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午睡,突然思考起帕累托最优的问题来,不等记忆消失前,写下若干看法。当然自己并非经济学科班出身,个中见解仅能一家之言,甚至是错误的论断,还请各位斧正。
首先,对于帕累托最优的定义是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模拟一个理想的实验。假定现在世界上有100个人,每人每天能创造1份的必须需求品(包括生命需求和生活需求)且需求是刚好足够的(即假定一个人一天的需求为100%,那么这些物资刚好能补充完这个人一天的需求),也就是说可以完全不通过交换而得以自足,那么从长期看,这是一个平衡且密闭的空间。但经济学又告诉我们,人是理性的,而对于人来说,从生物角度看,人不会总不得病,所以生病的人都会选择不劳作。那么如果有一天,某人生病而没有产出,那么当天的物资分配是100个人要分配99份物资。那么该如何分配?其实不过就三种情况,一是100个人分配99分物资,每人结余一部分留给那个没有产出的人。二是没有产出的人主动放弃物资,剩余的99个人刚好可以分配99分物资。三是有98个人分到了98份物资,剩余由两个人自行决定分配。那么我们再设想一下这三种情况吧。
对于第一种,由于每个人所产刚好是每个人所消耗,所以如果都拿出一点的情况下,是只有1个人获得好处,其余的99个人的利益都受损了,所以根据帕累托最优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而且由于是必需品,所以每个人的状态都不是在100%,那么第二天的产出也不会是100%,这样一来第二天就不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分配问题而是之前分配中的人为因素了。也许第二天就是100个人分配98份物资,长期下去到最后就是100个人还能分到,但物资已经趋近于无穷小(这还不包括期间某些无法支撑下去而衰亡退出这个空间的人),所以不论如何,完全的平均分配是谁都分不到足够东西。对于平均主义的思想,不要说我们是在假象的密闭空间中,真实中还会有外部势力的干扰(比如抢掠物资、分化组织等),所以要维持这个平衡体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对于缺乏分配核心的契约平均主义(只依靠个人的自觉分配)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对于第二种,由于人还是理性的,所以不可能自愿放弃生存(虽然分配的资格并不充分),所以必须是剩余的99个人联合的抵制他一人,而第一个人一旦被这样的规则踢出局后,这种规则就变成了默认规则,如果有第二个这样的人出现也会按同样的规则处理。那么根据帕累托最优这也不是最优状态,因为有人是处于绝对最坏的情况。弱肉强食好不好?对于有限的个体而且占据优势的个体(表现在实验中就是可以一直生产的人)是决定赞成,因为他们总是可以分配到物资,可以维持下去,然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是不希望的,没有人能保证下一次不是自己得病。但即使这样,一旦出现要选择的场合,既得利益的集团也会不惜牺牲个体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这点上,优势群体和次优群体利益是一致的,但把所有的劣势群体都踢出局后,次优群体就会变成相对的劣势群体,其实从结果看,最后的结果势必是只留下少数人(均势)甚至一个人,更多的人只是在长期中为优势群体的顺利除掉劣势群体而增加选票罢了,自己是难免逃避的。所以从长期看,大多数人都是利益受损者,对于这样的寡头、精英下的分配,契约的形成虽然是大多数人,但契约的主导力量只能是寡头、精英,普通人只能作为附庸的存在,而且随时有可能被抛弃。
对于第三种,有98个人是既得利益的人,一个是既得利益而不能全得的人,一个是不得利益而得部分利益的人,比之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可能要稍微好一点,因为损益的人损失的不多,把自己的那份分给了最弱者。但从事实上看,则是比第二种情况更为糟糕,因为获利的人只有98人,这些人是全得利益的,他们所压迫的是中间阶层。而第二种情况是渐进的,中间阶层是不断变化的,但第三种情况的中间阶层比较固定,就是“倒数第二”。可见中间阶层的存在是既得利益获利和不得利益补偿的平衡点,受损失最大的就是中间阶层。从全局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两极,有实力的争取进入上层,没有实力的也不会甘于定位在中间阶层而自降身价去下层,而被剥削的只是中间阶层。推及社会,福利的存在的确帮助了下层人民,但上层的固有人士受损失的远远不如中产阶层要来得多。劫富济贫未必是劫最富有的,因为经济地位的使然,这些最富有的人士必然参与政治分利当中,所以不管是哪个国家都不会存在最富有的人被分配其大量的财产,而出力最多的只能是中间阶层。
这只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的自然分层,如果有政府介入,情况会是如何呢?第一种,由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很容易评选出一个得到大家同意的政府,政府的介入会有目的地进行分配,比如并非是全部人负责,而是一天只有一个人受损失,每天的人并不一样,虽然短期中总有人是受损的,但从长远看只有一个人受损,而且如果每个人都轮到一次,那么其实每个人都没有损失了。但背后的过程是更为艰难的,因为人的本性驱使,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满意或接受这样的分配,所以就必须利用到强制力。而政府在过程中也必须保证公正,也就必须保证政府官员的绝对清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这样的分配虽然有效,但执行很困难。第二种则是出现寡头政府,或是经济寡头或是政治寡头,因为这些原有的分配者是掌握资源的人,他们掌握了大家的物资分配也就有力量成立一个迫使大家接受的政府,或许过程中有民主,但政府首脑和执行者只能从最上层人中诞生。而下层人民是被政府否决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既得利益或是被分配到利益的,利益从何处来?当然只能是下层的劳作。第三种情况中或是组成一个福利政府,这个受到上层和下层共同满意的政府或许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为既保证了经济又兼顾了贫穷,但中产人士得到的利益并不如预期,他们固然得到一部分利益,但得到的同时也必须付出相对同等的代价。若加上劳动的成本恐怕是所失大于所得的。
按教科书的分类,所谓奴隶、封建、资本、社会、共产五个阶段,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让自己(或自己的国家)过的更好,这是符合人的理性的。奴隶社会由于地广人稀,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所以其国家的目的在于获得劳动力,也就是奴隶。封建社会是地少人多,所以常见的方法就是开荒掠土,目的在于获得土地。资本社会是地少人多而且没有可开发或轻易得到的土地,但同时交换的成熟可以从交换中获得预想的利益,所以目的在于市场的争夺。而社会主义不过是共产社会的初级阶段,他的目的是让人过的更好(也就是进化到共产社会),所以所做的事情是让社会有足够的能量进入共产。共产社会由于每个人都能在不损失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获得自己的必须(甚至富余),那么整个社会都是达到了帕累托的最优。但我们也要明确看到,所谓帕累托最优是把人当作是理想的人和单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人,而现实并不完美,人是有区别的,有的人不追求利益,有的人追求过分的利益(如侵占他人利益)。那么整个社会看,利益的达成一致并不容易,而调和矛盾的政府也不会是理想政府,由于有各种利益集团的侵入就必然会导致调和的倾向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当前世界中各种形式的社会都能在短期内能比较完好地存在,但再按帕累托最优来看,由于有最优就会有调整,那么最后能调整到什么情况,应该只能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共产社会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