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信仰
中国人有没有信仰?信仰什么?这个话题源于当今国民焦虑。我们将社会道德的败坏归咎于信仰的缺失,且不说这种“归咎”是否合
理,但其实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如何表述这种信仰。
1.中国宗教信仰的弱势与“共产”信仰的破灭
剔除迷信和“伪宗教”人士,我国的宗教信仰人群确实不多,比例不大,与那些举国信教、宗教立国的情况相比,这个意义上,中国
缺失宗教信仰的说法可以成立。
但中国历来就少有宗教信仰取得极端强势的时候,尤其在近代“共产”信仰的打压下,宗教信仰更是式微势薄。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
下,一定要在今天突然强调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似乎也大惊小怪。
近代“共产”信仰既有舶来的马列主义,也有土生原产的均产主义;既有苏维埃、三民的形式,也有太平天国均贫富和匪帮劫富济贫
的形式。但是,随着“共产”信仰的破灭,确实使很多人无所适从,既不能立即接受宗教信仰,一时也无法表诉自己真实的信仰。破
而不立,全面质疑,全民焦虑,才是我们这个国家真正面临的问题。
(注:信仰、宗教信仰和迷信。信仰是一种认识体系、诉求和行为主张,应用于价值判断;宗教是一种信仰;迷信可以是雏形宗教,
也可以与宗教无关,它没有必要的体系、逻辑和主张,不能归于信仰,不能应用于价值判断。)
(中国宗教人口参考数据:《中国宗教报告2010》中国基督教入户问卷调查报告:我国现有基督徒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体估
值为2305万人。2010年《中国宗教的现状与未来——第七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佛教信仰者在人口比例中最大,约占18%,信徒1.85
亿。香港天主教圣神研究中心数据,截止到2008年11月底,中国内地天主教徒人数大约1200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十个
(伊斯兰教)民族人口共计2032.06万,据美国 CIA World Factbook 统计,中国大约有1%-2%人口为伊斯兰教徒。有人把儒家思想归
于宗教,有些牵强。)
2.“原始信仰”的普遍性、和中国特色
如同人类拥有共通的“表情”一样,人类拥有很多基本的、相似的认识、诉求、行为主张,其模糊而不一定上升到信仰的层度,姑且
不准确地称之为“原始信仰”。
各种宗教的生命力多源于与这种模糊“原始信仰”的契合,从而发展信徒,当然也必须顺应世俗利益关系,得以生存。而“共产”信
仰试图系统的阐述这种原始信仰、并彻底把世俗利益关系排除在外,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表达了这种原始信仰,因此在近代为很多人所
接受。但是“共产”信仰是人类原始信仰的不准确表述,错误导向,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典型例子就是太平天国的大同平均纲领,
最终这些理想主义者统统淹没在自身的世俗利益关系里,连普通宗教具备的生命力都没有。
由于中国的宗教信仰相对影响小,原始信仰的表现机会必然大于其他国度,这也是为什么“共产”信仰,可以在中国产生令人瞠目结
舌后果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一些历史原因,如清末帝制的颠覆使得世俗利益关系无法牵绊“共产”信仰的发展。如同一支没有遇到
湘军(以团练为代表的世俗力量)的太平天国,时间和空间不会那么狭窄。在俄国也有类似的因果,当然,不会完全一样。但很多国
家就没有这种世俗历史条件,包括马克思主义起源的欧洲腹地。
但是,“共产”信仰失败了,并不是原始信仰的失败。这种所谓的原始信仰也许从来没有作为真正“信仰”存在过,但我们不能否认
:人类拥有很多基本的、相似的认识、诉求、行为主张。只要人类存在,它必将以某种形式体现出来,尤其当传统世俗利益关系转型
,或宗教信仰“缺失”的情况下,它可能以新的面目出现。
这就是中国特色:宗教信仰缺失,却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更接近于原始信仰。塞翁无马,焉知非福?
3.原始信仰的内容,和中国国情
原始信仰的内容是什么?无非要谈到它的具体认识、诉求、行为主张。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国政府主张的三公:公平公正公开。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原始平等思想,几千年来我们把“均”直接理解成物质利益上的"均等",所以当外
国共产理论与本地文化共鸣的时候,地震开始了。今天,我们的政府不乏有识之士,将一个偏颇的理解重新精准的表达出来,结果可
能在个人意识之外,却有逻辑的必然,它是中国历史文化淀积的结果。别人也可以描述它,但绝没有中文表达得这么艺术准确深刻。
公平,并非John Stacey Adams的社会比较公平原则,而是指天然平等原则,平等不是平均,是地位上的平等,分配原则的平等,而
不是利益上的平均。公平是公正公开的基础。
公正,是指结果正确,方法也正确。当然结果优先。到底正确与否以公平原则来判断。在公平原则下的正确就是公正。
公开,是指过程和结果的可知、可议。随时可以接受公平原则的校验。
可惜,我没有附和逢迎政府的意思,因为这六个字,没有落到实处。它既不是以国策的形式出现,也不是以信仰的高度表达,它确实
出现在某些法规里或场合,却没有人详细的阐述其中含义,也没有人把它当真,它只是一个标语,类似公路边打击车匪路霸的标语,
有标语的地方一定有车匪。
但它真的是人类共识。我们没有必要徒劳地花大力气去推行一些地域性思想,如儒家;也没有必要惶恐地怂恿一些消极宗教消磨国民
的意志,如本地佛教。同样,我们也嘲笑一下西方的主张:民主。民主真的是你想要的全部吗?民主的滥用一定能解决大众的分歧吗
?一个常说的笑话:中国如果加入美国,按照他们民主投票方式处理利益分配或选举总统,我们肯定大发了。所以,民主可以适用于
解决制度性问题,却不宜直接处理利益问题和政府决策。它仅仅是可选的方法,不应该成为信仰,否则如同“共产大同”一样,导国
民入歧途。当然,我不希望这些笑话成为反民主的托词。一个蹩脚的行动,胜于许多美妙的口号。民主的确是我们目前所见最能体现
的三公原则的操作方案,泛滥的使用肯定有弊端,但即便如此,它可以带来的现实好处,对我们来说犹如沙漠中的湖泊,即使能淹死
我们,也是我们渴望的。
三公原则能不能作为信仰,要看它能不能“系统”的表达我们的认识、诉求和主张,应用于价值判断。出于对我国某些世俗势力的讨
好,我可以提醒:三公原则起码可以对抗西方泛民主思想的“侵袭”,一定程度上扭转被动。
4.用三公原则系统的表达中国信仰
公平公正公开,是人类共识,为什么把它说成中国信仰?第一,经历了全民“共产”信仰之后,中国人思想上客观存在三公原则,尽
管没有被系统的阐述,但这是中国的地域历史现实。第二,中国政府以中国文化特色提出了三公口号,尽管只是口号,但是原创。第
三,我们欢迎全人类参与讨论并完善三公原则,但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谁接受了,就是谁的财富。同样的馒头,中国人吃就是中国
馒头,外国人吃就是外国馒头。
第二章 三公原则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