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毛主席之所以能将【秋收暴动】转为【秋收起义】,在于毛主席在此前【八七会议】上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老人家提出这个论断,说明老人家对这个论断的细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当时参加【八七会议】的同志,还认为这是毛委员的“雷语”呢,感觉泽东同志有意思?看看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了,更加甚之,是掌握在毛主席一个人手里了,这就是细节的威力。看看周总理的研究:毛主席还常说,他开始研究东西也是先搞一个方面,没有通就钻进去,先把这方面搞清楚。“五四”以后,毛主席参加了革命运动,就先在城市专心致志地搞工人运动。那 时陶行知 先生提倡乡村运动。恽代英同志给毛主席写信说,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搞一搞。毛主席说,现在城市工作还忙不过来,怎么能再去搞乡村呢?这就说明毛主席当时没有顾到另一方面。但后来毛主席很快就转到乡村,又把农民运动搞通了,使城市和乡村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后又搞军事,都搞通了,并且全面了。这也就告诉我们,有些青年人研究问题还没有进到全面,喜欢专心致志地搞一面,我们不要去打消他的兴趣;即使他不愿参加政治活动,我们也不要排斥他,可以慢慢地教育。【学习毛泽东】——周恩来。
这段周总理的话,佐证了荞麦花上面讲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内容。荞麦花也是一个“钻进去,搞通”的人,『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句话说的“内行”,就是“钻进去,搞通”的人,当然要防范“假行家”。真行家是一种“训练”,这种“训练”不是上学老师交出来的,而是自我摸索出来的,而且是经过反复实践出来的,所以这些人都是造反有理的人,这就是这些人的世界观。一说造反有理,就想到暴力革命,就想到流血,或者怀疑一切,这不对,原因就是您不是造反有理的人。造反有理,就是遇到问题,经过多方求证,证明无果时,就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或反对,而这些制约和反对又证明是错误时,敢于或勇于将其破除。创造就是造反有理,创新人才就是造反有理的人,不敢造反有理,哪来创新和创造呢?所以创新人才,不是老师交出来的,而是经过实践锤炼出来的。一说创新,就想到老师,就说重视教育,改善教师待遇,结果是扼杀了创新人才的产生。只有营造造反有理的环境,创新人才才会脱颖而出,这就是时势造英雄的道理。
这种“钻进去,搞通”的人,三国时期也有。平蜀之人魏太尉邓艾邓士载,就是这样的人。邓征西的暗度阴平奔袭成都,被后世兵家推崇和借鉴及效仿,却被后世文人轻视和轻蔑。〈东方必胜〉同志的《邓艾偷渡阴平与精英忽悠大计》文章,就很有代表性,将邓艾与精英挂上了钩,将偷渡与忽悠划了等号。为什么会这样?是文人们事后将后悔药当成了真理的缘故,假如这样……就那样啦,假如那样……就这样啦。要说假如,假如蒋介石派兵等在雪山底下,毛主席从雪山上一滑下来,岂不等个正着?又下来一个,一看这个是周恩来。再下来一个,哈哈,这个是朱德……一网打尽了,这就是后悔药都爱吃的缘故。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幹佐。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称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三国志•邓艾传】
太祖,曹操。司马宣王,司马懿。邓艾原来是荆州义阳棘阳人,生于当地的一大姓人家,早年丧父,是孤儿寡母,少时读过书,但在家族中的地位较低。曹操占荆州(赤壁大战)时,将邓艾孤儿寡母迁徙到汝南,成了放牛郎。后随母又到了颍川,做了屯农。因为生理缺陷“口吃”,还影响了仕途。等到被司马懿发现启用,已经年过40岁了。『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这一句话,说出了邓艾是一个“钻进去,搞通”的人。邓艾在屯农的环境中混到了40岁,那是多么漫长的日子,业余爱好军事,钻进去了,外人看不明白,世俗的看:这人有点“神道”。多亏司马懿,终于发现了邓艾,司马懿交给邓艾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屯田。【晋书•食货志】:
帝因欲广田积谷,为兼并之计,乃使邓艾行陈、项以东,至寿春地。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又以为昔破黄巾,因为屯田,积谷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佃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余斛于淮北,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敌,无不克矣。宣帝善之,皆如艾计施行。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这次的大规模屯田,是司马懿提出,邓艾具体规划设计,而且还是军屯性质,最后曹丕批准实施。邓艾所著的《济河论》,应该失传了。【三国志•邓艾传】也有几乎相同的记载,【晋书•食货志】的记载稍微详细一点点,所以加以选用。
【浪淘沙•艾之明】
孤寡徙汝南,犊牛耕田,山隐旌旗鼓匿川。鸡犬相闻阡陌间,食说戍边。
思想屯田边,勇敢实践,翻山越岭劝刘禅。可叹旧时无马列,艾思难现。
荞麦花与〈东方必胜〉同志,对邓艾认识的分歧,是由世界观决定的。荞麦花自认为是同邓艾一路人,所以能读懂邓艾的心思,35/6岁时(这时正是世界观形成之时,那时突然喜欢上邓艾、吕蒙二人,对诸葛亮失去了兴趣。以前总是自比诸葛亮,结果每每行事的结果,都是眼高手低,总是事后诸葛亮。渐渐地心想事成、得心应手了,也就喜欢上邓艾和吕蒙,因为客观思想战胜了主观思想。邓艾和吕蒙才是三国里的破局之人,就是通过仔细的谋划成功改变三国历史的人。),就认定邓艾的暗度阴平,可以与毛主席的爬雪山过草地媲美。2010年中后期,通过【三国志(裴松之注)】【晋书】【资治通鉴】对邓艾的研究,发现邓艾身上的确有很多毛主席的影子,故有『可叹旧时无马列,艾思难现。』。
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不克,退归。艾言景王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於外事,虐用其民,悉国之众,顿於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 任时 君,主没而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恪归,果见诛。【三国志•邓艾传】
景王,司马师。这一段邓艾远料诸葛恪(恪ke)之生死于千里之外,被当时的人记录在案,传为神奇之佳话。『诸葛恪(203-253)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臣,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百度•诸葛恪〗
说三国邓艾的故事,只为“钻进去,搞通”,如果说荞麦花的事迹,您不信。就是说邓艾,您可能还是不信,只有说诸葛亮,您才信?可惜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就大败而回,由此诸葛亮开始了六出祁山,为啥?真正开始着迷于军事实践了,开始“钻进去,搞通”,多少有点晚了。杜甫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荞麦花写词一首:
【浪淘沙•亮之恨】
读破万卷书,茅庐三顾,恰逢赤壁走东吴。仲谋夺荆欺皇叔,白帝托孤。
政企丞相府,守卫后主,兵败街亭醒醍醐。只恨年少隆中误,祁山张目。
毛主席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这篇文章是由以前写好的文章摘录过来,并不是新写文章,见谅。史书所记载的邓艾,从未有过败仗记录,那个九伐中原的姜维姜伯约,遇到邓艾就是失败。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蜀汉的推崇,其对邓艾与姜维的斗智斗勇,有很多曲笔的地方,东方必胜先生正是引用了老罗的小说里的内容,那不是历史的真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