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民主”忽然想起中学的课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本人当年什么也不懂,现在才知道其中的真实含义。“费厄泼赖”与“民主”本无干系,之所以要提鲁迅的此文,是敝人感觉当时的社会生态与今天有些相似。
近几年“民主”在媒体上“甚嚣尘上”,本人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儿。近日闲来无事时上网闲逛,偶然看到一个视频,是两位年近退休的知识分子心平气和地探讨“阶级斗争”问题,气氛很融洽,根本看不到现在电视辩论中嘉宾们容不得他人的那种“不可一世”。对话的一方李先生代表温和的“左派”,谢先生代表温和的“右派”,肩并肩坐在一起,以“老师”互称,一方讲完主动将话筒递给对方,堪称民主的典范。本人感兴趣的是他们的态度,所以这里不谈争论的内容。但话说回来,争论的内容的确对人有所启发,如有人感兴趣,可搜索乌有大讲堂视频,只有三页,其中一个时长115分钟的无名节目便是,本文就不多谈了。
正如标题所说,本文要谈“民主”。为何说“民主”应该缓行呢?是看到上述视频中双方的态度与媒体上国人“互不相让”反差太大,以至于本能地发问:中国人适合“民主”么?后又经过一番“理性”思维形成了本文。根据本人的分析,所谓“民主”现在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究竟什么是“民主”;二是“民主”有无“素质”要求;三是“民主”的好处究竟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么具有明显答案的问题还需要提问么?可不幸的是,很多人都觉得“正确”的东西往往并不正确。这或许是钱学森感叹中国总没有“创新人才”的根源之一。人们往往不敢对人云亦云的东西提出质疑。而创新恰恰是有人对习以为常的东西提出“质疑”才有所发现的。基于这个原因,下面我们不妨对“民主”做一番质疑。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叫“民主”?
这里的“民主”用了引号,因为它被很多人默认成了某种“样式”,或所谓“三权鼎立”或台湾那种“全民齐上阵”。本人喜欢深入到本质,不管什么模式不过都是形式而已,如果从本质上描述,民主应该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如以此来衡量,上述“民主”似乎不符合标准。有人可能会说此种理想标准很难实现,我们只能选次优方案,即“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即使按此“次优”方案仍难合标准。因很多国家是“一部分人选总统”,既便是“全民齐上阵”模式,也难以证明是多数人真正想要的。要保证选出真正想要的,必须假设候选人是个好人,比如某国总统候选人投票前声称“如果我当选必当如何如何”,但当选后承诺的事情就“石沉大海”了,那么就要问了,既便这个人是多数人选的,它能代表多数么?看来此种“民主”并不牢靠。
现在“一党制就是独裁”似乎成了“公理”,但这里本着科学之精神,我们还是要质疑一番。假设如下命题成立:即“一党制”独裁,“两党制”不是独裁。推敲一番后发现逻辑不通,比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被那些“民主”人士斥之为“垄断”,垄断者,独裁也,既然两个企业是独裁,怎么两党就一定要说是“民主”呢?
“一党制”之所以被指责为独裁,是因人们往往认为一党内部政见是相同的,所以是“独裁”。但据本人观察,“一党”内部的分歧往往比“两党”之间还要大。君不见,一党内部不是出现过“姓社”和“姓资”尖锐对立的两派么?反倒是“两党”却都是铁杆的“姓资”派,不过具体政策上的差别而已。这样看来,“一党制”反到可能比“多党制”代表的社会集团更广泛,到底谁更“民主”还真不好说,从“学术”之严谨角度看,“多党制”这个“牛头”与“民主”这个“马嘴”还真的对不上!
说句玩笑话,说人家“独裁”,倒不如说自己威信不够。因为你们这帮人中间哪个人上台大家都不服,所以只能“民主”;有人威望高会年年连任,有人看着“眼红”才说人家“独裁”。我发觉天天喊“民主”的人特别崇拜“市场经济”,你发明了一项高科技专利,不让人家模仿,要模仿就要花高价,你不也喜欢利用自己的“技术独裁”卖高价么?你利用“专利”来“独裁”,就不要攻击别人靠“威望”搞“独裁”了吧。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参与“民主”的人是不是应该有“素质”?
二十年前有好友说他们的新院长上任三把火,最敏感的一把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职称、收入与“创收”挂钩,很多公认“学术能力强”的没评上职称,收入也大大低于“能创收”而学术能力一般的人,闹得全院沸沸扬扬,但院长坚持己见,当然也就免不了很多人到上级状告其“不民主”。新院长深受“民主”之苦,一次俄罗斯出差归来后,在全院大会上提出了“中国不适合民主”的结论,理由是中国人“素质太差”,“俄罗斯物价现在是几百倍的上涨,但人家没有上街打砸抢的,你在中国试试?”
那位院长的结论我们暂且不表,至于说中国人素质低,我暂时是信了。本人是这样推理的,从“精英”(那些“民主”喊得最凶的人)的素质不高,从而推论一般人也高不到哪里去。如果判断错误而得罪了大众,本人十分乐意提前道个歉,因为那样的话中国倒是大有希望了。
有人问“精英”素质低何以为证呢?证据很多,这里只想举一个比较典型的。比如上面提到视频中的李先生说,在国外左派观点都是可以公开登报的,而当他与国内天天喊“民主”的江南某媒体联系,希望刊登交流文章时却被拒绝了。这就令人质疑了,你天天喊“民主”,人家要和你交流你又不愿意,你还没有当政就“独裁”,怎么让人家相信你一旦上台后会不会更“独裁”呢?由此本人提出那位院长的“素质论”问题,还是等这帮“政治精英”的素养提高了再搞“民主”吧,否则到头来还是“独裁”,折腾半天没效果不说,反倒浪费了大笔“竞选经费”,不如为百姓投资到社保医疗的好。
最后说说第三个问题,“民主”有什么好处。
这一点估计是“民主”派最津津乐道的,因为他们的“证据”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是上面提到的视频中右派的观点:“但凡搞阶级斗争的国家经济都不如搞民主的国家好”。但问题是,果真如此么?“民主派”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南北朝鲜,因为这两个国家地理资源条件一样,似乎比较有说服力。从表面上看,南朝鲜实行的是“民主”制度,而北朝鲜实行的是“独裁”制度,因此两国的经济差距似乎是制度的原因。果真如此么?下面我们不妨质疑一下。
本人常教导在美国读博的亲朋好友的孩子,做助教时要多举例子,为此赢得了不错的效果,据说一个学生亲口反映“经济学太难了,教授讲的我听不懂,看书还是不大懂,你一举例子我就明白了”。看来举例子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我们不妨也举一个例子。比如在一个市场中有好多摊位,有一个财大气粗的摊主被市场尊为老大,还有十来个实力差一点的摊主尾随其后,另外还有百十来个小摊主胆小怕事都附和老大,只有一个小摊主脾气比较倔,不愿意听老大的,于是老大就告诉其他摊主“你们不要和他做生意,否则我就不跟你们做生意”,大家怕得罪老大挣不到钱,于是都不和这个倔摊主做生意,而倔摊主的兄弟胆小,投入到老大这一边,于是就可以和其他摊主做生意,挣了不少钱,而倔摊主就挣不到钱了。现在要问的是,倔摊主挣钱少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他兄弟么?好像不是,或再客观一点说,起码不全是。本人不是学经济的,请教在美读经济的亲朋好友后得知,分析某一个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时,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否则就说明不了问题,因此“民主”派们的上述结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此时不由想起二十年前,一位在外地某大学教书的亲戚来京时聊天,忘记了什么原因提到了北大清华,这位亲戚愤愤不平地说“你给我这么多钱我们也能搞出同样多的科研成果”,意思似乎是在说“北大清华有什么了不起的”。同样也是二十年前,当媒体大肆夸奖深圳时,国内很多人同样是愤愤不平:“你给我同样的政策我没准搞的比你还好”!当然,这多少反映了人们对“不公平”的一种本能反应,到今天本人仍然相信,既便国家给了那位亲戚的大学同样的经费,国家给了其他地方与深圳同样的政策,它们也未必能比北大清华好,也未必比深圳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资金和政策无疑是重要的因素。当年还有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家长重男轻女,对儿子好,钱都给了儿子,送儿子上最好的学校,而女儿只让她在家做家务,最后反过来骂女儿“没出息”,这未免令人感到十分的滑稽。
朝鲜的经济不好与体制多少有点关系,但与国际“家长”的不公待遇就没有关系么?现在有那么一些人总爱把看不顺眼的人说得一无是处,说北朝鲜人人“面黄肌瘦”,天天饿死人……,但有人从那里旅游回来说,人家的粮食定量是每月40斤,而我们改革开放前北京居民的定量无非也就是30斤而已,那边过去分配的住房是几十平米,现在新分的住房也“与时俱进”到了100平米左右。当然,质量不如我们,但也不至于“人人面黄肌瘦”。至于前两年有人越境要吃的,是那年遇到自然灾害,短期现象而已,谁一辈子没个病没个灾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要耸人听闻无限夸大。崇尚“民主”的人恰恰就喜欢耸人听闻,把对方说得尽量“恶心”好让自己当选。
西方客观做学问的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大学读博的亲朋友好给我发了这些论文,截至到上个世纪末的1990年代,世界发展最快的地区是亚洲“四小龙”,其中就包括韩国,在1990年代以前韩国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个时期的韩国尽管以西方的衡量尺度仍然属于“独裁”制度,而今韩国“民主”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反而不如“独裁”时期了。
至于说到言论自由和公民尊严,似乎与“民主”关系也不大,菲律宾的穷人有尊严?反正我是不信,我只听说那边治安状况差。同样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据说国内“民主”喊得最响的南方某地,治安状况也不大好。尽管本人看不出言论自由对公民的幸福有多大的影响,但本人觉得很自由,这不网上还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么?至于你一定要发表反政府的言论,非要今天游行,明天政变,后天打砸抢,不应该是“民主”的好处吧?那不又陷入了“民主”派最反感的“阶级斗争”了?
其实“独裁”的倒台也未必是“民主”之功,而是经济发展随之带来的社会进步。“民主”其实大可不必天天挂在嘴边上,而我们反倒要在意的是,天天喊“民主”的人暗地里搞“独裁”。因此有理由担心,我们会不会听信某些人的“民主”鼓动,到时候选出一个更独裁的人?就像当年阿扁以反“贪腐”当选一样,最后自己反倒“贪腐”起来。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民主”的结果往往并非民众真想要的东西,我们并不反民主,但这个被某些人加了“添加剂”的“民主”,只是吃起来“味道好极了”,但对身体并不好。既然如此,我看还是不要的好,借用鲁迅先生所言:“民主”的确当“缓行”矣。
拙作之家地址:blog.sina.com.cn/over40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