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也是科学,我反对社会科学只重想象,可以轻视或不顾逻辑的说法,就像爱因斯坦反对那种认为自然科学里应该只重视逻辑不重视想象一样。这是对社科纯粹的误解。但我同意欧洲重视自然科学,中国更重视社会科学的说法。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各自的长短处,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军事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更多的是具有社科属性,而在这方面中国达到的高度许多是西方至今无法企及的。拿本文来说吧,它就是严格按照逻辑说服的,如果它逻辑上有漏洞,请您毫不客气指出来。
一、真理是具体的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每个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指导我们事业取得成功一定必须研究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人心,还要考察时代和世情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是理论创新的前提。
一方面,人有理想是可贵的,人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动物,另一方面,人还必须生存在地面上,人不能掂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地面。
既要胸怀蓝天,又要脚踏实地,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在第二次国内战争中,犯左倾教条错误的其实不光是王明们,蔡和森等留学生们也都程度不同的有此倾向。所以,我看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人和领导人也一定是像毛泽东一样没出过国的人。
在我党内,洋学生最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而没有一点知识的革命者又最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也算是打打预防针吧,下面进入第二点。
二、北京做为首都的理由及其丧失
1、中国定都原理
中央是守门员,国都要处于国家大门口处,当期内外患焦点前沿,内忧之末端,它是中国定都原理。大陆时代首都有点像“狼逮小羊”中“牧羊人”的角色,当今时代则类似“老鹰抓小鸡”中“老母鸡”的角色。
古代中国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草原骑兵部落,只能修城墙抵御,但长城有东和西两个缺口,早期骑兵在西北方,东北不是争夺焦点与重心,加上向内有函谷关阻挡,所以此时国门在西北方西安一带,而此时在西安建都的朝代——秦、汉、隋、唐都既挡住了外患,又躲开了内忧,创建了伟大帝国,而且都亡于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化而非外敌之手。
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不像后来的八王之乱打到首都附近,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吴楚叛军进不了函谷关。
武帝时期汉匈第三战里,匈奴本想通过袭取汉都长安战胜汉朝。为调开汉军,故意先派兵袭扰北京一带,但汉军将计就计,明里支援东北方北京一带,暗里中途折返,回马夺取河套地区,并移民加固之,这一招使攻守形势发生真正逆转。河套于西安是屏障,于攻击匈奴则是跳板,汉朝攻守自如,长安安全了;第四战则把匈奴瓦解,赶到大漠以北以西去了。淮南王与匈奴勾结但没成大器也与进不去函谷关有关。
唐初有一次突厥兵突临长安城下,彼时长安城又无兵可调,李建成就鼓动李渊迁都内地以避祸,李世民认为那样会一退不可收,江山不失去也得丢大半。遂率数骑退敌大军,历史证明这一次行动对唐长命三百年并广阔江山至关重要。
安史之乱没有成功,也与初期叛军一时进不去函谷关从而使唐军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有关!
后期骑兵核心势力东迁,五代是个转折点,转移至东北一带。更具体是:公元前260—公元740年,在西安一带。公元740—1740年,在北京一带。1740年—2740年,在江苏盐城一带。乾隆时期就该迁到盐城了!
所以,千年大计,首都为先!这话是对的,加上河套地区早已被夺,骑兵较难突破,东北方成重心焦点,所以此时国门可说在东北北京一带,在此建都的朝代广阔长远而且不可能直接亡于骑兵者,明清是也。明朝也有动摇,那就是北京保卫战时,当蒙古兵到北京城下时,朝中多数大臣主张首都南迁避祸,只有于谦说不可,并组织战斗,那知骑兵不善巷战,当明朝各路救兵源源而来时,北京之围自解,以后才有大明二百年全壁江山。按当时形势,不如此,也许二十年都成问题。
相反的,其他地方做首都最终无一例外地亡于骑兵。
西晋继曹魏建立后按说把首都迁到长安才对,在洛阳怎能挡得了它骑兵呢?果然,不仅自己是亡于匈奴,而且五胡乱华就此开始。
北宋呢?因为这时候东北方成外患焦点,所以没拿下北京做首都,其半壁衰弱命运遂已注定。
所幸西晋建都洛阳、北宋建都开封,对其国土而言也算是靠北了,依赖中国第二防线第二长城——长江天险,东晋南宋各自的建都也算半符合上述原则,总比建在云贵川、岭南强,二者的建都对这两朝虽半壁但时间久长要说是有贡献的。
近代以来,克星枪炮及军舰出现,金戈铁马、辉煌一时的骑兵霎时扫下历史舞台,海洋成为决胜的关键,所以有“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的海权论之说,事实也的确是无海不强,从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到英国相继称霸,威胁主要来自于海上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近代的威胁也主要来自于沿海西方的军舰大炮。
这是原理,并不与技术相关。因为目前是可说是陆地时代已过,天空时代未到,海洋仍占主宰的时代。就像大陆时代隋唐时船舶也能很先进而海军并不决定胜败一样,如今虽有航空工具但并非海洋时代。再者笔者认为核武器不远的将来会被彻底销毁的(因为1、它是双刃剑,用它等于自杀,2、即使使用我们有地下城可防护)。当然新首都规模应控制在一百万人以内。即使不销毁东部人口和海洋资源也要保护。
2、其他好处
(1)、拉经济保就业并为避免世界性战争做贡献
再造新都及完成海洋化,对于水泥、钢筋等建筑钢铁行业有拉动作用,这不言而喻。而中国就业本来就不妙,加上目前的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就业已成大问题。迁都可解近期燃眉之急。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恶性出路为:发展武器拉经济、扩展军队保就业,一战二战都是先这样,以后逐步发展形成军备竞赛,都在危机六年左右之后打了起来。而金融危机的良性出路一为产业升级,二是投资拉动经济,迁都海洋化,不仅可强力拉动中国经济好几年,而且对世界经济也有拉动效果。这对避免大战有好处。
(2)、利于中国完成海洋化,并利于控制台湾
中国在完成工业化这一历史任务的同时,要尽早补海洋化这一课,并且训练海洋感觉,由传统的大陆国家变为现代的海洋国家,否则即使有再先进的舰艇,也不过是水上靶子,甲午海战就是明证。国情决定,要补上海洋这条短板,走向蔚蓝,走进海洋时代,开发海洋资源,从观念及意识把大陆国变为海洋国,迁都的示范带头作用很重要。俄国成为海洋强国与彼得迁都彼得堡有关,何况我国!除开内政不谈,现在中国要是海洋强国,也不会在东海、台湾、南海受列强列弱气了!
另外,历史上中国很少向外侵略他国的,不像有的小国,很少人口都以劫掠为生。你说是国民性也好,中国占据了肥土沃壤也好。总之即使强盛的时候也仅仅是反击而已。这一点是极难改变的,所以我们要建立海上流动新长城——强大的海军,再迁都门口保护之。
历史上,清朝收复台湾像现在一样起初也希望使用和平方法,但政府的和平诚意只是把台湾养的更肥,台湾总拿和平总拿“和平”为自己牟利,却无回归真心,所以清政府不得不武力收回。
目前亦然,普通的和平总是“和而不平”,台湾对此一推二拖打太极,食其利不做其事,软硬不吃,再收买也收买不住。迁都盐城和实现海洋化,天平将发生微妙的改变,利于在台海问题上夺回主动权,且长期有效的控制台湾。
当然这一次不一定是简单的收回了事,可以把它作为中美之间的通道而保留下来,就像五十到七十年代的香港澳门的作用一样。能有效地控制它而不收回它,这才是下一阶段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最有利的做法。
(3)、利于缓解国内各种矛盾,可用于讨回外债
迁都有利于促进人民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国际声望,增加国家软实力和道义分值。还可作为讨回外债正大光明、名正言顺的理由,没现钱折换成舰船也行。如果美国敢再耍无赖,打击的是它的“世界信誉”软实力!要知道道义制高点的争夺也是十分重要的。
结论,这一个重大的社科发现,是一条重要的原理。具体运用于现在,就是无论哪里做首都,也不是北京。这要是选择题的话,用排除法就排除了一个城市。这与当年毛主席论述的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农村根据地能够长期存在并会向前发展的预断预判是一样的。这是中国特有而别的国家没有的现象。
这一条中国定都原理,是中国解决外患的方法和建都原则,也是长期不亡于外又对外主动的充要条件。
三、为什么向东迁?为什么是盐城?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分析毛主席当年重视根据地的做法,一部分来源于中国历史上刘邦、李世民、朱元璋,黄巢、李自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一部分来源于他自身的革命实践。我认为说的很对。
重视历史上同类的成败做法,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结合分析当年提出“北上抗日”口号为什么是正确的来论证一下现在首都向哪个方向迁?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四川西部,与红四方面军回合后,关于红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口号问题,毛主席与张国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毛主席认为红军要向东或向北发展,口号是“北上抗日”,或“东进抗日”。张国焘认为红军应该南下或西退,这样才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领导和推进全国的抗战和革命。毛主席认为向南向西是绝路,不仅不能领导和推进全国的抗战和革命,而且只能自生自灭。只有向东或向北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前线地区去抗战,才能发展自己。结果证明,北上抗日,中央安置在延安,这里是全国的前线,前面有山西几个山的八路军挡住,又是前线中的后方,战略上危险,战术上安全。不仅保存了自己,而且红军像传销一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壮大,到抗战结束,由二万发展到二百万。
现在的形势是,美帝是世界富翁和腐朽势力的总后台,因为种种因素中国是第三世界和全世界穷人的总靠山,中国就是不打这杆大旗也不行了。已经被逼到死角里了,该到出山的时候了,既然这样,何如大干一场呢?
现在我们的敌人是谁?朋友又是谁?敌人是美日韩澳,朋友是除了这四国以外的所有国家。
那么向北吗?去找俄罗斯的事吗?当然不行的。
或者向南去找印度东南亚的事吗?也不是。
那么向西吗?西边有谁啊?去找伊斯兰兄弟,欧洲,或者非洲吗?更不行!当然西边看似是最安全的,但危机危机,危险里面有机会,安全了反而没机会了。当时北上去和日本人做邻居,硬碰硬,的确是危险的,但也有机会壮大,往西退或南下,远离日本人,自身是安全了,但机会和人心也丢了。别说让自己壮大,保住老本也难乎其难,别人信不信不好说,反正张国焘应该是信的。不信现实会开导他!明白了这段历史,就知道向哪里发展了,当然这段历史对现在还有纵向的直接现实继承性,这一点又与那些仅有横向的启发性的历史经验不同。
所以从中国主要人口,台湾位置,海洋国土资源,以及亚太将成为世界焦点几方面,特别是主要敌人的位置看,都只能向东。
盐城陆路交通,海洋交通,地表水,地下水等等优越条件,向海洋左可以控制朝鲜半岛,右可以控制长江口这两个敌人海路进犯口,可以为都。至于中国南部因为多山多川,不是敌人从海路登陆的地方。也许等到2740年后,中国国门会到厦门或潮州?那是几百年以后的事,不必妄议。
四、美帝为什么必败?或者说为什么中国必胜?
逻辑地看,不仅美帝自己是腐朽的公开鼓励两极分化的国家,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弊端,社会道德的败坏,民心的离散,种族等问题。而且在国际范围内,它是富人的总后台,是国际范围内的国民党。与之相反的,中国天然的是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总靠山,被打压的文化,社会主义等等不是都在中国吗?这里可以大胆预计,当中美冲突不可避免地到来时,不仅中国的大多数,世界的大多数穷人会站在我们一边,就是连美国人民的大多数也会站在我们一边的。当然中国和各国的“汉奸”贪官们会站在米帝一边。这是国际范围内百分之九十九对百分之一的斗争。当全世界人民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时,米帝的失败还有疑问吗?
而历史地看,美国二战中混进革命队伍摘桃子,这时候它与共产世界有个短暂的联合,但战后面目暴露,公开反共,庇护邪恶国家,为之撑腰,进行冷战,剥削压榨全世界!美国本质上坏透了,因为它接受了反动的日德法西斯,与之沆瀣一气,是历史腐朽势力在今天的接收者和保护者,它的非正义及必败的原因也在这里,虽然它斗垮了苏联,但那是暂时的胜利。就像唐朝韦皇后集团继承了太平公主集团,与唐玄宗集团斗争一样,他们代表的是当时的腐朽反动力量。米帝才是真正继承法西斯衣钵的。
联合一切抗美力量,组成抗美统一阵线,包括阿拉伯伊斯兰势力、欧洲、非洲、东南亚、拉美、印度及俄罗斯。尤其是俄罗斯,它关乎中国西线北线安全及整个战略。是抗美统一阵线的基石和支柱。这类似于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只是各方稍有变化罢了,但各方的本性决定,和国共联合抗日是没有区别的。如果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是第二次合作的预演,那么现在,苏美两极对抗就是中美对决的预演。它们的共同点是:第一次因为主客观原因都失败了,第二次吸取教训后都会成功。这是总思路总原则,相比于第一次,这次更需要大气魄、大手笔。这次也可以看做是前一次的延续和展开,其间有明显的继承性。而这一次即使不是总解决也是个大解决。
可以预计,中华文化、共产主义、中国三者的共同崛起是同步的,美国、西方文化、资本主义三者的没落也是同步的,这一点上美国感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生美何生中”,会像当年“既生毛何生蒋”“既生国何生共”一样的。等彻底斗败美国,再斗欧俄,让它们一直维持其二流地位。这个战略的方法对中国不是驾轻就熟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人民立场,看到人民的力量,一切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这样一定会无往而不胜的。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不会失败的!
这一条也可以说是给我们打气,给敌人泄气的。让他们过个泄气年!
五、迁都的前提
对内共富强军,对外封闭强硬。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也解释论证很多很多了,它们是一切包括迁都的前提,不再解释了。只简单说下韬光养晦,这个政策不是让我们当一辈子孙子,十年已够长,一百年不可能,因为中国都不存在了,还咋去捣光养秽?掏光养贿?套光养毁呢?呵呵。这也不是有人说的像望星空一样属吃饱了撑的消食之举,其实相反,它是饥寒奴隶最后的吼声,谓予不信,请听把!
附一:仿主席诗词三首。
清平乐·东进抗美
天黄云暗,原是西风渐。
不达共富真那看,执政六十有年。
天安门前广场,红旗仍旧飘扬。
如今钢索在握,何日捆紧米国?
沁园春·出渤海
东海景物,千顷绿波,万顷油飘。
望军舰左右,唯余沟槽,
海岛前后,不见滔滔。
礁上青葱,陆展苍茫,思与天际一竟遥。
看巨浪滔天,怒水万丈,须强风。
蓝疆如此富饶,引海上列强争撕咬。
惜日本德国,少事文德,
荷英西苏,不练武刀。
米利坚国,就知掠刮塞腰包。
将去了,看伟光正国,是我共朝!
七律·迁都
我党不惧把都迁,千里搬家国门看。
北边去敌俄罗斯?西面结怨伊斯兰?
南方印度东南亚,将来也是咱后院。
保护海土及台湾,唯有东抗美日韩!
附二:
毛泽东根据地建设思想与历史经验的契合
盐城工学院 仓林忠
在我国古代战争史上,无论是刘邦、刘秀、刘备,还是李渊、朱元璋,这些开国的政治家在创业初期,都重视并致力于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从而奠定了他们事业发展的基础。而黄巢、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毛泽东同志熟读中国史籍,对历史上那些开国创业者与历代农民起义成败的原因,有广泛深入的研究。正鉴于此,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一贯重视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现就此作一点探讨,以就教于通家。
一、毛泽东对建立革命根据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理性探讨
1、批判流寇主义,强调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 战争是人力、物力的较量。人力、物力资源离不开后方根据地源源不断的补给。因此,无论在哪朝哪代,是否建立一个强大巩固的战略根据地,是关系到每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站稳脚跟,在强大的敌人或群雄割据势力包围下立于不败之地,获得生存发展并最终消灭各路对手赢得胜利的根本所在。黄巢是唐末农民军领袖。他采取“避实击虚”方针,两次出山东展开流动作战,长途转战,初期也取得了很大胜利,一度占领唐都长安。但因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当唐军围攻长安时,农民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加上朱温叛变等原因,终于失败。李自成是明末农民军领袖。他“被推为闯王后,率部入川,折回陕南,经湖北又入河南,旋占湖北襄阳,再经河南攻陕占西安,于1644年经山西攻入北京。”“总是东流西窜”,“不久为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兵联合进攻而失败。”毛泽东对黄巢、李自成的失败,印象极其深刻,并将他们起义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流寇主义。他说:“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还指出:“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鉴此,秋收起义一失败,毛泽东立即产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带领红军上井冈山,并戏称“当革命的山大王”。全面抗战开始后,毛泽东发报给刘伯承、邓小平,说:“太行山就全交给你们了,由你们来当山大王。”毛泽东将工农武装割据或建立敌后抗日解放区戏称做当山大王,其主旨就是学习历史上的农民军,依托山林川泽,建立革命根据地。
针对红军中游民成份占很大比重,存在严重轻视根据地建设的流寇主义倾向,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专列“关于流寇思想”一节,列举流寇主义三种表现,明确指出流寇主义的危害是“极大地妨碍着红军去执行正确的任务”。他强调要将肃清流寇思想作为“红军党内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目标。”还提供了纠正流寇主义的四个方法。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评只赞成流动作战而缺乏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观点,肯定“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提出:“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他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
2、充分认识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可能性 在井冈山,毛泽东就对红色根据地能否在白区包围下长期存在作了理论性探讨。他提出了以下几个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有力依据:一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导致白色政权长期分裂,军阀间战争连续不断,必然造成若干统治阶级力量薄弱地区。这些薄弱区域极有利于红色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二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三是有红色政权的存在。四是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经过分析论证,毛泽东对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认为它不仅能在白区包围下长期存在,随着中国革命不断前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批判流寇主义是被历史证明失败了的革命方式;充分肯定根据地在革命战争中战略后方基地的依托作用。他对于根据地建设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探讨和论证,端正了我党我军指战员的认识,帮助他们克服了流寇主义倾向,提高了对于根据地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正是在毛泽东根据地建设思想指导下,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党和红军先后在全国建立中央苏区、鄂豫皖、闽浙赣等十多个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十九个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不断发展扩大,并以之为依托,最终解放了全中国。
二、毛泽东根据地建设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完美契合
1、选择有利地区,即敌人势力薄弱而又地形优越、有群众基础的地方 历史上成功的开国者,在创业时期,多依托山川形胜,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如巴蜀地区以山川盆地为主,道路崎岖难行。 “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刘邦同项羽争天下,依托的巴蜀、关中根据地,都是形势险要、人力、物产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诸葛亮《隆中对》,建议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汉末年王匡、王凤起义,聚集于绿林山。北宋宋江起义,凭藉梁山泊。南宋钟相、杨么起义,依凭于洞庭湖。这些农民义军即所谓“山大王”,在举义之初力量不很强大的时候,都聚集于远离封建统治中心的山林川泽,凭借险要地理地形,反抗统治阶级的镇压并与之展开疾风骤雨的斗争。
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在井冈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有利条件。他认为井冈山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军阀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大小五井地形极其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作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从毛泽东当山大王的戏言,他对井冈山周边政治环境、地理、经济条件的分析和把根据地建立在井冈山的决定,显然对历代开国者与农民起义的经验是有所借鉴汲取的。而他重视并考虑到该地区曾受过北伐战争民主革命影响,有过农民割据经验,有当地民众很好的政治思想基础,则往往为前人所欠于考虑的。应该说,这是毛泽东独自在革命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和创见。
2、建立和发展根据地党组织、政权和武装力量 历史上的开国者在根据地建设上,都很重视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楚汉战争期间,萧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在后方根据地“镇国家”,“侍太子,治栎阳。”“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加强中央政权和各级地方政权建设。“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汉中卒,辄补缺。”萧何不断向前方输送兵员、军粮,证明他在后方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注重召募训练军队,制造军械,积聚战略物资,为支持前方长期战争提供充足的兵员粮饷,补给线安全也得到有效的武力保障。东汉缔造者刘秀 “至河北,所过郡县,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复汉官名”,选拔贤能官员,加强政权建设,治理地方。他要求镇守河内的寇恂“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渡”。寇恂按刘秀指示,不仅稳定了后方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加强了防务,而且还从根据地“调糇粮、治器械以供军,军虽远征,未尝乏绝。”。诸葛亮隆中对策,建议刘备在占领荆益后,首要任务不是进攻曹操,而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即对内加强政权、法制等建设,对外搞好民族和邦交关系。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废除元朝苛政,录用贤能,让民众安居乐业。而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南宋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刘福通起义,在摧毁封建统治者地方政权、捕杀贪官污吏的同时,都曾在其根据地建立过农民政权。纵观历史上这些革故鼎新的英豪们,在破坏旧世界的同时,都能加强根据地新政权建设,严明法纪,稳定或建立新秩序,安抚百姓,训练军队,加强战备,为将事业做大做强建设稳固的战略大后方。
毛泽东重视根据地建设,尤为重视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政权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在党的建设上,毛泽东在井冈山实行“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建立健全地方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高级指导机关是“湖南省委任命的前敌委员会”。“宁冈、永新、茶陵、遂川都有了党的县委,酃县有了特别区委,莲花亦开始建立了党的组织。”在政权建设上,“区乡政权普遍建立。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都有县政府,并成立了边界政府。”“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在军事建设上,一是建立和扩大武装力量,“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二是改造旧式军队管理体制,“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废除了雇佣制”;“军中组织了士兵委员会”,实行一定程度的军内民主。“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三是红军支持帮助赤卫队、暴动队发展训练;作战缴获的枪,“尽量武装地方”。赤卫队、暴动队平时维护治安,打击土豪劣绅;战时配合红军作战,并为红军补充兵员。四是加强战备,党与群众一齐军事化。抓紧军事训练,修筑工事,储备充足粮食,建立被服厂、军械处、红军医院等。五在策略上,军阀混战时“可以比较地冒进”,通过对外作战迅速地扩展根据地。军阀政权比较稳定时,“我们的战略必须是逐渐地推进”。“对统治力量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抗战时期,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我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在“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的前提下,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名额的原则。在军事建设上,八路军、新四军从抗战初三、四万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120万正规军和200万民兵、游击队。在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制订解放区工作方针,在地方政权的建设上,提出以充分的热情和善意,爱护、识别、培养和提拔本地干部。认为“只有这样,我党在解放区都能生根。”提出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军事上,在粉碎国民党军进攻的同时,“利用作战间隙着重练兵”;“尽一切可能建立和扩充各地的炮兵和工兵”;开办军事学校等。毛泽东在根据地建设上,重视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同历史上的开国者和农民军尽管有性质的不同,却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而他加强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强化对军队的政治教育、民主化管理和开办军事学校等,则是基于一个时代基础上的创造。
3、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加强经济建设,以争取最广大民众的拥护 刘邦的丞相萧何留守于巴蜀、关中根据地,“填抚谕告”“给馈饷,不绝粮道”,能注意严明法纪,稳定秩序,安抚人民,发展生产,以支援前线。刘秀在河北“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安置转移就食的流民,发展生产,“吏民喜悦,争持牛酒迎劳。”明朝创建者朱元璋为改变缺粮现状,支持长期战争,任命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负责根据地水利兴修。制订“且耕且战”(即屯田)制度,下令各部队在驻地垦荒种粮,并以产量多少明定赏罚。北宋王小波提出“均贫富”口号,“李顺命令地主呈报所有财产粮食,除留给他们生活需要外,多余的全部没收,分给贫民。”钟相宣布“凡参加起义的,一律免除赋税徭役,不受南宋法律束缚。”元末农民军“废除租税徭役,开仓救济贫民。广大的贫苦农民,从地主手里夺回了土地。大量的驱口、匠户,重新获得了人身自由。”太平天国更在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些史实表明,历代开国人物和农民军都重视根据地的民生问题和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以赢得民心,壮大自身力量。
毛泽东认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他极端重视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抓住这两项来开始经济工作。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认为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减租和生产两大任务是否完成,将最后地决定解放区政治军事斗争的胜负。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在根据地,毛泽东加强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的方法一是“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二是“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三是军队、机关直接参加生产活动。1941年,面对日伪军的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三光政策、铁壁合围和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毛主席与朱德提出学习诸葛亮渭水屯田,号召解放区军民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自己动手,丰衣足食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在各解放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发展生产,保障供给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四是厉行节约,提出节约与生产并重。五是减轻民众负担,救济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灾民、难民、失业者和半失业者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专讲土地改革的文章就有五篇,另外还有专讲工商业政策的文章。土改与工商业政策在形式上属政治斗争或政治策略,其内容却主要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生产和经济。可以说,毛泽东对根据地经济建设和经济斗争的重视,与历史上历代开国创业者和农民军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但历代开国者其发展生产,安抚民众,多为争夺天下的政治手段,从阶级本质上他们根本不会关心民众的死活;即使采取某些有利人民生产生活的政策,多流于形式,也很不彻底。而且一旦他们巩固统治,就会原形毕露,残酷地剥削和压迫人民。至于农民起义军,由于其革命多遭失败,其一系列有利于生产与民生的措施多未及实行。毛泽东从井冈山就坚持剥夺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的农民,此后又一再实行土地改革,不仅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而且使他们从政治上真正翻身解放,真正成为根据地的主人,这是历代政治家与农民义军所无法比拟的。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
三、红色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的巨大作用
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毛泽东一贯坚持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使我党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政权机构日益健全,我军数量质量不断提高。根据地通过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改善了经济政治地位,他们从内心拥护共产党和红色政权,思想政治觉悟日益提高,积极投入生产,踊跃参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扩大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建设为我党我军对敌斗争提供了强大的后方基地、人力物力上的后勤保障和军事上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粉碎敌人封锁、包围的回旋余地718; mso-hansi-font-family: I>718">,支持了长期的革命战争。718; COLOR: black; FONT-SIZE: 18pt;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lang=EN-US>1928年7月,国民党第八军吴尚侵入井冈山,求战不得,畏我群众,仓卒地退回茶陵。我军在群众掩护下,在永新以一个团兵力,用四面游击方式,将敌11个团围困了25天。由于根据地有武装起来了的人民,敌人视为畏途。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四次大规模围剿。抗战期间,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和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围困或进攻,抗击了半数以上的日军和90%以上的伪军,“解放人口一亿多人,解放区的面积达104万平方公里”,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我解放军不断发展和扩大解放区,有力地支撑支持了解放全国的大规模战争。
总之,毛泽东关于根据地建设的策略思想,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他的关于建立根据地,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发展生产、争取民众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有些直接来自于历史的经验教训,有些则是在革命实践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同某些历史经验自然完美的契合,自觉或不自觉地继承了历史经验。而他关于加强地方和军队党组织建设、实行军内民主、党军民军事一体化等方略,都是他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应该相信,毛泽东建立建设根据地的战略思想和实践,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