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惧怕海洋的欧洲--之一
一个人事业有成,成为超级“大腕”后,总会有大批的专家学者对他的成长之路展开研究,为他撰写传记,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众星捧月之中,“大腕”会自然而然地增加许多头衔、经验、经典语录等等。当然,因此也会诞生若干因研究“大腕”而获得什么“成果奖”的学术“权威”。
欧美发达后,研究“大国崛起”之路成为国内的“显学”。研究“大国崛起”,是因为中国没崛起,所以,研究“大国崛起”的经验,是为了找出中国没崛起的教训……于是,大国崛起之经验、逸闻趣事、经典语录等等,以及中国没崛起的教训、逸闻趣事、经典语录等等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成果一:欧洲文明为海洋文明,中国文明为农耕文明,按大自然的赋予的颜色,称欧洲文明为蓝色文明,中国文明为黄色文明;
成果二:欧洲文明为城市文明,中国文明为农村文明;
成果三:欧洲文明为商业文明,中国文明为农业文明;
成果四:欧洲文明为科技文明,中国文明为封建文明;
……
文明的定义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吗?中国文明为农耕文明吗?
果如是,欧洲历史应该主要体现在“海洋”二字上。按照当今最最时髦的判断标准,在最近2000年历史中,欧洲各国的GDP之中,来自于海洋,或者降低一点标准,来自于与海洋沾边的产业的贡献率,不应该低于50%吧?同时,欧洲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都应该是“以海洋为中心”吧?
果如是,同期的中国历史,应该主要体现在“农耕”二字上;各历史时期横向比较,中国人应该更加“农耕”一些吧?也就是说,在上述各项“海洋”指标中,中国应该大大低于同时期的欧洲吧?
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洋教授们是怎样撰写自己的“海洋”历史的。
无须多说,欧洲人的正宗“航海史”,是从地中海开始的,尽管北欧,尤其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在欧洲航海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一页。
作为“内海”性质的地中海,无论是传说,还是其它什么记录,都足以证明,很早很早以前,地中海周边的先民,就在海上讨生活。毫无疑问,腓尼基人、埃及人、波斯人、希腊人等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航迹。毕竟年代久远,今人很难确定他们的活跃程度。至今,我们只能知道,西亚(中东)的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留下了足迹;根据希腊人“神话”类的文字,以及散布于地中海岸上的希腊人定居点,我们可以判断,希腊人也曾为海上骄子。
对于欧洲人来说,真正留下较为可信的文字依据的,是古罗马时期。这一时期,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海,其性质类似于中国的洞庭湖、鄱阳湖,或者渤海。不过,在罗马统治者----罗马公民眼中,海洋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陆军才是正经的军队,骑士才是高贵的象征。精锐士卒被充任禁卫军,稍次的编入选军,最次的编入辅军。不用怀疑,罗马一定有一支舰队常年游弋于地中海,即便是出于治安需要。但是海军士兵,都是免奴----刚刚摘掉奴隶帽子的下等人,当然,海军司令自然得由高贵的骑士来担任。
罗马公民不参加海军,应该有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怕水。罗马是个“农民国家”(这是罗马人自己说的),古罗马有句经典的话:“我们祖先赞扬一个好人的时候,就称颂他是一个好种田人,一个好农民。”因此,自始至终,罗马公民们都是将全副精力投入到土地上,罗马皇帝带头,当上了头号大地主。贵族们起而效尤,想方设法多捞土地,以致出现了许多贵族所占地盘太大,仿若国中之国,进而尾大不掉。
但是,在罗马的领土上,穿梭于地中海上的商船、运粮船只也是不少的,但是,他们主要是西亚人、埃及人的事,与罗马人无关。也许罗马贵族也想过经商发财,但是罗马法律禁止罗马贵族经商。因此,这些海上活动,与高贵的欧洲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最多也就是做做消费者而已。
罗马地盘上的红海一带,也有着繁忙的主要对印度的海外贸易,但是,船只主要是“印度和阿拉伯人的”。有西方学者说,后来,希腊人也到这里建立了货栈。对东方的外贸,尽管帝国收取25%的高额关税,由于没有值得出口的东西,罗马帝国亏透了。“据普林尼记载,约值二千万美元的黄金,每年从罗马帝国支出去,以平衡东方贸易差额。”
就这样,欧洲跨入了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