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讨论:广播站怎么办才好?新闻稿如何写?——灾区归来谈感受(12)
风云啸
没到这里以前,通过网络就得知,这里的广播站为灾民服务着。印象中这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网站援建的。来到这里,看到身边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很看重给广播站写稿,也见过去忙着各处采稿的志愿者,他们的负责人是一个当地大学生,与他聊几次,觉得这个年轻人立场稳,对大局把握比较准确,还有理论素养,感觉这广播站的底子蛮好。可是,广播站怎么办才好?大学生志愿者们讨论争论,见仁见智。
在乡政府帐篷的旁边,是广播站的帐篷,较大,四方形,外边有一个布帐凉棚。一般情况下,广播员就在凉棚下广播。我一次路过那里时,广播员正播报外地医疗队前来短期志愿服务的消息,要需要看病的灾民去看。使用的普通话比较标准,内容也不拖泥带水。看他们很忙的样子,就没有去打搅。还有一次路过广播站,见正免费发放报纸,有《人民日报救灾专版》《四川日报》《绵阳日报》等,一些政策就登在上面。翻了一下,其中有一篇对灾民现实问题针对性强,恰好广播站负责人就坐在旁边,就向他推荐。他翻开自己手中的报纸,已经圈过了。
在聚居点边上,听一个灾民说:广播听不到,政策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只能听人家传。同去的志愿者就准备向上反应多安装几个喇叭。我说,装的多一些,对于提高局势控制能力、压缩不良信息空间有好处。
一次大学生志愿者座谈会上,有人说:乡政府对这一块比较重视,控制的比较严。所以播的多是正面消息,正面新闻,如领导来访什么的。可是灾民关注的切实问题,如转发物资等等,就比较少。所以,老百姓不太注意听。从他话音中感觉,大概是他写的一些稿子广播站没有用。这时,广播站负责人表态:正准备调整资源板块。尤其是新闻板块,防止脱离老百姓的倾向。但是,新闻稿如何写?这是个问题,要解决。
一个大学生提到他们采访板房援建工人的过程。去采访一个小包工头,他老是躲躲闪闪。只好采访民工。这些人工作很苦,很忙。采访谁,要用一个人替他,继续工作,才能拉到一边问。采访得知,他们的工资收入不太明朗,在这里是以志愿者出现,等等。
一个同学提出了采访要点:1 要有章程,逐步深入,要先搭上话。 2 语气要平稳,不要冲动,影响对方。 3不要发表个人观点,特别是对政府军队。他补充说:这里条件艰苦,现实和期望差距大,问题较多,灾民有情绪正常。政府对采访也有戒心,用公务志愿者接待,持回避态度,不答核心答案。
这次座谈会是轮流发言,开到晚上十一点,我没有对此说自己的想法。
现在小结一下,我对广播站问题是这样认识的:震后初期,各种事情纷纭,信息渠道少,广播站的协调作用相当重要。现在,各方面基本入轨,趋于稳定,收音机、电视机等信息来源也多了,广播站的作用自然淡化。在灾区还是处于矛盾多发地域,把广播站搞成焦点访谈反有可能激化矛盾,不符合大局需要。所以,保持广播的严肃性,控制紧是对的。对于灾民关注的事情,一些矛盾的解决尝试,可以采用报道正面范例的方式,来引导焦点问题的解决。突出正面,突出关节点的解决实践,突出这解决实践中的核心要素,引领对整个灾区重建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这里是符合广播宣传的特点的。在正面引领的同时,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原则,这样就能让大家关心。如果大家没有听,也就没有效果。也就是,高瞻远瞩,实事求是,两者都要做到。
这里,又有了“三突出”的提法,很多年以前也曾有一个“三突出”,有些相似。我觉得,突出是权威做的,是在群众的博览、思辨、大范围实践的基础上做的。印象中,那个突出的背景有大字报大辩论等等,内容很杂。当时的《参考消息》,反面内容也多。这和现在政府新闻媒体与互联网BBS共存的政治生态也有可比性。所以,注意突出,要首先对整体有较正确的把握,以对个体有较准确的定位,同时要积累足够广阔的原始素材。否则,这种突出的路会越走越窄,成为个人意念中的空中楼阁,没人理你。基于此,新闻群体就有必要多交流实际情况,把握住事情的关节点及其处理,共同做好这突出的题目,以引领时代,引领整个社会。
二○○八年八月六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