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赵括是当今中国首席军事专家

庙上之人 · 2007-09-08 · 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说起纸上谈兵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赵括,是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他老子在世时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赐号马服君,与老将廉颇、丞相蔺如爵位相同。而他因出身将门的缘故,从小就爱好军事,熟读兵书,对兵法谋略非常精通,论起战争艺术和谋略,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就连他老子也比不上他。按道理,儿子如此,做老子的应该非常高兴才是,但也许是知子莫如父,他老子深知战争的危险性和残酷性,认为他儿子只会纸上谈兵,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对此很是忧心忡忡,他老子对他母亲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临终前嘱咐其妻,不要让他领兵打仗,否则必定坏事。

     公元前260年,秦军又来犯上党,此时赵奢已死,赵王派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威振三军的老将廉颇率三十万大军驰援,与上党军民共四十五万,依据长平据险防御。赵军于金门山麓,立垒设营,东西列营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并在主阵地前建立据点。赵之光狼城、东彰城、西彰城均派兵把守。老将廉颇身经百战,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知秦军锐气正盛,不宜轻易交锋,遂取守势,严守险关,壁垒坚固,秦军进攻毫无进展,形成两军对峙局面,秦赵两军在长平对峙达四个月之久。
    秦军速胜战受挫后,秦王便采用丞相范睢“离间计”,派使者携带重金,潜往赵国,买通赵王左右亲信,散布谣言:廉颇已经老了,不足为虑,而且即将投降秦国,秦国惟独惧怕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赵王对廉颇数战不胜,又坚壁不出,早有不满。当听到秦方流言,不加明辨,竟信以为真,撤换了老将廉颇,决定让赵括挂帅出征。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做了决定,你们就不要在说了。秦国得知赵括为帅,大为高兴,便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代王龅为主将。赵括到达前线,奉迎赵王意图,急于求胜。他一反廉颇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一到长平就更换部将,改变军队部署,向秦大举进攻,秦军统帅白起利用赵括缺乏实战经验和骄傲轻敌的弱点,示意秦军交战时佯败而退,从而使他认为胜利在望。他亲率主力,开垒出击,并对秦垒展开攻击,从而中了白起之计,大军被秦军包围,断粮四十六天,他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四十余万人被迫向秦军投降。 秦军接受赵军投降后,恐赵军日后反叛,遂将赵军俘虏四十万之众全部坑杀于长平谷口(今高平西)。赵举国震动,埋下覆亡的祸根。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几十年后,赵国终被秦国所灭。
    从此“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便流传了下来,大家把空有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光会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人都称之为“纸上谈兵”,从纸上谈兵的始祖赵括身上我们看到了其危害的严重性,轻则导致事业无成,时光浪费,重可导致一个国家灭亡,所以中国民族历来都用“纸上谈兵”来引以为戒。
    眨眼间,几千年就过去了,中华民族跨入了21世纪,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某地幼儿园招聘园长大会正在进行中。只见参加招聘的女性大都持有本科或研究生文凭,最起码也持有专科文凭,她们衣着得体、谈吐不凡,气质高雅。小吴是人群一个不起眼的姑娘,她只有高中文凭,旁人心里都不把她当回事,用个成语形容一下叫做嗤之以鼻,认为这年头高中文凭也敢来应聘园长,是不是大脑有毛病吧?报名之后,大家依次到二楼参加面试,不知怎的,在楼梯的拐角处有个小男孩在哪里哭,姑娘们大都觉得奇怪:这幼儿园也是,招聘会上怎么会让一小男孩在这时哭?但大家都没在意,都急着上楼参加面试大显身手。等到小吴走近这个小男孩时,只见她蹲下身子,拉住小男孩的手问道:“小朋友,为什么哭呀?”小男孩带着口腔说:“我找不到妈妈了。”“那你在这里等阿姨好吗?阿姨上楼有点事,等下阿姨就带你去找妈妈好吗?”小吴说。小男孩止住了哭声,点了点头。招聘大会结束了,结果出来了,小吴姑娘被聘为园长。结果一宣布,大家议论纷纷,都对这个结果表示不服气。这时主办方示意大家安静,接着让大家看了一段录像,看完之后大家都默不作声,因为录像里播放的正是刚才大家上楼时的情景,面对哭泣的小男孩只有小吴姑娘一人做出了一个幼儿园园长起码应具有的爱心。这个哭泣的小男孩是主办方事先刻意安排的,并在上方安装了摄像头,主办方想聘一位名符其实的园长。我想那些持有高等学历的所谓科班出身的姑娘们,为了混得这个文凭耗费了十几年的光阴,她们过五关斩六将,经历无数次大考、小考的磨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史、幼儿卫生学等相关学科是了然于胸,她们对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研读之深决不亚于赵括对兵法谋略的精通。大家可以想象她们在面试时那肯定是侃侃而谈,说得是天花乱坠,俨然一幅专家学者的气派,舍我取谁?但在事实面前她们那诱人的高等文凭只不过是个花架子,她们不是个好幼教老师,那么多年的幼儿教育并没有培养出她们对孩子持有真正的爱心。我们国家的教育机构也没有想真正培养她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幼教老师,我们国家进行的是学历教育,你花钱到我这里渡渡金,我就发给你学历文凭,你就可以从事相关的职业,也就是说那张学历文凭就是你的敲门砖。敲门砖,顾名思义就是拿来敲门的砖头,敲开了大门之后,就可扔掉。聘用了高学历文凭者的单位即可拿你那张高学历文凭大做广告:
                                                           新世纪幼儿园
                园长何高丽(研究生学历)          注:何高丽——何其高的学历!
                教师王本科(本科学历)
                教师张大学(本科学历)
                               ……

这确实能唬人!普通老百姓一看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出高徒吗,贵点吗?没啥,为了下一代的能过了上等人的生活,咱就是吃腌菜也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款们一看,这点小钱算什么,我的孩子上这样的幼儿园才不会掉价,才配得上咱这身份。我们的小吴姑娘是幸运的,举目四望,当今中国有几家幼儿园会想真心实意地搞好幼儿教育,为中国的崛起而努力,大家眼中只有孔方圆兄。

我们的教育是怎样纸上谈兵的呢?大家都学过唐代李绅的《悯农》之《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本来我们是应该通过学习这二首诗,使学生懂得农民劳作之辛苦,其劳动意义的重大,从此发自内心地尊重农民,爱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最好的教学设计是老师带领学生亲身来到农田(暑假也可),身体力行地参加一下农业劳动,体会一下天上烈日晒,地面田水烤的滋味,我想这样的教学效果那是好得没法说,老师也许讲都不太要讲。可现行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设计却恰好本末倒置,只在乎学生字词的熟悉,词语意义的理解,如、锄禾——锄,锄草;禾,禾苗;日当午——中午最热的时候;餐——饭食;皆——都,全。及整首诗的大意: 炎热的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农夫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劳动紧张,又累又渴,农夫全身是汗,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有谁知道自己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啊!并将它们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也抄下并熟读直到背诵。仅此而已,其它的就不管了。背得熟的人,考试就能得高分,就算你出了校门看见农民心中没有半点敬意,碰到农民挑粪浇菜捏着鼻子拐弯走,极其嫌弃农民的邋遢,那也不会对你的分数产生丁点影响。在这样的纸上谈兵的教育模式之下,君不见这边名牌大学计算机毕业的高材生抱怨找不到工作,那边社会上计算机人材紧缺,许多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还得“回炉”,还得找一个培训机构学习一段时间才能上岗,造成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这对学生本人是一种浪费,对国家也是一种浪费。尤其是现在贵族学校林立,搞得是全封闭式的管理,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想到时中国就会产生许多孔老夫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你要是问他:“水稻是长在树上还是土里?”他也许会推推鼻子上的眼镜犹豫许久,然后吞吞吐吐地答到:“好像是长在水里吧。”那时你还会像王小丫一样兴致盎然地说:“恭喜你答对了!”?
    毛主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当年的赤脚医生就是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成长起来的,我乡就有当年的赤脚医生,他现仍然还在乡卫生院为老百姓看病,大家看不出他与后来所谓科班出身的医生在医技方面有什么区别,要是哪家孩子生病了,他还是一些村民的首选医生。他当年是初中还没毕业就转到公社合作医疗所来学医的,他说他当时只用三天就学会了打针,你想当时他们每年都有一千人左右的诊治机会,而现在一个专业医生在医科院校读五年一般只能接触到几百个病人。对比之下,我们即可知道,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纸上谈兵的成分,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我想严重性还不止于此,要是赵括还在世,凭他那对兵法谋略的精通,无论是军事测题亦或沙盘演兵,定是当今中国首席军事专家!顺带提醒一下,人家可是自学成才的,不象现在的各式赵括,那可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培养的哟。



附录:

关于教育革命的谈话

毛泽东


        学制可以缩短。
        学制缩短以后,中学毕业生只有十五六岁,不够当兵年龄,也可以过军队生活。不仅男生,女生也可以办红色娘子军,让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去过半年到一年的军队生活。
        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
        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
        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试试点。
        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会弹琴、射箭、驾车子,也了解一些群众情况。开头做过小官,管理粮草和管理牛羊畜牧。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官,群众的事就听不到了。他后来办私塾,反对学生从事劳动。
        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了《本草纲目》。更早些的,有所发明的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
        美国的富兰克林是印刷所学徒,也卖过报。他是电的大发明家。 英国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机的大发明家。
        高尔基的学问完全是自学的,据说他只上过两年小学。
        现在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体会。
        课程讲得太多,是烦琐哲学。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如经学,搞那么多注解,现在没有用了。我看这种方法,无论中国的也好,其他国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灭亡的。书不一定读得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读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

        根据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出版的《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刊印

注   释

〔1〕这是毛泽东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三日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节录。《毛主席论教育革命》一书,出版前曾经毛泽东审定。

我的博客  庙上之人的博客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新年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