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一个“热帖”的述评 (2007-9-8)
——仅以此文,纪念毛泽东逝世31周年
毛泽东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年已超过71岁了,在今日中国的一些“论坛”上,不时被一些“反毛瘾君子”们咒骂而依旧较好地活着,甚至还能够经常“登录”在几个“论坛”上发出些“反毛瘾君子”们最不愿意在今日中国“论坛”上看到的“帖子”!
昨天是9月7日,几个已经退休朋友又要我写点“纪念毛泽东逝世31周年”的东西;于是,我在孙女“做完作业”之后,我又坐到电脑桌前打开计算机,先上网进行一阵“习惯性”的浏览和“学习”……
一、我看到这样一个“热帖”
9月7日,我在“飞扬论坛”上看到这样一个标题:《现在的10元人民币,60年代能换啥东东》——它发出的时间是“2007-9-7 16:04”;我看到它的时间还不到晚上9点钟,相隔只有两个多小时,“回帖数”就超过了40个,其中“第42楼的回复时间竟然是“2007-9-7 18:41”!——于是我便点开它,看了这“热帖”的内容!
——“主楼”中这样写道:“有句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不,稍一整理,就整理出一张1965年版的人民币,它是十元面额的那个年代的一张大钞。” ……
楼主说:“我至今也没想明白,书中怎么会夹了这一张大钞。当年看书我是有一癖,喜夹钱币类等作书签,但不至于夹这张大钞,要知道,这十元钱可是60年代末人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哪,它的用处太大了,(我)当年尚在求学,身上有两毛钱已是喜滋滋了,怪了。下面,我就试着回忆一下当时的物价,再与现今的物价对比,看看是否有趣。”——接着楼主做了这样的比较:
“60年代末的物价情况” : “如今的物价情况”
最低生活费: 8元 840元(上海)
那时的人民币10元可买: 如今的人民币10元可买:
大米 80斤 大米 5。6斤
可买大闸蟹 : 12斤 6条腿(按同等质量)
最大的带鱼 : 30斤 1.5斤
大黄鱼: 30斤 鱼鳞
布匹: 1丈余 1尺
青菜: 500斤 4斤
猪肉: 13斤 1.5斤
小馄饨 : 100碗 5碗
小学学费 : 6元 一只低档文具盒
学生看电影: 200场 场外听声音
中挡皮鞋: 一双 鞋带
棒冰: 250根 10根
……
二、这样的“帖子”竟然被“反毛瘾君子”连续“反击”
有趣的是,就这样一个“帖”子,竟然被自称是“版主级”和“学历史”的 “瘾君子”在63分钟内,急不可待地连发12个“回复”实施打压,并对“帖”内所提到的“那个时代”,随意进行“习惯性”的污蔑与丑化!
——对于这个在写回帖时特别喜欢“呵呵”一下的“瘾君子”,我是比较容易记住的,他曾经多次在论坛中宣称自己要不断“攻击毛泽东的错误”,要“对无原则的吹捧”毛泽东的言行进行“反击”;我比较容易记住这个颇有特色的“瘾君子”在我刚刚到“飞扬论坛”学习发“帖”的时候,他就在2006-3-2 10:51对我宣称:“呵呵,沈前版主的观点和南石、莱因哈特、温相的是一样的,而且在飞扬原创极多,你尽可以欣赏。不过,(你)不敢自报家门可显得有些胆气不足呀,让我对你感到很遗憾(见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55819&u=15758)。”——紧接着,这个“瘾君子”又在2006-03-02 13:52发出:“呵呵,hzr也就这两下子了, 从别处转来一大篇马列主义语录,弄得人头晕目眩,然后瞅冷子给你下个定语:你仇视毛泽东。可他就是拿不出来他凭什么指责别人?……”
就是这位“版主级”的“瘾君子”,特别喜欢在论坛上吹嘘“我们攻击毛泽东的错误……就是正确”;甚至扬言“我们批判的正是毛泽东在建国后的一系列左的错误,……南石能举出经济发展数字,我能举出政治历史事件,都能反映毛时代的不足。”他说,“教条式的,本本式的社会主义正是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是承认生活高于理论,而是以理论代替生活,强行剪裁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所犯下的一系列错误,无不与此有关。” “我们一直是批评毛泽东的错误”,就在于“极左那套东西,在苏联搞了七十年,在中国搞了三十年,在朝鲜搞了六十年,还有其他的地方,从来都没成功过。” 加上这个“版主级”的“瘾君子”一直说“毛搞文革违反法治,导致无数人非正常死亡,在任何朝代也是犯罪的表现”,“文革冤假错案株连一亿人,……地富反坏右的亲属及后代全都另眼相待”,这就是“毛挑唆人民互相残杀”,“有操纵流血屠杀的嫌疑”;于是,他们就要“一直攻击毛泽东的错误”,他们就要一直“对无原则的吹捧”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的言论进行“瘾君子模式”的围攻,于是他们就可以对《现在的10元人民币,60年代能换啥东东》实施如此这般的“呵呵式”的“反击”……
三、且看“反毛瘾君子”是如何运用“呵呵式”,进行他们的“反击”表演唱
先从时间上看,《现在的10元人民币,60年代能换啥东东》是“2007-9-7 16:04”在论坛发表的——
这位“版主级”的“瘾君子”对这个“帖子”实施“反击”的开唱时间是——
2007-9-7 17:14:“呵呵,就是没东西给你用。”
2007-9-7 17:14 :“呵呵,你已经不错的都能上网了。朝鲜人民还不能上呢。不是上不了,是不让上。”
2007-9-7 17:19:“呵呵,谁买不起了?你买不起米还是买不起面了,有没有因为饿而瘦了?别告诉你是想减肥的。”
2007-9-7 17:24:“呵呵,达到警戒线能怎么样?1994年通胀率达到22%了,比今天厉害不?中国人民是饿死了还是衣不遮体了?通货膨胀让你吃不起饭了吗?”
2007-9-7 17:24:“呵呵,你是超级贵族呀,专吃这种东东。还有太空稻,你怎么不说了? ”
2007-9-7 17:28:“呵呵,只要不限制人民,进行科学民主建设,都上得成。别的想法,不好说了。朝鲜不是吗?21世纪还全民歌颂领袖只有一个电视台呢,为啥?”
2007-9-7 17:29:“呵呵,现在国民党那样了吗?事实何在?有了你说的那个现象再当证据,否则有用吗?中国老百姓哪个饿死了,证据拿来。否则我叉腰你能怎的!”
2007-9-7 17:31:“准确的对比是看社会物资总流通量和货币总供给量。这是经济学中的常识。论坛里的各位好象只知道后者,不知道前者。这种水平能说什么好东东来。笑死了。整出一些市场上根本买不到或只能凭票供应的东西来和说明货种净值,这不和那个发水时拿着一筐金子上房的老财一样吗。呵呵”
2007-9-7 17:37:“呵呵,有事实才有证据。以前国民党的事现在中国发生了吗?通胀率22%的时候都没发生,你现在吹什么呢?你以为现在中国政府和当年国民党政府一样没有效率吗?用猜想来吓唬大家,代替用事实来说明道理,你看看你的水平。中国从来不乏猜想的人,只是无他用,小说而已。”
2007-9-7 17:41:“呵呵,达到警戒线能怎么样?1994年通胀率达到22%了,比今天厉害不?中国人民是饿死了还是衣不遮体了?通货膨胀让你吃不起饭了吗?”
2007-9-7 17:41:“呵呵,先整明白社会物资总流通量和货币总供给量的关系再说吧。专业点,别总让人笑话。当年存1万元,可买不到东西,不是废纸一样吗?”
2007-9-7 17:55:“这不结了,你拿超级富豪的事来说明人民吃不起饭了,你是在‘仇富’还是‘愁贫’呢?——呵呵。你是不是拿人民花不起钱去太空旅游就说人民都不能出门玩了?”
——当然,这个“版主级”的“瘾君子”之所以要在临近9月9日之前如此这般地容不得别人别人依据历史与事实在论坛中“试着回忆一下”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中国物价;因为这些人都是在今日中国竭力主张“走非毛化道路”的群体,因此就特别不愿意在临近9月9日的日子里看见别人以任何方式“纪念毛泽东逝世31周年”。就以这个“版主级”的“瘾君子”为例,似乎今日中国的论坛应该由“反毛瘾君子”们为“主导“,似乎只能应该由“反毛瘾君子”们为所欲为,似乎只能由“反毛瘾君子”们肆无忌惮地传播“杨奎松“们对毛泽东和“毛时代”进行各式各样的污蔑与中伤,似乎只能种类“版主级”的“瘾君子”随心所欲地“转帖”些来历不明的《反思土改》之类的胡说八道,似乎只容许那些“哈美”、“褒蒋”、“反共”与“贬毛”的“东东”来霸占今日中国的论坛……
四、“南石先生”也难免要“粉墨登场”,做出“短暂亮相”的压台表演
就在这个“版主级”的“瘾君子”连发12个“呵呵”帖的过程中,一个名为heiqishi77的网友在2007-09-07 17:32的回帖中这样说:“现在很多人在给蒋介石翻案,一夜之间,蒋忽然变成了民族英雄。听多了这样的论调,不得不讲几句,以正视听。——不谈别的,就谈谈蒋时期的物价,那个飞涨,真是空前绝后的速度。民国晚期,买一头牛要几麻袋的钱,买一盒火柴都得要几百万,什么膨胀,令你乍舌。摘录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公布的一段资料: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蒋介石连年发动内战,加上遭受自然灾害,帝国主义国家倾销剩余产品,使物价指数坡度上升。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和搜括,物资供应极端缺乏,物价直线上涨。国民党统治后期,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经济萎缩,通货膨胀,市场物价狂涨,尤其是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圆券后,市场物价由数天一涨发展到一天数涨。根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所载,以民国26年(1937年)上半年到民国38年5月,上海地区物价上涨竞达12122000倍”
2007-09-07 18:07 heiqishi77说: “现在的中国政府当然要比以前的国民党强,而且不是一般的强!不然国民党还会跑台湾去?——通货膨胀现在正在发生你也不否认吧?你的水平再高,也是否认不了通货膨胀率以达到国际警戒线的事实。”
2007-9-7 18:11 heiqishi77 说:“本县物价与上海市区基本相同。民国初期,市场物价比较稳定。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蒋介石连年发动内战,加上遭受自然灾害,帝国主义国家倾销剩余产品,使物价指数坡度上升。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和搜括,物资供应极端缺乏,物价直线上涨。国民党统治后期,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经济萎缩,通货膨胀,市场物价狂涨,尤其是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圆券后,市场物价由数天一涨发展到一天数涨。根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所载,以民国26年(1937年)上半年到民国38年5月,上海地区物价上涨竞达12122000倍。”
这时候,“版主级”的“瘾君子”的“呵呵”声消失了……
南石先生作为“领军级”人物,难免要“粉墨登场” 为“版主级”的“瘾君子”帮腔壮胆!——2007-9-7 18:18,登台亮相的第一个“回帖”,就是代替“版主级”的“瘾君子”回复heiqishi77的发言——在引用heiqishi77在2007-09-07 17:21发言的后面,南石先生便发出这样的质问:“听谁说的?现在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国际警戒线又是多少?——别什么事都编,连数据都敢编了?”
2007-9-7 18:25南石先生根本不顾heiqishi77所说的“民国26年(1937年)上半年到民国38年5月,上海地区物价上涨竞达12122000倍”,霸道地说:“别扯了,民国的确有恶性通货膨胀,但不是什么一麻袋钱。民国政府没那么蠢,百姓也存不下一麻袋钱。通货膨胀的方式,是发大票子。当年新疆发行过一张金额60亿的票子,够买不少火柴了。”
heiqishi77在2007-9-7 18:41 针对南石的发言,再次引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公布的资料反问南石先生:“这怎么叫扯了?钱不是钱了,百姓真的存不下一麻袋钱?按当时的兑换率,你看看有没有这回事。——
1,法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三十年代之交,我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国内的货币发行也未趋统一,杂乱不堪。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2,关金券 :关金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原来海关收税为银两,1929年世界银价大落,影响关税收入。政府于1930年1月决定征收金币,以值0.601866克纯金为单位作标准计算,称“海关金单位”,合美元0.40元。1931年5月中央银行发行关金兑换券,作为缴纳关税之用。1942年4月,以关金一元折合法币二十元的比价,与法币并行流通。1948年8月发行金元券后,停止发行。
3,金元券: 鉴于法币恶性膨胀,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之势,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纯金O.22217克),以一比三百万的比率,收兑急剧贬值的法币。然而金元券却以更快的速度膨胀,前后不到十个月,发行总额达1,303,O46亿元,比原规定的发行额20亿元增加六万五千余倍,物价比币改初期上涨一百七十万倍。解放前夕,上海银元一元可换金元券16亿,各地纷纷拒用,逐以银元代替流通。
4,银元券:大陆解放前夕,金圆券已形同废纸,民间多已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党政府乃恢复银本位币制,在重庆、广州一带发行银元券。规定金元券五亿可向中央银行兑换银元券一元。
5,东北九省流通券: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币制方面采取分区发行制度。对于经济环境特殊地区,发行区域性流通券,限在当地流通。1945年12月日,首先在东北地区发行了“东北九省流通券”,其币值为法币的十倍。1948年8月20日停止发行。
……
这时候,南石先生的“声音”也消失了……
五、尾声
2007-09-07 21:09 hzr 也发了一个“回帖”——
从“中华民国26年(1937年)上半年到中华民国38年5月,上海地区物价上涨竞达12122000倍”——绝不是任何人可以“编”出来的;更不是今日中国的“反毛瘾君子”们可以随意否定得了的历史事实。
这个“主帖”原本是谈60年代10元人民币能够买些什么;今天10元人民币能够买些什么?——何劳“反毛瘾君子”们如此这般地不容别人讲一点“反毛瘾君子”们不喜欢听的“话”?
从“中华民国26年(1937年)上半年到中华民国38年5月”,历时12年,“上海地区物价上涨竞达1212.2万倍”——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好象是“的确出现过”!
要说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10元人民币没有可买的“东西”,这似乎只有中国的“反毛瘾君子”们在今天才如此这般地说!——因为,那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活的中国人,绝没有“反毛瘾君子”们所说的“10元人民币买不到东西”的感觉!——虽然粮食、肉类、食油……等有“定量”限制;可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必须品的供应数量,对于曾经在国民党统治中国时期生活过的广大中国老百姓来说,已经国民党统治大陆的40年代好多了。何况,那时的中国老百姓既不想赌博与嫖妓,也不会像南石先生所说的那样“愿意跟着精英去寻找有大肉、小酒、十八摸”的“非毛化道路”,更不曾想过要去吸毒;所以,那时侯的10元人民币,至少可供一家人过几个较高兴的星期天……
在60年代的中国,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居民”,钱虽然不多,并没有10元人民币买不到东西的“感受”;在那时侯,我们在星期天带儿子逛大街,上公园玩,进电影院看一场“新电影”,到新华书店给儿子买几本“连环图”,一家人中午进“馆子”吃一次成都市的“龙抄手”和“钟水饺”,“韩包子”……,花个两元左右,无疑也是一家人在那时侯较为开心的一种乐趣。
当然,那时侯我们“家”没有人上网,也没有人有“私家车”,甚至没有空调、彩电、冰箱……;全家四口人只住两间房,厕所和大厨房由几家人共用。但是,由于邻居关系好,经常你来我往,平时又互相关心与帮助,倒也觉得那种生活也有许多使人难忘的乐趣。
所以,“子非鱼”,何以知鱼在水中的“感受”?——在那时侯,中国老百姓可能都不会有“10元”人民币买不到东西的“感觉”!
——注:那个名叫《现在的10元人民币,60年代能换啥东东》的“帖子”,现在还有人在继续“回复”;只是没有前期那么“热”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