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生育史
开国到1953年实行苏联的政策,鼓励生育.限制节育、禁止避孕药品和用具进口.
1953年8月,邓小平明确指示卫生部要改正限制节育、禁止避孕药品和用具进口的做法,并敦促下发了《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
1954年5月28日,邓小平在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的来信上批示:“我认为避孕是完全必要和有益的,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1954年5月25-30日马寅初以全国政协常委、人大代表的身份回到故乡浙江省黄岩、乐清、永嘉、温州市郊调查,发现农村的儿童特别多,这令他很担忧。此行回来后他写了《浙江温州区视察报告》,对农村孩子太多表示忧虑.通过实地调研,马寅初发现并抓住了人口增长太快与国民经济不相适应的种种矛盾。他认为,国家还比较穷,不可能一下子就建设起来,如果人口不控制一下,将来国家负担很重。
1954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邵力子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提议传播避孕的医学理论,指导避孕方法,供应避孕药品。
1954年12月27日,刘少奇在政务院召开节制生育问题座谈会上强调:“现在我们要肯定一点,党是赞成节育的。”
1955年2月,卫生部党组递交了《关于节制生育问题向党中央的报告》,明确表示:“根据党中央指示的精神,我们认为在中国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是应当适当地节制生育的;在将来,也不应反对人民群众自愿节育的行为。我们这样主张,和反动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新马尔萨斯主义者毫无共同之点。”
1956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其中第29条第3项规定:“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明确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思想。
1956年9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很好地教养后代,以利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我们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卫生部门应该协同有关方面对节育问题进行适当的宣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
1956年10月12日,毛泽东接见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时说:“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马寅初再次提出新人口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得到毛泽东赞赏。
毛主席说:“人口控制在六亿,一个也不多啦?这是一种假设。现在每年增长一千多万。你要它不增长,很难,因为现在是无政府主义状态,必然王国还没有变成自由王国。在这方面,人类还完全不自觉,没有想出办法来。我们可以研究也应该研究这个问题。政府应该设立一个部门或一个委员会,人民团体可以广泛地研究这个问题,是可以想出办法来的。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它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能够使它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实现有计划的生育。这一条马寅(初)老讲得很好,我跟他是同志。从前他的意见没有放出来,有人反对,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政府应该设机关,还要有一些办法。人民有没有这个要求?农民要求节育,人口太多的家庭要求节育,城市、农村都有这个要求,说没有要求是不适当的。”毛主席还说:“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我看人类是最不会管理自己了。工厂生产布匹、桌椅板凳、钢铁有计划,而人类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没有计划了,这是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这样下去,我看人类是要提前毁掉的。中国六亿人口,增加十倍是多少?六十亿,那时候就快要接近灭亡了。
我今天不着重谈节育问题,因为我们邵力子先生是个专门的名家,他是大学专科毕业的,比我高明。还有我们李德全部长,也很注意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或者设一个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因为要解决技术问题,设一个部门,要有经费,要想办法,要宣传。”
1957年3月1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结束语中指出: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
1957年4月27日,马寅初在北大大膳厅发表了人口问题的演讲.1957年6月,马寅初将《新人口论》作为一项提案正式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7月3日,马寅初在会上作了《新人口论》书面发言。7月5日,《新人口论》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全文刊发。
《新人口论》从十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控制人口,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如何控制人口等问题。择其要者,首先,马寅初从七个方面论证了1953年至1957年,人口增殖率超过20‰的原因。其次,他指出我国最大的矛盾是人口增加得太快而资金积累得似乎太慢,简单说消费多积累少。第三,他声明人口控制的观点是从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出发的。第四,人口如不控制,将给政府带来很多困难,“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形棘手,愈难解决”。第五,从资金积累、工业化、科学研究、粮食几个方面论述了人口非控制不行。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不仅仅体现在《新人口论》一文中,也包含在其他文章中,其基本主张是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
1957年12月14日,他在会见缅甸友好代表团和缅甸友好经济考察团的全体人员时说:我们人口在增加着,估计到二十世纪末中国人口将达到十亿。
1958年1月28日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恐怕还要发展一点。我看要搞到七亿人口,就会紧张起来,邵(力子)先生那个道理就会大兴。邵先生之道大兴之时,是什么时候呢?就是七亿人口到八亿人口那个时候。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恐怕还是要发展一点。
他也说,但是我并不是说不要做宣传,不要制造工具,要做宣传,要尽可能地做宣传,我是赞成节育的而且赞成有计划地节育。一方面讲节育,一方面讲节省要成为风气.
########实际上毛泽东和马寅初的分歧只是马上严控人口,还是到七,八亿人口是再严控人口.在这以前讲自觉,讲宣传,人口达到七,八亿后再讲纪律,讲政策.人口多一定是坏事,还是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按目前世界普遍认同的应该是后者,人口红利的作用,已为经济学家普遍认同.##############
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学60周年庆祝大会上,陈伯达到会突然发难,说:“马老要作检讨。”5天后,《光明日报》等紧跟其上,掀起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和经济理论的高潮。7月1日康生到北大作报告,说批判马寅初是根据毛泽东的部署发动的,阴阳怪气地说:“听说你们北大出了个‘新人口论’,它的也姓马。这是哪家的马啊?是马克思的马呢?还是马尔萨斯的马?我看是马尔萨斯的马。”冷眼相对的马寅初最后则大声反驳:“我马寅初是马克思的‘马’家!”至此,矛盾公开并激化。当时,全国到处宣传毛主席“人多是好事”的观点。
7月9日,毛泽东召见邵力子、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李济深、张治中等党外人士,听取他们对“大跃进”的意见。为遭到批判的马寅初而担忧的邵力子,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主张,抓住时间向毛泽东进言,希望毛泽东支持节育,毛泽东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人口问题,目前还不严重,可以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但对计划生育,仍应实施。”
1959年12月到1960年1月,在康生的授意下,北京大学掀起了大规模的批马运动,大字报、批判会、各类文章可谓“铺天盖地”。1960年1月3日,马寅初亲自到教育部提交了北京大学校长辞职书。3月18日,国务院批准。
三年困难时期,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1962年,困难时期过去,人口出现了第二次暴增。1963年人口自然增长为33.5%,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总数达到了7.2307亿,中国大陆人口达到了6.9458亿,逼近了7亿大关。
1963年开始,中国政府提出了计划生育计划,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1965年提出了口号“一个不多,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0年开始严格控制,生育要领指标.破坏计划生育要受处分.
1979年开始实行只生一个政策.
结论:中国的人口增减和马寅初几何无关,54年马寅初开始研究新人口论在中共中央提出不限制节育之后.57年7月正式发表新人口论时,1956年1月26日[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其中第29条第3项规定:“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已把“计划生育”的思想说的很清楚,到现在也正确。58年有所分歧,但59,60,61正处于困难时期,人口不增反减,1964年人口达到毛泽东的控制线七,八亿人口,1965年就提出了口号“一个不多,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实际上由于九十年代农村控制不严.毛泽东1957年12月14日提出的目标,估计到二十世纪末中国人口将达到十亿也被突破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