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与中华文明的衰落
: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中国旧时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话:“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包含着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
孟子从小丧父,母亲是个勤劳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早日进入上层社会。
一次, 孟母看到孟子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这个就是自古以来一直统治中国文化的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认为,儿子只有读书,才是正事,其他的事情,都是歪门邪道。所以,孟母只与学堂为邻,绝不与普通的劳动者为邻。这个故事,体现了儒家文化对普通的劳动者赤裸裸的歧视。
孟母的这“三迁”,彻底把生产实践与文化知识隔离开来,也毁灭了中华文明的持续繁荣。
孟母不与普通的劳动者为邻,为的是让孟子一心读书。读书干什么呢?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儒家认为,只有读书做官才是高贵的,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下贱的。儒家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为了做官,实际也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读些什么内容的书呢?儒家经典名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儒家要读书人学习的是如何更好地去统治人民的本领,也就是“治人”的本领。那些有关生产技术的知识,是被儒家视为“下品”的邪道,读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就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然而,天下的读书人能有多少人做了官。大多数读书人,变成了如“孔乙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就这样被集体变为废物,这是读书人的悲剧,更是中国的悲剧,并且,这个悲剧一直延续到当今。
儒家歧视劳动人民,反对读书人研究“百工”之类关于生产劳动方面的事情。这是中华文明在近代衰落的根本原因,
儒家文化,限制了读书人从事“百工”生产劳动,使得从事“百工”者都是一些没有文化的普通劳动人民,这些没有文化的普通人民,虽然在生产劳动中获得了大量感性的知识,但难以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传递,没有交流和世代的传递,就很难有大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缺乏文化知识的劳动者,也难以把感性的知识升华为理论。这就是中国在科技发展上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
中国在远古时期,科技远远领先于世界。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的一段时期,尽管封建统治者在极力推崇独尊儒术,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并不大,还难以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还能保持快速发展。由于封建的统治者世代的推崇,使得儒家思想影响越来越大,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也越来越大,到了近代,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思想的禁锢达到了巅峰。
由于儒家文化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作用逐渐加强,使得中华文明的发展呈现一种减速发展的态势。宋代以后,中国科技的发展的速度已经落后于欧洲,到了明清时代,欧洲科技水平全面超过了中国。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炮舰惊醒了沉睡的中国人。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科技落后的这个根源,终于,在“五四”前后,喊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儒家文化是中国旧文化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新文化是在这些旧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它的很多思想今天仍有积极意义,所以不能完全抛弃儒家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瀚如烟海,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其中很普通的一部分。把儒家文化推动极其崇高地位,是因为儒家文化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如果今天仍过分推崇,那就是是历史的倒退。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儒家文化,当然也应当如此。 (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欢迎转载,转载须注明,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欢迎网友们光临午夜星辰博客探讨交流
http://blog.sina.com.cn/u/1654331920
http://blog.ifeng.com/2970952.html
http://yxwyxc.blog.china.com/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