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本身无善恶之分的,但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面孔。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盲目的科技崇拜导致科技的工具理性膨胀,对人类和社会都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但更关键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技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技术对人类来说价值究竟在哪里,科学技术到目前为止究竟是增加了人类的幸福还是毁灭了价值,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我们从生活和所有生命的意义这一立场出发去探寻答案时,就需要对科技自身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作人文的反思,反思科技的人文关怀。
一、简述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对于技术发展的态度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历史发展的杠杆,也很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并且科学技术要做很多的准备来应对科技发展对于传统人类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等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提出的挑战和改变。早期的科技乐观主义思想,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者神圣化,视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动力。技术乐观主义的代表声音发自培根、霍布斯、笛卡尔和圣西门,他们对待技术的态度是大力的称赞,并且坚信技术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无上法宝,这种思想也是“科技治国论”的缘起。对于社会问题的缓解确实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好处,科技乐观主义者还认为那些无可避免的由于人类自身利用和掌握科技水准上的欠缺或者是事物,也都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以及人类在技术利用上的理性的不断进步得到解决。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无节制的技术发展而造成的盲目和失控,使技术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较之于技术乐观主义对于技术的无比信任和无可复加的应用,技术悲观主义认为,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虽然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品内容的丰富,但是却无可避免的带来了对于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地球周遭环境的严重污染,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技术悲观主义的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用一种很极端的比喻来深刻的形容了技术带给人类的创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技术的发展使人沦为技术的奴隶,伴随着全球性的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恶化、能源资源的短缺等等日益严重的问题,人们对于技术悲观主义的关注也日渐增多,技术悲观主义的反思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技术悲观主义的认为技术的发展将会造成人类文明的衰落,甚至是人性的毁灭,从拯救人类于技术陷阱这一点出发,技术悲观主义为了消除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认为只有阻止技术的发展才会结束噩梦,甚至于主张复归到中世纪和古代的田园生活。
对比的看待上述两种极端的看法,就可以认识到,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复杂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标签的,技术是推动社会和人类整体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但是技术却远远不能承担起人类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全部负担。要想使技术为人类的根本福祉服务,向着为人类整体谋取长远的福利的法相发展,就必须不断的思考科技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使技术与人类良好的结合。
二、从科技的人文关怀出发归正科技的价值
自人类从蒙昧状态中脱胎出来,还没有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者文化形式能够像科学技术这样,把自然与人切切实实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要把人类引领到什么地方,将会带给人类的生活怎么样的变化,对科学技术做人文主义的反思,反思科技的人文关怀,才可以正确的发挥科技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
科技的人文关怀是科技振兴社会的根本源泉,科技的发展需要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的支持,对科学保持一种从人性对科技价值的质询和批判,从而更可以扩展到对于人性自身和人类追求发展进步的反思和批判,科技不是全能的工具,不是解决问题的“万金油”,把科技是为工具或者是为奴役人的一种魔鬼都是对人类责任的放弃和逃避。
现代科技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受到科技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止在物质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上体现,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也是人们迫切想要得到解决的价值。倡导人本主义的马斯洛曾经说过,科学源于人类的创造,他并不是自主的,非人类性的东西,科学产生于人类的动机,它的目标也就是人类的目标。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促进了人类对世界整体的认识的深化,科技活动的本性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追求真理的能力和手段也不断在提高,科技时代,虽然各种新鲜的科技成果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但是,更多的是人类对于灵魂安稳、对于生命的更迫切理解的情怀。
要治理科学与技术宰制的人类世界,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制衡要素。人们关注与探讨的正是二者之间必不可少的互补性关系。科技活动的意义和科技决策的实践,都离不开对价值进行“人文主义”的思考;然而,“如果要给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上可能的方案确定范围和预测某一技术决策的物质后果时,就只有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做出回答”。技术哲学家F·拉普指出,“只有科学技术能够告诉我们事实和从事一定活动时应预见的后果。而只要讨论有关规范的问题,就离不开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由于各学科间的分工,这两个门类的知识都无力单独解决全部领域的问题。”
福楼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来描述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的发展方向,“艺术愈来愈科学化,而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一部科学的历史就是科学人性化的历史,因而在以现代科技为中枢的文明社会中,科学技术并非全部,必然包括科技与人文、科技专家与人文学者的统一,科学的人性化与人性的科学化构成新人文主义的思想精髓,对基于知识经济的科技文明时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就是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和探索,这其中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不懈追求,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坦言道:“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人文关怀就是以道德力量来对抗本能和理性万能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与颠覆。也就如同哈贝马斯所言,人文关怀就是哲学人文学者为了在科学理性的冲击下保有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而逐渐向主体的内在意识去寻找外在世界的最终意义,人文关怀是任何时代人类良知的寓所。反思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对于整个时代的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