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批韩德强
从的学者名录中看到韩德强的名字,自然以为他是个马克思主义者,至少是个左派学者。可是刚才读到韩德强的《缺席审判“孔子”,何时方休?》时,只读了一半就放弃了,并且确信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不是左派。不仅如此,就其思想的浅薄,逻辑之混乱看,真的不能理解他如何会被称作学者?他不仅根本不理解毛泽东,也不理解孔子。
由于其思想轻薄,没有全面批驳其《缺席审判“孔子”,何时方休?》的价值,故而仅仅把他将孔子与毛泽东相提并论的一段,拿出来说一说。
他在文中说:“我很快意识到,发动中国革命靠的是“五·四”精神,而中国革命能够成功,却靠的是与孔子异曲同工的思想。最近中央台热播电视剧《红色摇篮》,恰好与《孔子》遥相呼应。如果没有受传统教育更深的毛泽东,靠一批更具自由平等的“五·四”精神的留苏派,中国革命早就失败了。陈毅在红四军七大上主张大民主,结果是人心涣散,屡战屡败。后来民主决策攻打赣州,同样惨败。最终,30万人牺牲27万,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人们才认识到,毛泽东比大家考虑得更长远、更周到、也更具灵活性,接受了毛泽东的领导。毛泽东是怎样领导的呢?客观上是圣君贤相,爱兵如子,懂得人心向背,锻造了一支仁义之师!中国文化向来相信,“周以七十里地而有天下”。毛泽东实现了以小小的井岗山而有天下。这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也是孔夫子生前不遗余力倡导的啊。”
首先请注意“而中国革命能够成功,却靠的是与孔子异曲同工的思想。”这半句话。
没有人否认中国革命成功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韩德强在上面那段话自然就是说毛泽东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异曲同工”。
深入分析毛泽东思想与孔子的思想的本质区别必然涉及广阔的领域,韩德强及其崇拜者理解起来很困难;故而且先来看看韩德强上面这段话中涉及的事实与逻辑,指出其错误,证明“思想的浅薄,逻辑之混乱”不是对他的污蔑。
韩德强在上面那段话中说:“陈毅在红四军七大上主张大民主,结果是人心涣散,屡战屡败。”
先来看看这句话本身的矛盾——自相矛盾。
既然陈毅主张大民主,最终的决策必然是符合多数人的意见的,又怎么会人心涣散呢?这还不是自相矛盾吗?“人心涣散”完全是“屡战屡败”的结果,而不是“大民主”的结果!
实际上,当时是由于“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由于党和军队的干部多数理论水平不高,思想幼稚,盲目崇拜“苏联老大哥”,才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导致了“屡战屡败”,进而“人心涣散”。
韩德强在上面那段话中又说:“毛泽东是怎样领导的呢?客观上是圣君贤相,爱兵如子,懂得人心向背,锻造了一支仁义之师!”
毛主席与他领导下的干部们的关系是君臣关系吗?特别是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在党内只不过是个候补中央委员,党内比他“大”的人物大有人在。就从当时习惯称“朱毛”来看,还是“朱”在前,“毛”在后,毛泽东又怎能“君临天下”呢?
作为学者——姑且称之为“学者”——居然这样理解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领导作用,难怪会以为毛泽东与孔子“异曲同工”了!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成功是靠“爱兵如子,懂得人心向背,锻造了一支仁义之师!”吗?
朱德、陈毅不“爱兵如子”,不懂得“人心向”吗?是因为朱德、陈毅领导的红军不是“支仁义之师”而失败的吗?
这样的问题还需要探讨吗?在学者中探讨此类问题是对学者的侮辱!
朱德、陈毅领导红军招致失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当时的党中央盲目学习苏联经验,企图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武装割据;一个是从旧军队中过来的军官们(包括朱德)还没有掌握人民战争的诀窍——这个话题一言难尽。
更可笑的是韩德强在上面那段话中说:““周以七十里地而有天下”。毛泽东实现了以小小的井岗山而有天下。”
作为“学者”难道不知道周之“七十里”是几百年不断分封,不断衰败的结果吗?不知道那恰恰是周灭亡的最后的苟延残喘吗?居然把穷途末路的“七十里”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燎原万里相提并论!
理解力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
说什么“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不要说毛主席的工农革命,不要说毛主席的社会主义事业,就算是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也是“内用黄老,外尊儒术”。在真正成功的帝王那里,孔子不过是一件漂亮的“外衣”而已!
再说了,毛主席一直就是坚定的批孔派。现在韩德强说毛主席与孔丘“异曲同工”,这是在说毛主席虚伪呢,还是在说毛主席弱智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