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红色娘子军网友探讨几个问题
看了红色娘子军网友关于《薄熙来是当代践行毛泽东继续革命理论的英勇旗手》的长篇文章,不禁为其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而感动。然而,感动之余还是对文中涉及的几个问题惑然不解,愿与之探讨。
一、关于毛泽东时代三十年的问题。文中谈到“在毛泽东时代工作、学习、生活了三十年”,“享受到的人间天堂般的幸福生活”。不可否认,毛泽东时代由于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人民衣食无忧,人民是拥护社会主义的。但是,诚如毛主席所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既然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那么,是哪个阶级与哪个阶级的斗争呢?当然是广大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资产阶级又在哪里呢?当然是毛主席所说“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阶级斗争都是在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互相对立和冲突的基础上发生的,归根到底也都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而进行的。正因为如此,毛主席才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才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才说“当大官了,要保护大官利益”,“有好房子,有小汽车,比资本家还厉害”。毛主席说“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阶级斗争嘛!”既然大官们过着“有好房子,有小汽车,比资本家还厉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可以说是“享受到的人间天堂般的幸福生活”。当然,绝不是影射红色娘子军网友,而是在说“大官”;红色娘子军网友也不可能是什么“大官”。
那么,当年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否都过着“人间天堂般的幸福生活”呢?同那些大官相比,只能说他们过着普普通通的衣食无忧的人间生活。当然,绝不像一些右派分子攻击毛泽东时代所说的那样:老百姓都过着穷得叮当三响的生活。恕我直言,红色娘子军网友那种“躺在苏州疗养院的病床上,透过落地窗就可以眺望太湖上星星点点的小渔船,酷似漂浮在湖面上的一片片树叶,很美很美……”的那种美妙的感受,当年的普通农民是很少有的,当年的普通工人也是很少有的。所说很少,就是说绝大多数农民和工人都没有那种美妙的感受。
二、关于“民生才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生产力”的问题。这里的民生概念显然是指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百度了一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当今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而这都是私有制泛滥的结果。所谓两极分化,就是有富人有穷人;而富人和穷人则属于不同的阶级。富人可以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的资产,而穷人则看不起病、买不起房,许许多多的农民工甚至因生活窘迫而穷困潦倒。这一切都是由于私有制泛滥造成的。既然提出“践行毛主席晚年提出的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当然离不开毛主席为我们党确定的基本路线,而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承认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还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提富人与穷人,不提富人与穷人的根本对立,也就是不提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笼统地提所谓“民生才是硬道理”,那么所谓“民生”到底是哪个阶级的“硬道理”呢?在私有制前提下,必然存在剥削与压迫,社会就决不可能有“公平”可言。既然没有“公平”,“公平”也就不会是什么“生产力”了。
文中谈到“重庆共富新政,不仅不是改良主义,反而是地地道道现代版毛泽东继续文化大革命的科学践行。”
改良主义的问题暂且不论,仅对“地地道道现代版毛泽东继续文化大革命的科学践行”的问题谈点看法。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伊始,主要是赋予广大人民群众“四大”的权力,即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自下而上地揭发社会的阴暗面,并依靠人民群众与走资派进行斗争。至于后来发展到武斗以致全面内战,那是另外一个讨论的话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文革中人民群众有运用“四大”的权力,这也是文革中人民群众与走资派进行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也许是预见到要构建如今的“和谐社会”吧,人民群众的这个权力被取消了。如果“是地地道道现代版毛泽东继续文化大革命的科学践行”,那么显然应当重新赋予人民群众“四大”的权力。可是,目前人民群众依然没有这个权力。既然人民群众没有这个权力,也就不可能运用“四大”这种形式与走资派进行斗争(文革中就是运用“四大”形式与走资派进行斗争的),那么所谓“地地道道现代版毛泽东继续文化大革命的科学践行”又从何谈起呢?
文中说“重庆新政模式实质上体现了毛主席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但在方式上不是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无政府主义造反,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干部结穷亲’实现先富帮后富、尽快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干部大下访’及时化解基层矛盾;通过‘干部三进三同’与广大劳动群众结成密切的鱼水情。”
不可否认,广大人民群众确实在文革初期“踢开党委闹革命”了,而后又建立了“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但这是毛主席肯定的。毛主席说:“‘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这次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种创造。”红色娘子军网友应当是经历过文革的,应该知道毛主席是说过这句话的,怎么会认为这是“无政府主义造反”呢?这样的帽子扣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头上是不是有点大呢?不知道红色娘子军网友是否认同毛主席号召的“造反有理”,如果认同是决然不会说出“无政府主义造反”这番话的。
三、关于《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的问题。这是《瞭望》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文章记述了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90岁的西默.托平及其夫人在重庆的所见所闻,当然也包括文章的所见所闻。
对于什么是延安精神,毛主席曾经说:“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周恩来也曾说:“一定要发扬延安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大加快延安建设步伐。”由此,延安精神可以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西默.托平先生将延安精神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未尝不可,因为毕竟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不够了解,也不足为怪。
西默.托平先生是“1946年11月,作为国际新闻社驻京的首席记者,托平在时任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叶剑英的秘书、新闻处长黄华的安排下,赴延安采访”,采访的对象是“人民解放军的领导人”。当时,已是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不再是减租减息,而是没收地主土地、平分土地。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延安,已经消灭了剥削与压迫。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当中,西默.托平先生所看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自然不是奇怪的事情。然而,在如今依然存在私有制的重庆(有私有制就必然存在剥削与压迫,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怎样“唱红打黑”,无论怎样帮助“穷亲戚”,无论建多少公租房,即使还有“保证130万留守儿童每人每天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个鸡蛋”这样的善举,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穷人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
其实,文章的还在文中说,“过去一年间,重庆成功引进了惠普、宏碁、英业达、富士康等一批国际IT企业,2015年将形成8000万台产能、7000亿元产值、1000亿美元进出口的笔记本电脑产业基地。”众所周知,惠普、宏碁、英业达、富士康 这样的跨国公司,无不残酷地剥削压榨雇佣工人,其中尤以臭名昭著的富士康为甚。未来这些企业成千上万的雇佣工人,如果不继续发生富士康的N跳就是万幸。在存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奢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就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