”并不一定就是“对话”,“知无不言”的“知”,未必是“真知”或“全知”,“假知”或“片知”也是十分可能的;“言无不尽”,言尽了也可能言错了,言反了。但是,知偏可以求全,言错可以改正,这是“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的“真话不全说”无可比拟,也无法企及的。
那末,“真话全说”的人有没有呢?有。鲁迅就是一个。他就没有因为与“党的代表”的意见不一致,就“被逼”得连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真话也不全说了,就将对胡风巴金黄源的真话放到七十年以后再去说---如果能活到一百四十岁那么久的话。
对于“真话不全说”,我在此说了个人全部的真话。国学大师可能批评我的错误,总理可能纠正我的片面,除此之外,就是媒体以“敏感词语”为由不予发表了,别的,还能怎样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