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间集资与银行印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间集资叫“来会”。
“来会”具体内容包括集资与集票证。
过去,城市百姓基本没有上银行存款习惯。原因一是物价如同铸就钢铁一般,而使民众没有了存款动力需要;二是计划经济时代,某种意义来说,家庭钱多钱少意义不大;三是国家对人民群众大包大揽,没有现在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养老的后顾之忧,加上整体环境安定,也就在民众心中构建了宽心生活状态,从而在当时生活去掉了用存钱防老保值就急的生活概念。
但“来会”还是有就急功能需要。这样的就急不是现在即刻发生的事情需度之用,而是一种计划下家庭的办大事情需要。比如子女结婚、家庭盖房、添置大件(购买家具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等,这个时候,家庭的财力不够就需要同事之间每月一次轮流做庄的小额集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集资是不影响家庭正常支出,为家庭生活结余部分。
现在来看,试乎说明当时国家也不太需要也不提倡居民存款帮助国家。而且那个时候银行网点极少,印象中,我生活的地区武汉市桥口区仅桥口区委附近有一家人民银行存在。而真正走进这家银行也是第一次走进银行是十八九岁之七十年代未期。当时还是好奇,才走进去的。进去的时候,银行工作的流程大概就是转帐。办公集中在大厅中央,全部木质柜台,没有隔着玻璃印象。当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国至少四十年时间,没有“抢银行”一词产生。当时看着进出人忙碌身影几分感觉好笑----这转帐是干嘛用的?真不知道。
第一次听到“银行”一词其实个人还挺早。大概是上小学三年级69年时候,一位叫吴和平同学捡到一份支票而上交给办事单位。该单位又将这样好人好事通报给学校。而老师大力表扬了该同学。不过,我们同学大多面面相觑,不知所云。“支票是干嘛用的”,大家基本上都不知道。当老师说到支票上有几万元款项“钱”的时候,同学们一方面惊诧,因为过去一分钱是能买一斤小白菜几分钱能买西红柿一角钱能过几天生活打发,这几万块突然来到面前岂不是现在用词叫“天方夜谭”;更觉莫名其妙好笑:一个小票证怎么能够等于几万块钱呢?
也就是吴和平同学,因为他父母都是南下干部,是早我们十几年认识“支票”的意义。换到我们身上,那掉在地下的肯定是一张废纸。
我们家的“来会”事例,是打一大家俱柜。当时父母总在商量要把票证集中到七月份再用。后来得知是厂里的父亲同事俩人到家里来打家具。还记得当时情景:父亲的同事下夜班后,就来到家里忙活;那期间我总有大肉大鱼与鲜鸡蛋吃;是真叫开心。大致两个星期时间就结束这一段美好时光,因为家具打好了。事后,我父母要把三十元工钱,俩同事硬是不接。
三十元钱在当时绝对是个大钱。我对门几家大哥结婚费用大概都是一两百元。当然,这钱也是通过“来会”方式给解决。一两百元的结婚,是能够办几桌酒买一大堆新家具生活用品添置;而新盖房的钱大致是一俩千元上下。我家1977年盖的新房是近两百平方米,就大致用钱如此。钱来度一方面是靠“来会”,同时是家庭里哥哥姐姐都工作了,家庭大致是用两年集资时间就完成了盖新房之梦。
“来会”使命完成大致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因为这个时期社会物质多了,计划经济影响家庭生活作用不大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钱,就变化为家庭主题。社会物质多了后,用钱的渠道与机会就更多,家庭用钱渐渐形成一种随便习惯。开源节流话题就形成家庭主要需要,继而存钱就成为当务之急。从这个时期起,银行的功能就尤显突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也就是从这时期开始。同时,由于银行是国家所办,自然信誉远远高出民间“来会”形式,而且银行还有利息,这样之下,“来会”就悄然无声地被消失了。
大致印象如此。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