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林西普和基尔波诺斯——小批袁腾飞先生
acceehi
看了网上流传的袁腾飞先生给中学生讲一战和二战的视频,于中颇有所得。一方面固然是袁腾飞先生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对我的授课实践大有启发之意义;另一方面,袁先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事典丰赡,善用略带夸张性的语言讲述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课本上没有的内容经袁先生一番描述,不要说那些课堂上那些中学生,就是我这种自认为知识面远比普通中学生丰富的人也难免叹为观止。当然,言多必然语失,没有人保证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经得起严格的推敲,更何况袁先生是凭记忆的现场讲述呢。于是,在袁先生讲述一战、二战的视频中,我这种历史门外汉也得以发现一些袁先生或有意或无意讲错的地方,虽然这些内容属于历史的细枝末节,高考一辈子也考不到,但是历史真实就是历史真实,中学生需要了解的是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袁先生根据历史真实杜撰出了什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萨拉热窝事件上的刺客普林西普和基辅战役的苏联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袁先生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之后,试图开枪自杀,但手枪卡壳了;吞服毒药自杀,毒药失效;跳河自杀,河水太浅。用各种方法自杀失败之后,普林西普被捕后被奥匈帝国绞死。”一战的导火索到了袁先生嘴里,变成了这种略带黑色幽默色彩的半闹剧。这样的讲述也很容易迎合听众猎奇的心理,自然容易得到听众的会心一笑。但事实上,普林西普在行刺大公夫妇后并没有试图自杀,更没有三次自杀未遂的背运的经历,而最终也并没有被送上绞架。那天发生一切其实是这样的:1914年6月28日,奥匈王储费迪南大公携夫人索菲亚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视察,在夫妇二人乘一辆敞篷汽车前往市政厅的路上,遭到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暗杀,一名叫加布林诺维奇的塞尔维亚族青年向大公乘坐的汽车投掷炸弹,但是被手疾眼快的大公用手一挡,炸弹滚下汽车爆炸,未能炸伤大公夫妇,却炸伤了几名沿路欢迎大公的路人。刺客加布林诺维奇当即服用氰化物自杀,并投河自尽,但却阴差阳错地自杀未遂,被冲上来的军警捕获。大公出席在市政厅的会议之后,决意乘车去探望被炸弹误炸伤的路人,不料想慈心生祸害,就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大公夫妇再次遭遇到年仅17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的枪击,大公夫妇当场毙命。普林西普被捕。由于当时奥匈帝国法律规定,不满二十岁的人不能被判处死刑,于是当时还是一名学生的普林西普被判处20年监禁,1918年因肺病瘐毙于狱中。关于萨拉热窝事件,袁先生的描述还是接近历史真实的,只是历史真实远不如袁先生的描述那般戏剧化罢了。
关于苏联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之死,袁先生的描述就有点扯了。袁先生说:“基尔波诺斯因为是战斗英雄,对领袖斯大林无限忠诚,在一年之内从团长提拔为集团军司令。在基辅战役中被德军合围,上将的第一反应就是砸毁电台突围,在突围过程中,遇见敌人的坦克,上将抱着炸药包冲上前去,一声巨响之后,上将粉身碎骨,坦克继续往前开,因为没炸着。”从袁先生的讲述中,我们能够听出他对苏联和斯大林是何等的痛恨,以至于这种痛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领导人个人身上。他把斯大林信任的将领都说成是酒囊饭袋外加独裁者的走狗,大清洗中杀掉的将领全都是清一色的军事专家。如果袁先生仅是将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归结为无能之辈的话,我个人并没什么意见。但基尔波诺斯上将绝不是那种废柴,至少不是袁先生所描述的那种只能指挥一个团水准的将领。斯大林在1936-1939年间对红军内部进行大清洗,红军战斗力因此大打折扣,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大清洗运动几乎杀掉了红军全部高级将领之后,一些包括基尔波诺斯在内的中下层军官被迅速提升为高级将领也是红军解决燃眉之急的对策。但基尔波诺斯在1939年苏芬战争期间即已经担任了师长,第二年被提升为列宁格勒军区司令,1941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在两年时间内,经过战争洗礼的基尔波诺斯上将从师长被提升为方面军司令。这样的史实显然没有袁先生的说法骇人听闻。至于上将去炸坦克,更是袁先生授课至得意之处的率性而谈,毫无根据。据历史记载,1941年6月德军实施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向苏联发动进攻,9月,战线推进至乌克兰方向,和西南方面军并肩作战的西方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先后被德军击败,坚守阵地的西南方面军有被德军包围的危险,基尔波诺斯上将向莫斯科请求放弃基辅,撤出包围圈,遭到斯大林的拒绝,待莫斯科允许西南方面军撤出战场时,几十万红军已经被德军包围了。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向下辖集团军下达了突围撤退的命令,随即砸毁了电台实施突围行动,9月19日在乌克兰舒梅伊科沃森林地区,20日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与德军遭遇,基尔波诺斯上将等高级将领也直接参与了与德军的交战,上将左脚脚踝受伤。当天下午,上将和其他参谋人员正在布置夜间的突围计划,德军开始了炮击,一枚弹片穿入上将左脸,一枚弹片穿入左胸,基尔波诺斯上将遂光荣牺牲。至于基尔波诺斯上将炸坦克一事,不知袁先生从何处所得。
袁先生可以用评书的方式解读历史,但评书不能取代历史,学生在课堂上需要调剂情绪,需要活跃气氛,但是袁先生为了这样的目的而用评书来改造历史,是不是也值得商榷呢?
2010-03-06
(有编辑)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