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改张口闭口就"十年浩劫"的凤凰台却一反常态,连载主要在那主要在所谓"浩劫十年"的中毛泽东建立起来的医疗体系来了?其实不是突发善心,而这是在那个时代全世界有目共睹事实.其实在这之前都有著名的西方学者纷纷发表演讲称赞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医疗体系,并赞扬那个时代中国在食物和医疗资源(包括农村的医疗服务)分配方面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并进一步指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在健康方面远胜于同时代的印度.
改革后,据官方称经济规模提高十倍,已接近小康.这无疑为民众健康的改善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据联合国医疗组织报告:一九七八年以来印度和中国预期寿命的差距从十四岁下降到七岁.国务院研究中心表明近三十年的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甚至是完全失败的.
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越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越是不公平,其健康状况也越差.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
毛泽东时代,政府一直坚持平等公正的原则致力于建立一套廉价的,惠及所有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到七十年代末,全体城镇居民和大部分居民都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障.这也是一九四九年前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世界各国羡慕的健康成就的主因.一九七八年,在世界医疗卫生组织召开的会议上,中国当时的医疗体系就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不容反思的改革下,医疗体系迅速产业化,什么"放权让利",让政府大大消弱了提供社会福利的能力.改革前,政府预算医疗支出占医疗总费用的35%,而到今天已降至10%,已低于所有发展中国家!
一九七八年个人支付部分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是20%,而今天达到70%,这个比例超过七成.个人负担如此之高,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可逆转,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利用越来越不平等.二OO三年享有社会性医疗保险的平均人平均门珍次数比没有任何保险的人多出72,2%
高额的医疗费使穷人得了小病时,要么忍受,要么自己想法治疗.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们不会去医院看病.当穷人忍受小病小痛,并且一再拖延治疗时,小病可能发展为大病,而大病的延误则可能危害健康乃至丧失工作能力."因病致贫"和"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已成为困扰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昂贵的医药费用,工作能力的丧失使许多人得病后生活水平一下跌止贫困线以下.显然一旦得了重病,小康之家也会穷困潦倒,原本贫困的庭也会一贫如洗!
二OOO年,也是世界医疗组织对一百九十一个成员国的医疗系统进行了一次评估.中国排在第一百四十四位.在医疗筹资的公平性方面.中国的排名更差,排在第一百八十九位.倒数第三,仅比缅甸,塞拉利昂稍强..对照二十多年前中国医疗保健体制受到广泛赞扬,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汗颜的反差.如果用个形象比喻,说中国是一个巨人,但这个巨人拖着两条瘸腿,一条是医疗体制,一条是同样千疮百孔的教育体制.以前中国经济还不是那么庞大时,医疗和教育却十分健壮,中国经济一路走来,才发展到今天规模.但是,在身躯膨胀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拖着两条瘸腿,中国还能走多远?
难道昔日的"东亚病夫"的招牌又要挂在中国人的脖子上吗?
良好的健康有利于实现许多人类目标.没有健康会剥夺人们做出选择,把握机遇,规划未来的权力.既然健康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让它在这种不得人心的改革的重压下奄奄一息!
出于伦理和人性及现实的考量,在任何一个国家,尤其在口口声声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中国,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健康是决策者的首要目标.因此不对这样的改革做出深刻的反思是走不出这个泥潭的!
鸣呼哀哉,什么时候能搬掉压在中国人身上医疗不平等的的大山,什么时候不在看到我们的兄弟姐妹不在煤矿井下,不在恶劣没有人身保障的地狱般的环境里讨生活呢?
没有更高的企求,只希望中国再次能够使基本医疗保健普及可及,就象在三十年前已经做得那样我们就谢天谢地,高呼万岁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