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邓氏“三代领导核心”说(1)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我们党的历史上,真正形成成熟的领导,是从毛刘周朱这一代开始。这一代的前期是好的,后期搞“文化大革命”变成一场灾难。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两个凡是”。第二代是我们这一代,现在换第三代。要真正建立一个新的第三代领导。……我们这个第二代,我算是个领班人,但我们还是一个集体。对我们这个集体,人民基本上是满意的,主要是我们搞了改革开放,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路线,而且真正干出了实绩。第三代的领导也一样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关门可不行啊,中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封闭时代。那种封闭的方式也造成了灾难啊,例如“文化大革命”在那种状态下,经济不可能发展,人民生活不可能改善,国家力量也不可能增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
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邓氏《文选》第三卷298——299页)
我们组成的这个新的领导机构,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这是对我们第三代领导人最根本的要求。我们的第一代领导人前期是胸襟宽阔的,我们第二代基本上也是胸襟宽阔的,对第三代领导以及以后的领导都应该有这样的要求。
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邓氏《文选》第三卷299页)
如果我们摆一个阵容,使人民感到是一个僵化的班子,保守的班子,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永无宁日。这次事情总的说还没有完啊!目前学生还没有上课,就是上了课,也还会上街。肯定的一点是,不论工人也好,农民也好,知识分子也好,学生也好,还是希望改革的。这次什么口号都出来了,但是没有打倒改革的口号。不过,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作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的不同,这个问题还要继续争论的。——
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邓氏《文选》第三卷296——297页)
简评:
(一)
“摆一个阵容”,这个阵容由谁来摆,是由个别少数人来摆,还是由政治局来摆?有个合法性的问题!
(二)
“摆一个阵容”,仅仅这个阵容就能使人民感到是否僵化、保守、平庸,就能使人民感到中国的前途,这是否有些天方夜潭?关键是要看这个“阵容”的所作所为!
(三)
把老百姓上街游行视为“闹事”,北洋政府、蒋介石政府就是如此。也不问一问、想一想老百姓为什么上街游行?如果政府清明廉正,百姓安居乐业,那时有人要上街游行,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四)
在中国,就是有人打着“改革”的旗号,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搞资本主义。这个人是谁,老百姓心里最清楚!
还有一个问题,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我们这个党,严格地说来没有形成过这一派或那一派。三十年代再江西的时候,人家说我是毛派,本来没有那回事,没有什么毛派。
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邓氏《文选》第三卷300-301页)
简评:
“我们这个党,严格地说来没有形成过这一派或那一派。”没有派怎么会有路线斗争?如何解释历史上的路线斗争?
自我评论,我不是完人,也犯过很多错误,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但是我问心无愧,其中一点就是从来不搞小圈子。
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邓氏《文选》第三卷301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这就是第二代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实际上可以说我处在一个关键地位。这个集体一建立,我就一直在安排接班问题。虽然两个接班人都没有站住,但在当时,按斗争的经验、按工作的成就、按政治思想水平来说,也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况且人是在变化的。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氏《文选》第三卷309页)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的领导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氏《文选》第三卷309页)
简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毛主席是共产党的主席,暂且不说文化大革命的正确与错误,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要打倒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如此高明的逻辑,这是邓氏的又一大发明创造。中国人都知道,打倒共产党内的走资本主义当权派和打倒共产党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回事。需要提及的是,这件事情好象邓氏应该比别人更清楚一些。
邓氏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邓氏还数次说过:“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之类的话。邓氏的话是否互相矛盾呢?或许有人会说,不矛盾,一是讲“核心”,一是讲“威望”。鄙人很想知道,没有“威望”的人是不是会成为“核心”,一旦没有“威望”的人成为“核心”会是什么局面。
邓氏说:“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在这里邓氏十分精彩地说明了什么是党的领导,邓就是党,邓的领导就是党的领导。可是为什么邓核心在位期间却发生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呢?
简评邓氏“三代领导核心”说(2)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过去两个总书记都没有站住,并不是选的时候不合格。选的时候没有选错,但后来他们在根本问题上,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上犯了错误,栽了跟头。四个坚持中最核心的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四个坚持的对立面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些年来每年我都讲多次,但是他们没有执行。在这次动乱中赵紫阳暴露了出来,明显地站在动乱一边,实际上在搞分裂。好在有我在,处理不难,当然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作用。
一九八九年九月十六日《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邓氏《文选》第三卷324页)
简评:
(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从南陈北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到创建党组织,总书记由陈独秀到江泽民,虽然大浪淘沙,历经多次更迭,但是历次党的代表会议从来没有划分过什么代。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是中国革命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艰苦卓绝、错综复杂的斗争证明的,(毛泽东思想是否经过实践的检验,邓氏可能另有高明的见解,后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似乎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也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公认的。毛泽东也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第一代领导核心。邓氏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划分为三代,如果说是一大发明创造,可能都是用词不够准确,或者说力度太小,应该说是一项伟大的划时代的创举,是邓氏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样划分的意义何在?“是从毛刘周朱这一代开始。这一代的前期是好的,后期搞‘文化大革命’变成一场灾难。”“我们这个第二代,我算是个领班人,但我们还是一个集体。对我们这个集体,人民基本上是满意的”,由邓氏的话中不难领会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这一代后期不好,以邓氏为核心的这一代“人民基本上是满意的”, “我们的第一代领导人前期是胸襟宽阔的,我们第二代基本上也是胸襟宽阔的,” 由邓氏的话中不难领会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这一代后期心胸狭窄,以邓氏为核心的这一代“基本上也是胸襟宽阔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这就是第二代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实际上可以说我处在一个关键地位。” “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 很显然邓氏的讲话是在告诉我们,第二代领导人比第一代领导人高明,邓核心要比毛泽东伟大。鄙人想这是不是邓氏划代的重要意义之一呢。鄙人又想起了邓氏的另一句话:“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不要分量太重。有的把我的规格放在毛主席之上,这就不好了。我很怕这样的东西,名誉太高了是个负担。”真不知应该如何解释、如何理解啊。
(二)
毛泽东是共产党的主席,是共产党的最高首脑,这个主席是全党选出来的。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核心作用不仅是全党公认的,而且是全军、全国人民公认的。
所谓第二代领导核心邓氏,不知是何人选的还是自封的?可能是因为邓氏当过总书记吧,一九七八年以后党的最高职务是总书记,好象党的代表大会上只选举过总书记,而没有听说选过什么“核心”。何时在总书记职务之上还有个“核心”?
不是说毛泽东“搞家长制”吗?不是说毛泽东“搞一言堂”吗?毛泽东身在其位,便谋其政,是有这个发言权的,是有这个决断权的,这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事情,我想没有人会质疑毛泽东的这个权利吧。
邓氏不在其位却要谋其政,这算什么呢?是太上皇,还是垂帘听政,名不正言不顺啊。这个核心的设置与存在,是否是有些瞒天过海?是否是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欺骗?是否说明党内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不太正常?在这里邓氏把自己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相提并论,是否有些不谦虚?是否在搞个人崇拜?是否要请人给邓氏讲一讲什么是自吹自擂,什么是不知天高地厚,什么是恬不知耻?
(三)
“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是‘两个凡是’。”
这是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的邓氏语言,此时邓氏的政敌或身陷囹圄,如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毛远新、谢静宜、迟群等;或因属帮派分子被扫地出门、削官为民;或因干部年轻化而退居二线三线、赋闲在家,此为一大批,难以细说,有兴趣者可以将党的十大代表名单和党的十二大代表名单加以比较;或因搞两个凡是而辞职,如华国锋、汪东兴者;或因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而辞职,如胡耀邦者;或因搞分裂而辞职,如赵紫阳者。总之,此时邓氏虽然既不是党的主席,也不是党的总书记,却大权在握,权倾朝野,一言九鼎,号令九州了。而一九七六年十月十日的邓氏却是这样说:
“敬爱的华主席,党中央:
最近这场反对野心家、阴谋家篡党夺权的斗争,是在伟大领袖逝世后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紧接着发生的。以国锋为首的党中央,战胜了这批坏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社会主义道路战胜资本主义道路的胜利,这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我同全国人民一样,对这个伟大的胜利感到万分的喜悦,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万万岁!我用这封信表达我的内心的真诚的感情。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万岁!
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万岁!”
这里无意评价华国锋的所作所为,只是想来说明一下邓氏其为人、其处事罢了。人们常说娃娃的脸一日三变,看来邓氏的脸也有阴晴圆缺啊。
(四)
青野·方雷所著《邓小平在1976》一书中如此写到:“仅仅两三个回合,华国锋便被邓小平从‘英明领袖’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在这场政治角斗中,邓小平又一次胜利了。他的成功,在很大因素上得力于两个人:一个是胡耀邦;一个是赵紫阳。如果没有这两个人赤胆忠心,冲锋陷阵,邓小平便不能这样迅速、顺利地控制住中国的最高权利。”在一九七八年胡赵二人确实心甘情愿地为邓氏效了犬马之劳。鞍前马后也确实不容易,但是,有投资就有回报,胡赵二人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着实风光了一阵子。
请读者注意,一九八九年九月十六日邓氏是如此讲的:“过去两个总书记都没有站住,并不是选的时候不合格。选的时候没有选错”,可是在仅仅三个月前的同一天,即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邓氏却是这样说的:“虽然两个接班人都没有站住,但在当时,按斗争的经验、按工作的成就、按政治思想水平来说,也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况且人是在变化的”。“也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意思好象是“矬子里面拔将军”的无奈之举。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选的时候没有选错”,还是在当时“也只能是做出那样的选择”?邓氏的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是真的?哪一种是假的?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按邓氏的说法,胡耀邦、赵紫阳二位还是有斗争经验的,有工作成就的,有政治思想水平的,怎么在邓核心坐镇的情况下,却搞起了“资产阶级自由化”,令人迷惑不解!
还要请读者注意,邓氏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这就是第二代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实际上可以说我处在一个关键地位。这个集体一建立,我就一直在安排接班问题。虽然两个接班人都没有站住,……”这又使我想起了邓氏在1980年8月21日、23日答意大利记者奥林埃娜·法拉奇问时说的一段话:“奥(奥林埃娜·法拉奇):但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毛主席选择了林彪,就象西方的国王选择继承人那样,选择了林彪。邓:这就是刚才我说的不正确的做法。一个领导人,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是沿用了一种封建主义的做法。刚才我说我们制度不健全,其中也包括这个在内。”(邓氏《文选》第二卷346—347页)按照邓氏的说法,在选择接班人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是沿用了一种封建主义的做法”,鄙人很想知道“我就一直在安排接班问题”其中的这个“我”是沿用了一种什么主义的做法。我想一定是具有邓氏特色主义的做法吧!
(五)
我们这里暂且不谈邓氏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暂且不谈邓氏是否“这些年来每年我都讲多次”,大家来想一想,党的总书记是党的最高职务,总书记却要执行邓氏的指示,是不是符合党的组织原则?是不是个人凌驾于党中央之上?是不是独断专行?笔者在前面的简评中提过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没有执行”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既然邓氏是第二代领导核心,既然“好在有我在,处理不难”,既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些年来每年我都讲多次,但是他们没有执行”,我们有理由问一问邓氏,你当家,你说了算,第一任总书记是如此不听话,第二任总书记还是如此不听话,你为什么不早点处理?你和两任总书记的关系是发号施令者和执行者的关系啊。在这里我又想到,邓氏你不是说过“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进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恐怕我们有些老同志有这个担心。搞了一辈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忽然钻出一个资本主义来,这个受不了,怕。影响不了的,影响不了的,肯定会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要认识到这一点,但不难克服,有办法克服”嘛,究竟是他们总书记不听话,还是你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一致的?
简评邓氏“三代领导核心”说(3)
小人物未敢忘忧国
我们的传统是军队要听党的话,不能搞小集团,不能搞小圈子,不能把权利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军队任何时候都要听中央的话,听党的话,选人也要选听党的话的人。军队不能打自己的旗帜。
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邓氏《文选》第三卷317页)
简评:
邓氏从形式上在党的十三大上不再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却把持着党和国家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不放手,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担任如此重要职务,并为此专门修改党章,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不是绝无仅有的,笔者没有考证过。同时邓氏以第二代领导核心自居,党代会上全党选出来的总书记不是核心,不是总书记的邓氏却是核心,(这里我们不对总书记所执行的路线和水平作任何评论,只是从组织关系上来说事情),邓氏把总书记的任免大权攥在手中,是不是把个人凌驾于党中央之上?是不是独断专行?是不是违背了全党的意志?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
当读者看了邓氏上面的讲话,是否有邓氏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感慨?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江泽民同志他们这一代可以算是第三代,还有第四代、第五代。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教育好。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这是眼前的一个问题,并不是已经顺利解决了,希望解决的好。“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出来后,就注意这个问题。我们发现靠我们这老一代解决不了长治久安的问题,于是我们推荐别的人,真正要找第三代。但是没有解决问题,两个人都失败了,而且不是在经济上出问题,都是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上栽跟头。这就不能让了。我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底还说过,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氏《文选》第三卷380页)
现在中央的班子干得不错嘛!问题当然还有很多,什么时候问题都不会少。我们这些老人关键是不管事,让新上来的人放手干,看着现在的同志成熟起来。老年人自觉让位,在旁边可以帮助一下,但不要做障碍人的事。对于办得不妥当的事,也要好心好意地帮,要注意下一代人的培养。我坚持退下来,就是不要在老年的时候犯错误。老年人有长处,但也有很大的弱点,老年人容易固执,因此老年人也要有点自觉性。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现在还要继续选人,选更年轻的同志,帮助培养。不要迷信。我二十几岁就做大官了,不比你们现在懂得多,不是也照样干?要选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现在我们还不放心啊!说道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的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氏《文选》第三卷381页)
简评:
邓氏说的这两段话,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好似滴水不漏、很正确。那么笔者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的两个要点。
其一,邓氏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江泽民同志他们这一代可以算是第三代,还有第四代、第五代。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邓氏的思想理论水平确实是很不低的,还知道“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被邓氏深恶痛绝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就是要反修防修的,就是要防止和平演变的,文化大革命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时间、实践在检验!什么是“和平演变”?“和平演变”后的社会是一个什么状态?要想说明这些问题,是需要费很多笔墨的,是很吃功力的。笔者水平实在有限,笔头子又没有什么功力,怎么办呢?“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还是毛泽东他老人家说得好啊,这是一个说明问题的捷径、好办法。那么就来比较一下吧,笔者在《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之管见》一文中有一段话,就是对邓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现状的简单描述:
一个“假”字了得:假人民币、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假食品、假药品、假化妆品、假邮票、假发票、假火车票、假彩票、假公证、假记者、假新闻、假证件、假公章、假公司、假合同、假招商、假集资、假军人、假警察、假牌照、假银行、假婚介、假招工、假学历、假职称、假论文、假短信、假烟、假盐、假避孕套……,各行各业、形形色色,多得不胜其烦,不在例举了,假做真时真宜假,鄙人寡闻,请教读者告之何物、何事无假!
一个“骗”字了得:购物打折——骗、购物返卷——骗、购物送物——骗、商品虚高定价——骗、美容店——骗、私人非法行医者——骗、国家医院巧立收费名目——骗、演员走穴假唱——骗、中介公司——骗、房地产公司——骗、街头碰瓷者——骗……,涉及之广,手段之多,把戏之精,防不胜防。尤其是大病就医者乃至经历手术者,说起某些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收费……,满腹心酸事,都是血和泪;尤其是和某些房地产公司有过交往的购房者,提起购房经历和房子质量……,未曾开言已是泪满腮。何人没受过骗,鄙人很想结识您,早晚求教高招!
一个“盗”字了得:谁家没被盗过,谁人没被盗过几辆自行车,以前,一辆自行车可以骑几十年,自行车可以上保险,可见失盗概率之低,以后,无人给自行车上保险,可见盗贼之多;以前,盗贼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以后,闻盗色变,遇盗贼避之尤恐不及,敢于与盗贼较量者寥寥无几,可见盗贼之凶。略一思量,相对而言,盗者乃文明之举,应评先进,如今,与时俱进,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抢夺、绑票,亦是屡见不鲜了!
一个“黄”字了得:洗浴中心、练歌房、洗头房、出租房、足疗城、电脑城、歌舞厅、夜总会、发廊、歌吧、酒吧、网吧、网站、中介、十字街头,霓虹灯下……,贩卖黄色制品者、提供淫秽场所者知多少?有的挂羊头卖狗肉,暗渡陈仓;有的明目张胆,有恃无恐!
一个“赌”字了得:用私款赌,用公款赌,在家中赌,在单位赌,在赌场赌,在国内赌,在国外赌,老年人小赌,中年人中赌,年轻人大赌,一般干部狂赌,高官领导豪赌。一掷千金是毛毛雨、老皇历,一掷万金是一般般、经常的。赌资之巨,赌额之大,超乎常人之想象!
一个“毒”字了得:旧社会,中国人饱受鸦片之苦,长达百年,割土赔款,丧权辱国,血泪斑斑啊!新中国,是毛泽东领导共产党,依靠人民,雷厉风行,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可以说是在一个早晨就解决了作恶百年的毒品问题!现如今,毒魔重出江湖,吸毒者成群落,大麻、烟土,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吗啡,度冷丁,是毒就吸,是毒就扎。贩毒者成集团,走私贩毒,武装贩毒,其狂妄,其凶残,令人发指!
一个“黑”字了得:在影视作品中,疯狂打打杀杀、凶残至极的“黑社会”,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已不是初露尖尖角。某些贪官污吏与“黑社会”沆瀣一气、联姻结盟,成为“黑社会”的“保护伞”,是更可怕、更可恶、更可恨、更令人不解的!
一个“贪”字了得: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委员长贪,部级、省级、厅级贪,市级、县级贪,政府官员贪,企业高管贪,职务级别之高、数额之巨大,用“骇人听闻”之词来形容也不为过!
血吸虫卷土重来……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乱罚款、乱摊派……
社会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
煤矿工人(民工)、建筑工人(民工)的生存现状……
老百姓领不到工资、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
老百姓还能“信”什么?那么多“假”,那么多“骗”,那么多——上台大讲“廉正为民”“三个代表”,下台就进牢房的“贪”,……,中国的老百姓还能“信”什么!
老百姓还能“吃”什么?含巨毒农药的蔬菜,掺滑石粉的白面,染色的大米,陈化粮,注水肉,回锅肠,福尔马林浸泡的鱼,敌敌畏浸泡的火腿,受污染的水,含甲醛的酒,特殊加工法、特殊添加物的茶,吊白块食品,硫磺食品,巨毒工业染料加工的食品,……,中国的老百姓还能“吃”什么!
现如今,“发展”到了上趟公厕也要掏三毛钱的程度,可谓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创举”,假如蒋介石还活着,或者会笑掉满口假牙!或者也会骂“娘西匹”的!
……
发人深思,令人猛醒啊!资本主义国家尚不如此!旧中国的丑恶社会现象如今重现。
请问,在毛泽东时代、在被邓氏称为“十年动乱”“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的”的文革时期,有上述这些现象吗?你听说过哪一个企业发不出工资、报销不了医药费吗?十几岁的女中学生红卫兵背着背包、打着红旗走遍全中国,不会少一根毫毛,有被奸杀、被拐卖的吗?社会有这样不公吗?这会治安有这样乱吗?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然而,邓氏“改革开放”后,被邓氏称之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中国却搞成这个样子!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不是“和平演变”,这是不是已经“和平演变”?这个责任是不是应该由邓氏来负?如果这不是“和平演变”,那么就请高人告诉我什么是“和平演变”。如果这不是邓氏的责任,那么也请高人告诉我应该由谁来负这个责任。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要说毛泽东应该负责,因为,毛泽东应该做的工作早已经做了,毛泽东他老人家早已经告戒过我们了!
那么,我们现在来重新读一读邓氏的话:“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江泽民同志他们这一代可以算是第三代,还有第四代、第五代。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邓氏把自己洗的多么清白,读者你是什么心情、什么感觉?邓氏以身作则地、言传身教地在教导我们:什么是贼喊捉贼,什么是滑稽可笑。
其二:邓氏说:“我们这些老人关键是不管事,让新上来的人放手干,看着现在的同志成熟起来。老年人自觉让位,在旁边可以帮助一下,但不要做障碍人的事。对于办得不妥当的事,也要好心好意地帮,要注意下一代人的培养。我坚持退下来,就是不要在老年的时候犯错误。老年人有长处,但也有很大的弱点,老年人容易固执,因此老年人也要有点自觉性。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邓氏是如何自觉让位的呢?邓氏从提出退休到名义上退休,前前后后用了十一年,请参看拙作《简评邓氏之“退休”》一文,在此不在絮叨。至于邓氏是如何“越老越要谦虚一点”的,大家可以从邓氏是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一家之言中得到启示,我也不在此絮叨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