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问新华社:谁是被兼顾者?
乐民
2007年11月17日,我看到新华社发表的《十七大报告解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评论文章。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7/content_7093028.htm
作为正统的新闻媒体,其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而对它所提供的一些信息,我不得不质问这个新华社:
当“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进一步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成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的归宿,那么“改革方向”的目的是什么?
当“改善人民生活”仅仅只是“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而不是出发点和落脚处,不是改革本身的目的的时候,那么在被称为“改善人民生活”以外的“改革发展”的方向又指向何方?
当“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需要群众去承受而不是去接受、去支持、去拥护的时候,党和政府中制订改革政策的人与人民群众是相互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上,这场改革所带来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相互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上?
当十七大以后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的时候,那么在“使改革进一步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之前,是谁的利益没有被兼顾,谁的关切没有照顾?谁是这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的“改革方向”所带来的利益的被兼顾者?
仿佛——在城市中几辈子的积蓄都换不到一个栖身之地,仅仅只是没有被兼顾;在农村里一年的劳动换不回耕作成本,仅仅只是没有被兼顾;在开发动迁中,被赶出家园甚至是枉死的居民,仅仅只是没有被兼顾;在全国二十七个省及直辖市的矿难中死去的矿工,仅仅只是没有被兼顾……
而作为统治阶级的工人阶级成为“弱势群体”,是因为没有被兼顾;作为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的农民成为背井离乡、衣食无着、连被剥削了以后残留的劳动报酬都要用血用命甚至用血用命去乞求、去抗争都不一定能拿到的农民工,也是因为没有被兼顾!
如果作为统治阶级的工人阶级和统治基础的工农联盟的利益,仅仅只是被兼顾;那么,谁又成为了这个“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的“改革方向” 所带来的利益的优先者?
这场改革的历史和现实,已经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所以,看到这个“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善良的人们感到高兴的时候,我始终不能高兴起来。
2007年11月18日星期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