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电子化是杜绝论文买卖的钥匙
今天在新华网上看到《武大学者披露我国论文买卖年交易10亿引坊间热议》一文,对学术腐败严重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学术评定已经到了该根治的时候了。
06年笔者在上就呼吁电子杂志才是学术发表的平台。让所有人的都有发表的机会,在电子版上自会有个评定。以为例,现在每天发稿150篇,十分之一置顶,五分之二推荐,其他也可以与大众见面。这无疑就扩大了群,也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反观传统学术刊物,发文评审,周期之长,数度之慢,推出稿件之少,远远不符合互联网时代精神。有真才实学的自然就脱颖而出,比如乌有网的老田、张宏良、黎阳、韩德强、剑云拨雾、崔士忠、许远国、两江居士等等,从他们的文章点击率和反响就知道人家就是有实力。这自然就出来个高上二下了。就目前的文章对国家决策层的建设意义,不比国家积金、各省社科基金扶植出来的课题论文弱,而没有真知灼见的所谓规范发文,只不过是为制造垃圾戴上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大力发展电子刊物评价机制,是于国家、于社会、于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而传统的纸质刊物凭依国家决策得到的荣誉越来越离人民群众远了,纸质刊物大面积退出历史舞台是时候了。看专家们的水平,就看他的博客、看他在电子学术杂志含金量,这样快速推动学术大发展的新局面必然到来。
现将06年旧文补于后,原文如下:
电子刊物比纸质刊物对学术发展有更大优势
目前,学术评价机制中一个很大弊端,就是只以纸质刊物为标准。对比电子刊物比纸质刊物,纸质刊物有如下弊端:
其一,因版面有限,发稿形成恶性竞争趋势,出现了请托人情稿、关系稿较多,给学术腐败提供了发展空间。
其二,因版面有限,学术刊物多收取版面费,价格也各异,形成刊物创收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难以保证学术文章的质量。有些没有能力交版面费的人望而却步,致使一些优秀的稿件被束之高阁。
其三,纸质刊物资源浪费,又很难实现资源共享。远没有电子刊物的环保及节约资源优势。
其四,纸质刊物周期也慢,容量也小,不利于信息流通,也无法满足目前中国学术文章的大量的发表。有些文章甚至一拖几年。也许等到文章出来时,许多观点都已经落伍了。
其五,纸质刊物评价机制相对不透明,而电子刊物则可以在广阔的虚拟公共空间中让更多的人参与,有利于求真务实的学术大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学术媒质应以电子刊物为主,以少量纸质副本为辅,这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合乎世界发展潮流。当然这要求学术刊物要办好,就必须有整合电子技术的能力。这也许是目前电子刊物受制约的瓶颈,尤其是45岁以上的学术刊物主编大部分与信息时代不合拍。在电子刊物发展上,他们自己的经验成为而新的评价机制建立阻碍,在这个角度上要求他们更换思维,做些与时代发展同步的事业,真正于国于民有利。
电子刊物是让学术有走向民间的必要之路,也是让真知灼见早日引导民众及社会潮流的必要选择。目前一些民间电子刊物,发展势头飞速,成为这一领域的生力军。鉴于发展趋势,建议有关部门早日将民间电子刊物纳入学术评价体系,让有活力的电子刊物能够成为学术评价标准媒质体系里的领头羊,带动全国学术大发展。
建议有关部门出资扶植已经取得重大成绩的电子刊物,让新的媒质由边缘走向主流。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趋势者应潮流。
武大学者披露我国论文买卖年交易10亿引坊间热议 |
2010年01月13日 09:06:22 来源:大河报 |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1/13/content_12799979_4.htm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