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也谈孔子文化思想

王放85575483 · 2011-01-14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也谈孔子文化思想  

——读杨庆存先生《和谐有序文明发展——孔子“和”文化思想论析》一文的笔记  

写在前面:  

08年10月写下此文,原来是和杨教授理论则个。  

不幸的是,今天,我们的人民的天安门广场,暗示九五之尊的仲尼铜像居然巍然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悲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悲哀,是中国人民的悲哀,哀莫大于心死,发表此文,以示我痛!  

最近,在人民网上,读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杨庆存先生的《和谐有序文明发展——孔子“和”文化思想论析》,有一些观点不能苟同,为了避免被人说成抄袭,杨庆存先生的原文都用5号字,我的笔记也好,评注也行,都用4号字,以示避嫌。不恭不到不对不敬之处,还请杨先生原谅指正则个。  

内容提要:孔子创造的“和”文化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深刻广泛而长久的社会影响力。文章认为,“和”是孔子文化思想的精髓和统领,“仁”、“礼”与“中庸”是实践“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孔子毕其一生倡“仁”崇“礼”、践行中庸,致力于“和”文化的创造,并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建构了民族特色鲜明的“和”文化思想体系。文章认为,孔子“和”文化思想的巨大魅力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人文基础,对当今世界人类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和”,是东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卓越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化巨人,孔子为“和”文化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创立的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不仅成为支撑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持续稳定发展的主流文化,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至今产生着深刻广泛的影响,以至于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前夕,参加巴黎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的70多位权威专家认为,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从25个世纪以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①  

(我没有看到这个注释,不知道这些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讲的意见的全文,如果说,人类要前进,必须从前人那里汲取智慧,其中包括孔子,这没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们只是说了一个关于对人类文化精神遗产的批判与继承的常识;如果说,他们只是说了孔子一个人,那么,他们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的忽悠我们中国人)那么,孔子智慧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和高新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在文化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由“软实力”逐渐向“硬实力”演化的国际大环境中,孔子智慧对于新世纪人类的文明发展会有怎样的启示?本文拟略作研讨,以为当代新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一、孔子时代的社会危机与“和”之重大价值的发现

  纵观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始终是人们必须面对的三大基本矛盾。这三大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的不同表现,使人们思考的重心和应对的措施也随之变化。

  人类要发展,首先要生存。大禹时代,地球冰川末期的世界大洪水,曾使人类濒临绝境。这一时期,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与自然的矛盾。 矛盾的一方是洪水,一方是“人”,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自然界的洪水泛滥,“人”是被动应对。当其时,大禹率众“导川夷岩”,“堙洪水,决江河”,“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带领人们集体与自然灾害抗争,最后终于征服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洪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李白为此写下了“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堙洪水,九洲始桑麻”(《公无渡河》)的诗句,赞美大禹带领人们齐心协力消除水患的功绩。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居然也能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牵强附会,还是拉郎配?)

  与大禹时代人与自然的矛盾不一样,孔子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与人、人与族群、族群与族群、族群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社会矛盾,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甚至是社会成员个体利益的争夺与争斗异常激烈和残酷。当时的亚洲华夏大地上,诸侯征伐,社会动荡,族群残杀,道德沦丧,所谓“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而“周室既衰,诸侯恣行”(同上),“幽国”、“僭越”、“胁君”、“乱国”、“坏法乱纪”、“君臣为谑”(《礼记?礼运》)的情况不胜枚举。诚如孟子所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孟子?滕文公下》),不仅前代创造的文明残(惨?)遭破坏,而且人们的生命和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文明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社会由人构成,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矛盾和危急(机?),实质上就是人类自身的矛盾和危急(机?)。解决这样的矛盾,必须要有大智慧、大思路和大眼光。孔子正是在这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智慧和卓越的胆识。

  战乱动荡年代,人心思安,人心思定,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社会安定有序、人们和谐和睦,这既是普通百姓的共同愿景,也是孔子思考的重心。孔子紧紧抓住“人”这个社会的核心与矛盾的关键,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在前人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和” 这一理念安邦定国的潜在效能,并把它作为思想文化创造的重心。

  “和”的本义是“相应”(见《说文解字》),乃“彼此心声相应”、“彼此顺而相从”之意。“和”即“和谐”、“和顺”、“和睦”。 而“战争”则是以“战”来“争”,是用武力来解决争端,这是社会矛盾极端化的表现,也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和”的理念蕴涵着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的诸多要素,反映的是社会协调有序的精神风貌,体现着社会的文明发展。人“和”不争,国“和”无战。“和”会使社会安定、秩序井然。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孔子敏锐地发现和发掘出“和”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至高境界,并将其系统化、理论化、通俗化和实践化,提出了推动社会和谐有序、文明发展的新思路。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当社会的生产关系开始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的生产关系必然要冲破旧的生产关系的阻碍,而旧的生产关系也一定会拼死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战争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和平只是暂时的相对的,战争却是永恒的,绝对的。一万个孔子也改变不了这样的历史事实,由于地球资源的绝对减少与地球人口的绝对增加,战争只会愈益频繁,这应该是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常识罢!)

  二、孔子“和”文化思想体系的理论架构

  “和”,无论在孔子之前还是在孔子身后,都是先秦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社会理念,所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周易》“保合大和”、“天下和平”、“和顺于道德”,《尚书》“协和万邦”、“神人以和”、“庶政惟和”,《墨子》“天下和,庶民阜”、“刑政治,万民和”,《荀子》“天下之和”,《管子》“内外均和”,等等,不胜枚举。这说明,“和”的理念已经具有了较为广泛的时代认知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孔子关于“和”的直接表述并不多。《论语》全书仅在“学而”、“述而”、“子路”、“季氏”、“子张”篇中有5章言及。然而,从孔子思想文化的整个体系看,“和”实际上是他全部思想中的最高理念,也是其毕生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孔子提出的一些最重要的哲学理念,如“仁”、“礼”和“中庸”思想,其实都是以“和”为内在统领的。

  “和”作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理想状态,它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又必须具备切实可行的引导措施。因此,孔子思考的重点,不在于怎样发现“和”之美好——这原本是人人都向往的,而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社会之“和”。基于此,孔子以“人”为根本、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创立“仁”学和“礼”学、并提出一种重要方法论----“中庸之道”的同时,构筑起类似“等腰三角形”的思想体系架构,腰边“仁”与“礼”通过底边“中庸”的作用,实现着对顶角“和”的支撑。“和”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高理念,“仁”与“礼”是两个并列且相辅相成的子系统。这种理论构架的合理、严谨与稳定,是孔子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确很诱人,倘若成立,又熠熠发光,必将“和”光普照,泽被苍生,可惜啊,2000余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与进程都雄辩的证明了这只是孔大圣人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而已或者是杨庆存先生诠释的大成至圣先师的柏拉图式的童话而已,果然有效,有用,有人摇旗呐喊,有人擂鼓助威,全世界老早就一统于我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大唐帝国、大宋帝国、大元帝国、大明帝国,大清帝国、大中华民国······或者中华民族老早就被大不列颠帝国、大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大美利坚合众国亦或什么TMD帝国“和”了去,也不会到现在为止,全世界仍然没有一片安定的绿洲,我们的领袖也就用不着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写上3年来······30年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来······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杨先生以为呢?)

  那么,在孔子“和”文化思想的体系中,“仁”与“礼”是怎么样将“和”作为潜在目标而处处散发出人性的光芒?“中庸之道”又是如何把“和”作为潜在目标而显示出其博大精深呢?

  三、倡“仁”以达“和”

  “和”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但由于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如嫉妒、贪婪、恐惧、私欲等,人与人的和谐又是最难达到的。对此,人类早期的一些思想家曾有许多经典的思考。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虽然洞悉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种种负面因素,但却能从人的情感和心理层面发现人性中诸多与“和”相通的积极因子,并将其升华为一个人人都可以用心性去领悟的哲学范畴——“仁”。  

(“用心去领悟”,且“人人都可以”,几千年来,几十亿人都是傻瓜蠢蛋歪果劣枣,华盛顿为什么要领导独立战争?林肯为什么要对南方宣战?谭嗣同为什么要流血?孙中山为什么要革命?蒋介石为什么要北伐?毛泽东为什么要打蒋?杨先生能否告诉我们,这些人之中,哪一个没有好好地三跪九叩地拜孔子为师,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或者是什么其它的人没有像杨先生这样认真其事地学习孔子,所以把中国的、世界的事情弄得一团糟。在我的印象中,毛泽东似乎对于孔子有些不敬之处而且非常有道理,杨先生以为呢!改革开放30年了,难道我们在哲学领域里还要再来一次真理标准的讨论,把孔子的《论语》什么的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仁”之所以通于“和”, 首先是因其具有人类最积极最美好的情感因子——大爱。人的本质特征就是富有情感性,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这是一种最为纯洁最为积极最为可贵的人类情感,由此他进一步提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篇》)的著名论断。《论语?乡党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也能作为“仁”的证据?当然可以,可惜无力。家有物件从高处落下,杨先生听到声音跑出来,是先问摔坏了什么东西啊,还是先看看在整理物件的爱人或孩子伤着了没有?汶川地震,是先问震坏了多少房子,还是先问死了多少人?杨先生难道不知道,只有奴隶主有时才会问马不问人,而孔子正好是奴隶制社会末期的思想家,不问马而问人,只能说明他有时候与奴隶主偶有不同罢了,却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伟大、高明、智慧、仁爱在何处。)  

 这表明,仁者的爱人是一种社会“大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尊重,是对人的生命的热爱和珍视。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关爱,自然会“胜残去杀”,会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也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仁”之所以通于“和”,还因为它植根于人类至亲的血脉联系。孔子主张“仁”的实践要从家庭的“孝弟”做起。孔子认为,“笃于亲”才能“兴于仁”(《论语?泰伯》),“孝弟” 是“为人之本”(《论语?学而》),也是家庭成员之间达成和谐的最佳途径。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体仁”“行仁”以“孝弟”为先,就有了根基。由此推而广之于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也才有坚实的基础,所谓“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这一思想在后来的孟子那里进一步发扬光大。孟子主张“爱人”必先“事亲”;认为“事”以“事亲为大” (《孟子?离娄上》),“孝”乃“德之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这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仁”是如何通过人类的亲情关系,促成整个社会步入“上下无怨,民用和睦” 的和谐状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我的理解,是孟子讲述如何治国的道理,只要以“仁”治国,国无不治,“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所言,何时实现过,在我的记忆中,似未闻。就说汉武帝、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百家而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但见不到,而且要被打下18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至于后人拿来作为伦理道德的教育的内容,倒也说的过去。统治者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在全社会推而广之,闻所未闻。君不见,苏州一个副市长受贿一个多亿;君不见,一个处级公务员退休月薪可以拿到五千、六千、七千,相当于十几个保洁员的工资;这样的不平等,如何“和”的起来?这样的不平等,是不是也叫“仁”?)  



  由此看出,“仁”不仅是社会成员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仁”中之大爱和至亲因素可以成就一个社会最有道德修养的精英群体——“君子”。他们以其宽宏、博大而又朴素平实的品格,协调着社会成员之间的融洽关系。事实上,早在《尚书》里即有“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的说法(《周书?泰誓中》),说明“仁”在人们心目中早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高尚品质。这种品质具有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形成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现实社会浩然正气的重要体现。  

(历史是精英(英雄)创造的,还是人民创造的?这个在中国当代史上似乎老早就已经解决的问题,现在又被重新提起,对于毛泽东这一重要思想,是不是也要彻底否定呢?)

  孔子正是由于看到了“仁”与“和”的内在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社会思想能量,他才不遗余力地倡导“仁”的思想观念。孔子认为,“仁”既体现着一种社会公德,又承载着社会成员的责任感,是实现“和”的重要途径。因此,他坚持“仁以为己任”、“仁以行之”(《周易》)的社会实践,不惜为此“死而后已”(《论语?泰伯》)。  

(那么,“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呢,是谁说的,这里的“礼”难道可以和文艺复兴或思想启蒙运动相比美,可以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时代的包括阶级局限在内的局限性?如果不是杨先生的启蒙,我们真的还不知道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居然还有这么一个甚至能够大踏步地超过了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大宗教:孔教;它的创始人是孔仲尼。)

  基于同样的原因,孔子又特别强调“仁”是统治阶层必备的品质。所谓“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统治阶层的“仁”与“不仁”,直接关系江山社稷的得失,无怪有人将其与“和”并列而论,认为“‘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礼记?经解》)。对于当权的统治者来说,“仁”的实践还具有示范性。“君仁,莫不仁”(《孟子?离娄》),“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礼记?缁衣》,因此,执政者必须“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尚书?商书》);“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礼记?乐记》)。  

(天下的得与失取决于“仁”,这只是孔子根据他的时代以前的历史所得出的结论,无非是夏商周的兴亡得失,有一点人性的奴隶主被孔子大加赞颂为“仁”,而夏桀商纣之类的暴君被孔子大加鞭挞为“不仁”而已。然而,孔子和杨先生并没有回答这样的问题,那些“仁”爱之君怎么又把江山丢掉了呢?应该是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啊!杨先生可能要笑我没有哲学常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那么我要反问,中庸、仁什么的,怎么就不会变化发展,怎么在2000余年之后,还要拾起这些已经被历史证明对于治国根本没有生命力的牙慧来忽悠百姓。)

  四、崇“礼”以致“和”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礼”是与“仁”同等重要的另一个社会哲学的思想范畴。如果说“仁”主要是通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来实现人与人之“和”的话,那么,“礼”则更多地是通过人的外在行为规范来实现人与社会之“和”。

  “礼”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篇》)。在这里,孔子非常明确地将“礼”定位于一种“用”,即手段,而同时又突出强调了“和”是效果,是目的。孔子认为,“礼”的作用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使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礼”是“先王之道”最美好的思想精华。这实质上是赞叹“礼”在协调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价值。这段话议论的是“礼”,而强调的是“和”,故钱穆先生说,“此最孔门言礼之精义,学者不可不深求”(《论语新解》)。孔子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确定为“和”,这正是其思想学说的伟大深邃之处,他对“礼”之“用”的政治定位,也不断地启发着中国一代代的君王、政治家和思想家,进而使建筑在儒家思想基础之上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治”因有“和”为目标而富有超强的生命力。  

(这样的话又让人不明白了,“礼”是手段,“和”为目标。礼者,是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曲礼上》;战国时期的荀子又把它诠释为“礼制,法度”。讲来讲去,又不全是儒家的了(倘若将“礼”仅仅理解为道德规范的话),请继续欣赏下文:)

  “礼”作为引导人与社会达成和谐的重要手段,其精髓在于使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规范有序。即通过对社会政治伦理秩序的规范,形成运行有序的社会状态,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在有序的社会活动中确定位置,达成和谐。《礼记》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孔子正是看到了“礼”在建立政治秩序和规范社会行为中这样广泛而重要的作用,才把“礼”作为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的重要手段。孔子认为,“礼者,君之大柄也”,“治上安民,莫善于礼”(《礼记?经解》)。“礼” 可以“治政安君”,“治人之情”,而“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礼记?礼运》),因此,治理好国家,一切都要先从“礼”的整肃开始。他还将政治伦理秩序归纳概括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八个字,作为全体社会成员躬行实践的基准。  

(又是君臣父子,再往下讲,就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高下有别,贫富有距,臣(子)们、花子们是断然不能、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忤逆。)

  “礼”之所以能够成为安邦治国的“大柄”,追根求源,在于其植根于人性中最具普遍意义的内容——习俗。孔子在谈论“礼”的起源时曾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仪礼》中“士冠礼”“士婚礼”“燕礼”“大射仪”等等,对于衣着、程序、话语、位置、迎宾、送客等等具体细节都做了生动的表述。《礼记》记载接待客人时的情景:“凡与客人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其习俗化、生活化的特点由此可窥一斑。司马迁也说,“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史记?礼书》)。正因如此,“礼”才能形成对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强有力规范和制约,而遵礼和学礼也就体现着个体对社会的尊重。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地这样做,全社会的和谐才有可能达成。因此,孔子终生不遗余力地倡导“礼”的学习和实践,认为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论语》有很多关于礼的示范事例的记载,孔子甚至直接告诫自己的儿子“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基于此,他特别反对任何越轨越礼的行为。  

(如果没有越轨,传说中的炎、黄两个部落联盟何以和蚩尤开战;如果没有越轨,禹何以传子;如果没有越轨,商何以取而代夏;周何以取而代商;封建制何以取代奴隶制;如果没有越轨,就没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如果没有越轨,就没有蒋介石与北伐战争;如果没有越轨,就没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如果没有越轨,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没有越轨,就没有11届3中全会······世界在越轨中前进,人类在越轨中成长,这样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导师先生不会不知道,也不可能忘记吧。)  

《论语》记载了关于“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的故事,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舞蹈奏乐,天子八行,诸侯六行,每行六人;大夫四行,每行四人;季氏身份只能用四行,却“八佾舞于庭”,用了天子之礼,所以受到孔子严厉谴责。

  从社会习俗到国家政治,“礼”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不断被强化,“礼”的秩序性对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现存《周礼》、《礼仪》、《礼记》等文化典籍来看,当时大至国土区划、官吏职掌、乡遂授田,城郭道路之制、市肆关门之政以及庠序之教,小至冠、婚、丧、祭、歌舞乐律乃至衣服饮食、坐立行走,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在政治制度方面,《周礼》“体国经野,设官分职”,对部门设置、等级标识、社会成员之间交际交往的仪态程序,等等,也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不仅反映出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治机构的健全,也显示着对社会成员的自我约束。通过《周礼》,孔子看到了在社会习俗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制度对于引导人类社会步入和谐的重大作用,这正是他力倡恢复周礼的深刻思想原因。

  五、“中庸”以成“和”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一个最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思想智慧的哲学理念,也是孔子“和”文化思想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何谓“中庸”?孔子认为,“中庸”是“至德”的表现,所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篇》),这是就其本质而言。

  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中庸”的本义就是恰当地运用。许慎《说文解字》说,“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合而解之,“中庸”即“内用”,属于人的意识行为。由于前人常“中”、“正”连用,如“刚健中正”、“行必中正”等,则“中”也有“正”的意思。所以朱熹《中庸章句》说“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已是本义的衍生。按照子思的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未发”即在“内”,“中节”则恰当。故《逸周书?度训》有“‘和’,非‘中’不立”之论。值得注意的是,子思指出了“中”与“和”的内在联系。“中庸之道”原本就是“和之道”,它体现着“和”,又是达成“和”的方法和原则。正因为如此,在孔子的论述中,“中庸之道”既是一种至高的修养和境界,又广泛地体现在“君子”对“仁”和“礼”的把握和实践中,缺少了中庸,“仁”与“礼”将难以正确地践行。

  以“中庸之道”来把握“仁”,核心是怎样对人的各种极端欲望和情感进行正确的规制和处理。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篇》)。向往富贵,摆脱贫贱,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欲望,但是,实现它却需要正确的方法。“仁者爱人”也是根源于人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和欲望只有恰当得体,才会和谐有序,否则就会引起矛盾,所谓“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而孔子称赞的一些美德,如“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等,都是讲人应如何对情感和欲望进行适度的把握。

  需要指出的是,“中庸”绝不是折衷调和。《论语?阳货篇》载: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足以使人。”

  这里的 “恭、宽、信、敏、惠”都是暗含着中庸原则,因而能帮助人们成就事业。孔子非常赞赏那些深谙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公冶长》载:“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国家政治清明时能出来做官,政治黑暗时也不至于被杀,南容能做到这样,说明他娴熟中庸之道,能圆满地处理好各种事情,因此,孔子便把侄女嫁给了他。

  以“中庸之道”来把握“礼”,核心是怎样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防止社会出现巨大的贫富分化。“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贫富分化会使社会矛盾矛激化,从而与“和”的社会目标背道而驰。从这个角度看,“中庸之道”又是“礼”的根基和灵魂,所以孔子才说“礼之用,和为贵”。对此,朱熹进一步阐释说,“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四书集注?论语集注》)。或许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 。的确,古往今来,世界上任何来自社会内部的动荡,追根求源,都与贫富差距的扩大有关,当前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究其根本,不是美国没有房子,而是美国的穷人买不起房子。由此看来,以均贫富为“礼”之基础的“中庸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家们如何安邦治国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而如何践行它,也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  

(中庸之道:做人处事要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凡人要做到这些,想也别想。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孔夫子不能,华盛顿不能,毛泽东不能,我们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中几乎找不到这样的完人与赤金,莫非杨教授是?或者杨教授正带领着一大批博士生在这条康庄大道的漫漫征途上“上下求索”以得正果。)

  六、孔子“和”文化思想的人文基础

  孔子创造的“和”文化思想“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博大精深而又平实可行,为世界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所认同。有人将《论语》看作是东方的《圣经》;法国魁奈则认为,《论语》“满载原理及德行之言,胜过于希腊七圣之言” ;而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甚至将孔子的格言作为必读的内容,他在1900年的日记中写到:“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的确,一部《论语》虽然只有万余言,却让人越读越“仰之弥高”,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种情形,自然与孔子“和”文化思想的巨大魅力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同孔子“和”文化思想产生的深厚历史渊源与人文基础密不可分。

  首先,以最高理念“和”为统领的思想架构,是孔子在浓缩千年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地思想创新的伟大成果。据记载,孔子乃“圣人之后”,他“信而好古”,曾“适周,问礼于老子”(《史记?孔子世家》)。对于古代文化,孔子首先是精心地阅读、学习和研究,他“读《易》,纬编三绝”(《汉书?儒林传》),又“修诗、书、礼、乐”,“序《易》彖、系、象、说卦、文言”,“因史记作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对前代的文化古籍、典章制度烂熟于胸。这些都为“和”文化思想体系的创造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孔子在大量阅读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他发现了社会政治文化如何通过传承与创新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篇》)。正因为如此,他不仅能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汉书?艺文志》),精心选择、整理与诠释前代文化精华,如“古者诗三千余篇”而“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皆弦歌之”,而且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哲人气魄和开阔博大的胸襟,领悟历史文化的精髓,思考社会的和谐安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如前所述,孔子之前,中国的“和”文化思想早已滥觞。《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等文献中都有相关的记述,可知天下之“和”与社会之“和”已经是历代明君的最高政治理想和追求。从墨子、荀子、管子等这些与孔子同时或稍后的思想家的著述来看,“和”也已然成为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社会理念。孔子思想的杰出之处在于,“和”在他这里不仅是一种最高的社会理想和整个学说的内在统领,而且完全可以体现在对“仁”、“ 礼”和“中庸”之道的学习、修炼的把握之中,既可望又可及,并且是人人都可以践行的。正是这一点,成就了其以“和”为统领的学说体系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  

(就孔子而言,其思想是“继往开来的思想创新的伟大成果”还说得过去,因为这在当时来说是历史事实,孔子思想,有对于前人思想精华的继承,也有自己对于人,自然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思考,特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关于教育的许多思考至今还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然而不能因此就无限拔高、放大到社会、思想、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把孔子说成是一个“神”,倘若孔子再生,一定会发出“非吾所愿也,非吾所欲也”的感慨,杨导师若是真的对于孔子顶礼膜拜,就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如果杨先生“己所有欲”,又当别论!)

  其次,孔子“和”文化思想最根本的要义是人之“和”,因而出发点是现实社会中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着眼点则是富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性,构成其学说重要支撑的“仁”、“礼”和“中庸之道”也因其深厚的人性底蕴而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学说中,“仁”的践行可以从对至亲的“孝弟”开始,“礼”的规制则体现着对源远流长的人类习俗的尊重,“礼”至于“中庸之道”,更是以对人的社会心理分析为基础,以对人的种种现实欲望和情感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既充分考虑人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又充分考虑人的现实需要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孔子的“和”文化思想处处透着对人之大爱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也正由于此,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人们都从孔子学说中发现了自己人性中的闪光部分,同时又自觉自愿地遵从他的思想主张,并用之规范、约束和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引导社会走向和谐与文明。  

(“长久的生命力”,不敢苟同。  

什么叫长久的生命力?我以为,就是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代代新······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懈地新陈代谢、不停地越轨越礼。相对安定的社会形态,日新月异的社会面貌,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孔子的思想,儒家的经典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是占统治地位的。皇帝们对于孔子礼敬有加,敬孔祭孔之声不绝于耳,那是为了“君臣父子”的“礼”,那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那是为了皇帝一统天下的“和”,拉孔子之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去“中庸”别人!  

在泰安的岱宗庙,在曲阜的大成殿,历代皇帝的“御笔”如林,就拿大清帝国来说事,那些个人面兽心的当家人一面祭孔,一面以三日、十日地屠城,大搞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来展示自己的皇恩浩荡,诠释自己的“仁”、自己的“礼”、自己的“中庸”、自己的“和”!)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召开的“北京大学社会学十年”纪念会上说:“现在世界正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在呼唤着新的孔子,一个比孔子心怀更开阔的大手笔” 。跨入21世纪之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三大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如环境问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在局部地区,社会矛盾的冲突也不断加剧。孔子于25个世纪之前创造的“和”文化思想,非但没有因为历史的久远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愈加显示出孔子智慧的超前性和永恒性,给人们提供着更深刻、更丰富的思想启示。  

(我倒有一个建议,杨先生一定要树立孔子这面大旗,先去做一点点功课。  

比如,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几个人,他们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他们高举打到孔家店的旗帜,高呼“民主、科学”的时代强音,荡涤以孔子思想为标志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旧秩序。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之一。起码,杨先生要在这一点上说服国人,先就要全盘否定新文化运动;并且追讨其“大逆不道”,阻碍了中国“全盘孔化”的历史进程;同时,大概还要追讨其“扰乱”社会秩序,使得“仁”啊,“中庸”啊,“礼”啊,“和”啊这些杨教授脑中的一统世界的宝贝一时间荡然无存无可奈何花落去。  

再如,中国的封建社会要比欧洲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长久,为什么欧洲反而跑到中国前面去了。请教杨先生,这是什么原因。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国的许多皇帝“卖”汉求荣,卖国求“和”求安,对于西方列强,“礼”“仁”有过之,“中庸”无不及,这样的屈辱史才过去几天,杨先生真是健忘。而西方列强到现在为止,什么时间与我们讲过“仁”、“礼”、“和”、“中庸”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这样的勾股定理?以一个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的一些言论思想为空中楼阁,进行忘我的遐想判断逻辑思维,推出一个海市蜃楼式的“等腰三角形”的推理,发出一统世界的梦讫。  

自己做清秋大梦也就罢了,因为没有社会危害性。倘若误导了国人,误导了某些握有重要资源的官员,危害了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就是罪不可赦了。因为杨先生毕竟是一个重要部门的重要话语人之一。  

当然,如果M国等西方国家通通被杨先生的高谈阔论所折服,统一于孔子伟大思想的光辉旗帜下,“寰球同此凉热。”岂不痛快哀哉!  

过于热望,要更失望的!
  原文:杨庆存,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过《华夏文明的构建与古代政治的经纬——孔子礼学的新思考》、《华夏民族理想人格的基石——孔子仁学整体系统的重新审视》等论文。著有《宋代散文研究》、《黄庭坚与宋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宋代文学论稿》等。邮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3. 这是一股妖风
  4.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5.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6.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极左”,就必须得弄清楚这几个基本问题
  9. 熬鹰
  10.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7. 这是一股妖风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