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大学生村官:学一学习近平在延安插队的日子

缪金华 · 2010-11-07 · 来源:求是理论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大学生村官:学一学习近平在延安插队的日子

:缪金华

求是理论网 2010年11月05日 09时34分

  新华网11月2日刊发了一篇题为《习近平在延安插队的日子》的文章,其生动地讲述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60、70年代到延安梁家河村插队的真实故事,当时习近平还不到16岁,可他却在穷山僻壤干了将近7年。由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历练成一位业绩突出的村支书。1975年秋天,习近平被推荐读清华大学,可他在延安插队的日子仍然被乡亲们传为佳话…… 文章朴实、感人。习近平在延安插队的日子,虽然已经是上个世纪发生的事,但今天读起来依然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四个方面,值得大学生村官和即将奔赴农村的大学生“准村官”们学习、思考。

  一、主动适应艰苦环境 不断改造自我

  习近平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村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河,只有一条沟渠,雨季的时候沟渠里才流淌一些泥水。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先人们利用这种山坡地形顺势挖出一孔孔土窑洞,全大队200多名社员就住在这些土窑洞里。在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乡村,习近平与乡亲们摸爬滚打,主动适应艰苦环境,积极投身各项生产建设和实践,不断改造自我,把自己融入在乡村之中。今年79岁的梁有昌,用“吃苦耐劳”来形容习近平。在他的印象中,那是农历二三月的时候,陕北冰雪刚刚融化,寨子渠打坝,习近平经常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冰水里干活,当时社员都评价他是“好后生”。

  今天的农村和50年前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通、信息、生活环境等已今非昔比。但是,大学生村官仍然要把主动适应艰苦环境、不断改造自我放在“落户”农村的首要位置。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到农村生活和生产之中,才能熟悉和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发现农村的新问题、新特点,才能让乡亲们发现你、知道你、认识你、熟悉你,一点一点的接近你,你才能找到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的关键一步。

  二、密切群众关系  增进交流和信任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队将近7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当社员还是当村支部书,他始终和乡亲们一起住窑洞,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啃着窝窝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论家长里短、“掏心窝”交流,向乡亲们学习和请教,自觉地缩短与乡亲们的心理和情感距离。1975年秋天,习近平被推荐读清华大学。回北京上学那天,全村没人上山干活,排了很长的队伍送他,足足送了十多里路,还有十几个人硬是坚持步行60多里送他到县城……这样的情景感人至深,这样的依依不舍、鱼水情深的干群关系就是在今天也很少见到。

  只有生活在群众中,真心实意地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心贴心”地增进交流和信任,才能让群众了解你、支持你、信任你,你才能了解到群众的真实心情和实际需要,你才能发现问题和差距,你才能感受到信任的力量和工作的激情。大学生村官应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真诚、质朴,把群众放在心上,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和“小资”意识,通过密切群众关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把握思想方向和工作作风。这是大学生村官立足“岗位”的关键环节。

  三、关注民生从身边事做起解决实际问题 

  当时的农村,社员们在冬天里除了搞农田基建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拉煤,以供一年做饭取暖用。这些煤由汽车从附近的子长县拉到文安驿公社,然后再用架子车拉到梁家河村。年年拉煤的日子,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困难。习近平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自费跑到四川绵阳实地考察做饭、照明,既方便,又卫生和廉价的沼气池建造技术。从四川回到村里后,习近平给社员们讲述沼气的好处,并先建好第一口沼气池,当社员用第一口沼气池的沼气做饭照明的时候,乡亲们从心里佩服这位年轻的习支书“有知识、点子多”。到1975年,全村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一共建成几十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社员做饭、照明的问题。

  今天的梁家河村口立有一块碑,碑文是这样写的:“(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号召,在时任村支书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建沼气(池)60口,这口沼气(池)是保留的其中之一。1975年8月,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村上做了经验介绍。2007年10月,按照沼气建设新技术,此井在原先的基础上改造维修为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继续为老百姓服务。”

  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千差万别,大学生村官如何开展工作?习近平同志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从身边事做起,把关注民生需求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从点滴处入手改变农村面貌。因此,大学生村官应该踏踏实实,丢掉幻想,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花拳绣腿,贻误农村的改革发展和个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这是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干实事、真发展”的基础。

  四、孜孜不倦学习 坚定政治信仰

  现任梁家河村村支书的石春阳至今记得很清楚,1969年1月,习近平到梁家河村插队时,带了整整一箱子书。“爱看书”、“好学”,是梁家河村人对习近平的又一评价。在他们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好像也有数理化。“那时候不通电,他就在煤油灯下看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石春阳说。习近平在贫困的乡村将近7年的时间,他把那里当做“课堂”和学校,一面艰苦的劳动和生活,一面孜孜不倦地学习,通过书本“充电”、在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才干,明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同志于1974年1月在梁家河村入党。据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梁家河村农民党员梁玉明回忆,他介绍习近平入党“完全是因为习近平本人表现好,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梁玉明介绍,习近平向党组织递交过两次入党申请书。第一次,因为他的父亲习仲勋当时正在受迫害,父亲的所谓问题影响了他,没有批准。第二次申请时,组织上按照中央“父母有问题,不影响子女”的精神,就批准他入了党。习近平同志曾激动地说过“我是在延安入的党,是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我是在延安入的党,这句话让人感动和震撼!

  新农村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大学生村官一旦“落户”农村,就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和改变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结构,结合新情况、新需要、新特点补充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做一个学习型的大学生村官。同时,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更要向习近平同志那样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明确政治方向。村官虽小却责任重大,其一言一行体现着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忠实的践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就需要大学生村官坚定政治信仰,排除各种干扰,扎扎实实做好党与基层群众的第一“链接”!

  大学生村官的修养就从习近平在延安插队的日子开始吧……

  只有这样,大学生村官才能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涌现出千千万万名副其实、“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村官!

  (单位:新奥特集团宣传部)

     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lg/gc/201011/t20101105_55566.htm

附文:

习近平在延安插队的日子:带一箱子书下乡 
2010年11月02日 来源: 南京日报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11/02/c_12728607.htm

  在送习近平上大学时,梁家河村民和习近平的合影(前排中为习近平)。资料照片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队时住过的窑洞。资料照片

  ■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自费跑到四川绵阳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回来为社员解决做饭、照明问题

  ■回北京上学那天,全村没人上山干活,排了很长的队伍送他,足足送了十多里,还有十几个人硬是步行60多里送他到县城

  ■从福建回到梁家河村,看到昔日牛一样勤劳的劳动模范武林娃不再强健时,他眼眶潮湿了,握着武林娃的手半天不肯松开

  他带了一箱子书下乡

  梁家河村40岁以上的村民至今还记得,那年隆冬,公社通知说,上面派来15名北京“知识青年”,要生产队派人接走。

  1969年1月13日,吃过早饭后,大队支书一声吆喝,社员们换上拆洗翻新过、准备过年时候才穿的新棉袄,带着活蹦乱跳的孩子,赶着队里的毛驴,浩浩荡荡朝文安驿公社行进,个把钟头后,大伙儿就拥进了公社大院。

  交接的场面远没有社员们想象的那么热闹——公社已经把知青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给自己的人,点名确认后,社员帮助知青拿箱子铺盖行李,知青跟在社员后面回大队。

  搬运行李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现任梁家河村村支书的石春阳至今记得很清楚。“当时有个后生,平时村里人都知道他精明。那天给知青扛箱子的时候,他率先挑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小的棕箱,结果在路上还是落在了后面。等歇息的时候,他随手掂量了一下别人扛的大箱子,才发现远没有自己的沉,他嘴里嘀咕说,这北京知青是不是带了金元宝。后来证实,那个箱子是习近平带的,里面装的不是金元宝,而是一箱子书。”

  当时,这批知青的年龄大多十六七岁,习近平更小,还不到16岁。这15个孩子中间,有10个人的父母正在接受批斗。

  吃苦耐劳好后生

  梁家河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河,只有一条沟渠,雨季的时候沟渠里才流淌一些泥水。

  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先人们利用这种山坡地形顺势挖出一孔孔土窑洞,就是家。全大队200多名社员就住在这些土窑洞里。

  习近平被安排到二队一户社员闲置的土窑洞里。土炕、灶台、团子,眼前的这一切,知青们都十分陌生。土炕是什么?土炕就是床,和床不同的是它是用泥坯做成,下面留有烟道,做饭时烧火的余热可以用来取暖。团子是什么?团子就是窝头……

  时任梁家河大队一队队长的石玉兴回忆说,知青来到梁家河的第一顿饭,吃的是当地名吃“抿尖”。

  抿尖的原料以豇豆或豌豆面为主,也可以掺入一些小麦粉或玉米粉。面团和好后,放在

  一种类似擦子的器皿上(叫“抿尖床”),下面是沸腾的锅。用一个“工”字形木板(叫“抿拐”)在抿尖床上往下搓面团,抿尖就会落入锅内——有点像面条,但不到一寸长,两头是尖的,故名“抿尖”。抿尖爽滑筋道,味道好,营养高。不过,在那个年头,这东西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平时乡亲们吃得最多的是团子,也就是玉米面窝头。

  23年后的1992年秋天,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时,乡亲们依然你一斤我两斤地给习近平送来礼物——“杂面”、豇豆、芝麻、小米,让习近平回福建后吃家乡的“抿尖”和小米汤。习近平也惦记着乡亲们,他挨家挨户看望了大家,还给每户人家带了一只闹钟,让它提醒上学的孩子们按时到校。

  习近平插队梁家河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基建队劳动。基建队的主要任务是打坝淤地。

  梁家河村村民梁新荣那时只有十多岁,今天回忆起习近平在基建队干活的情景时,还是历历在目:“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书生的架子。”

  今年79岁的梁有昌,用“吃苦耐劳”来形容习近平。在他的印象中,那是农历二三月的时候,陕北冰雪刚刚融化,寨子渠打坝,习近平经常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冰水里干活,当时社员都评价他是“好后生”。

  “爱看书”、“好学”,是梁家河村人对习近平的又一评价。在他们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好像也有数理化。“那时候不通电,他就在煤油灯下看书,有时候吃饭也拿着书。”石春阳说。

 “我是在延安入的党”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已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人民大会堂陕西厅,与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陕西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听完代表的发言后,习近平激动地说:“我是在延安入的党,是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就像贺敬之那首《回延安》的诗里所描绘的:我曾经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我期盼着在一个合适的时候,能去陕西再去看看延安,向老区人民学习,向陕西的各级干部学习。”

  按照新华社公布的简历,习近平1974年1月入党。据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梁家河村农民党员梁玉明回忆,他介绍习近平入党“完全是因为习近平本人表现好,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

  梁玉明介绍,习近平向党组织递交过两次入党申请书。第一次,因为他的父亲习仲勋当时正在受迫害,父亲的所谓问题影响了他,没有批准。第二次申请时,组织上按照中央“父母有问题,不影响子女”的精神,就批准他入了党。

  入党后不久,习近平即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冬天里,社员除了搞农田基建外,还有一件事是拉煤,以供一年做饭取暖用。这些煤由汽车从附近的子长县拉到文安驿公社,然后再用架子车拉到梁家河村。

  据石春阳讲,有一天,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绵阳一些农村在搞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既方便,又廉价。想到村里年年拉煤的日子,他再也坐不住了。几天后,习近平到公社请了假,自费跑到四川绵阳地区实地考察沼气池建造技术。那时,延安还没有通火车,他要坐两天汽车到西安,然后再坐火车到四川。

  回到村里后,习近平给社员们讲述沼气的好处,从未接触过化学、不知道沼气为何物的大多数乡亲们听得云里雾里。习近平知道这是一件新生事物,他决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气池,用事实来说服社员。

  几个月后,当社员用第一口沼气池的沼气做饭照明的时候,乡亲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的习支书“有知识、点子多”。据梁玉明讲,到1975年,全村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一共建成几十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社员做饭、照明的问题。

  今天的梁家河村口立有一块碑,碑文是这样写的:“(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号召,在时任村支书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建沼气(池)60口,这口沼气(池)是保留的其中之一。1975年8月,全省沼气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村上做了经验介绍。2007年10月,按照沼气建设新技术,此井在原先的基础上改造维修为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继续为老百姓服务。”

  2005年3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淳安县视察的时候,专门参观了当地下姜村的沼气池。他风趣地说:“我曾经是建沼气的‘专业户’。30年前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当党支部书记时,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村。当时还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一定要把建沼气这件事办好,让群众真正受益。”

 “乡亲们还吃团子不?”

  1975年秋天,习近平被推荐读清华大学,这时他已经在梁家河干了将近7年时间。

  由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历练成一位业绩突出的村支书,梁家河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说都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结。

  听说习近平要回北京上学了,队里家家户户都要请他吃饭。

  当年10月7日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他们排了很长的队送习支书,足足送了十多里。有十几个人硬是步行60华里送他到县城,晚上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第二天,他们一同到照相馆照了纪念照——那是他们第一次照相,花了5元5角钱。习近平要付钱,大伙儿不让,最后你三角他五角凑够了这些钱。

  习近平和乡亲们的这张合影,至今还留在梁家河村的好多村民家里,吕侯生就是其中一个。

  习近平初到梁家河大队时,被安排在一户人家的窑洞里。不多久,因为这户人家的孩子要结婚,习近平就搬到吕侯生家的窑洞里住。吕侯生的母亲去世早,他从小学会了做饭。习近平住进吕侯生家的窑洞后,就主动向他学习做饭。吕侯生与习近平年纪相仿,两人经常住在一起。

  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一直关注着这里的乡亲们。习近平担任福建省的领导后,接到吕侯生的一封信,说他的腿出了问题,在当地治不好。习近平就让吕侯生到福建,自己花钱为吕侯生看病,虽然腿最终还是没能保住,但这些帮助让吕侯生终生难忘。

  “近平见到我后,第一句话是问乡亲们还吃团子不了?我说基本上不吃了。他笑着说那是吃白面了?我说是的,他就很高兴。”吕侯生说。

  梁家河大队有个劳动模范叫武林娃,智力障碍。生产队时期因为干活过于卖力,腰和手指落下残疾,不能伸直。习近平从福建回到梁家河看望相亲们时,看到昔日牛一样勤劳的林娃不再强健时,他眼眶潮湿,握着林娃的手半天不肯松开,随后从口袋里掏出几百元钱塞给林娃,在场的乡亲们无不为之动容。

  摘编自央视《纪录片》栏目

  延安市东北方向,有一个叫文安驿的小镇。文安驿往南,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走几公里,就到了梁家河村。1969年1月,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来了一群北京知青,其中一人就是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来到这里后,他们和乡亲们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啃着窝窝头……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3. 这是一股妖风
  4.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5.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6.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极左”,就必须得弄清楚这几个基本问题
  9. 熬鹰
  10.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7. 这是一股妖风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