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术馆里——看时代的心声
按照老习惯,元旦假期去中国美术馆“逛逛”。今年的展览与前两年略有不同,不是单一大主题(如2009年的“年画展”、2010年的“捐赠作品展”等),而是各绘画种类作品以为主题的专题展,另一种风格,丰富,好看。
国画展是“超越传统”,展出的是蒋兆和、潘天寿、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的作品,主要是美术馆的馆藏。精当之处自不必说,那些我们今天看来很习惯的东西,在当时却是打破传统的,是探索用新的笔墨技法,表现他们所处的时代,展现那个年代的精神情趣。他们是中国画坛的泰山北斗,他们伴随着西来经济、政治、文化的脚步,赋予了中国传统绘画新的生机,开拓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
油画有2个专题,一个是“回眸于阗”,是新疆维族画家卓然木·雅森的作品专题展,人物肖像居多,有少量风景画,很阳光的,这也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以一位少数民族画家作品为题的展览。另一个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的作品展,不知何故,尺幅都是够巨大,技术也真好,但总体风格欲是“面目不清”型,大量的灰色,即使是表现正午阳光下的劳动场景,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画家潘世勋创作的表现藏族女纺织工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和王文彬创作、并一举成名的表现筑路女社员的《夯歌》相比,那是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和情绪,过去是意气风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突出,现在是诸般辛劳,再加上“模糊”:笔法模糊,背景模糊,当然精神状态和情感也是模糊的,总是模糊的调子,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表现辛劳背后是可能或未能的“发家致富”?
还有一个展厅展出的是台湾女画家(曾担任台湾美术馆馆长)的当代抽象艺术画展,专家介绍,她的作品表现了对现代全球多文化元素的相互影响与共融的思考,“当你从它(作品)身边走过时,让它从你身边流过”。
最喜欢的是版画,展出了两位木刻版画大家的作品,一位彦涵、一位是李平凡,这二位都是2011年去世的,生前就将其主要作品以及藏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了,所以名之为“特展”,以示对二位老一代杰出版画艺术家的追思。二位都是受鲁迅推动版画艺术的影响,走上学习创作版画之路的,彦涵是38年到延安的老革命,李平凡是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中有突出的成就,而他们的作品,看上去真是感人!
看彦涵的作品,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新中国建设的风雨历程,记录了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搞土地改革、民主选举、移风易俗新生活等等,还有以鲁迅、艾青的作品为主题创作的作品,能看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以及艺术创作手法的不断探索。一帧尺幅大小的彩色版画,远胜过许许多多的现时历史题材油画,就是思想、情感、和功力的不同啊!
看李平凡的作品,早期(解放前)描写贫困、失业者、劳苦民众的作品(边看边想,记录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现在有那么多下岗人员,却难见到他们入画?);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反映少年儿童的作品,不仅仅是描绘了人见人爱的新中国花朵,那也反映了画家的心理。特别可贵的是展出的大量作品创作于文革时期,是画家在五七干校时期的生活记录,作品尺幅都不大,好像是在速写本上的记录,再做着色加工完成的,一掌之幅,生动而有韵味,取名“美术日记”,有的画作上还有题记。我想那是画家真实想法的记录,否则,完全可以只命其名而不提记。(比如有一幅作品上记录说,这些花草是添加上去的——真实中没有——但想来相信今后是会有的。再比如,你会发现,“大字报”与“大批判”是等同的吗?还有,五七干校是可怕的和不人道的么?从五七干校回城是什么时候?是不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情感?)
不仅如此,在享受视觉“美餐”的同时,还可以比较全面地欣赏画家的作品风格、艺术探索的道路,真正是实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提出的艺术与内容的统一。两个展览都详细配发了艺术家的年表及照片,包括点滴逸闻趣事,使观众能更好的理解作家。
两个版画展,点点滴滴,没有多少宏大场面,都不是什么“政治任务”作品,但却是真实的记录了那个年代我们中国人民在做什么事情,那个年代的精神与心灵!感谢他们,如此真切的、对新中国、对劳动大众的赞美!也因此感谢策划展览的中国美术馆!
写了上面那些,发到,是想建议乌有的网友们去看看这几个画展,特别是两个版画展。乌有上有不少对往事的回忆、对现世的批判、对未来的憧憬,但往往可信度受到质疑,其广泛性和代表性也往往受到质疑,口号化倾向较重,又往往绝对化了。不妨看看,曾经,有这样一些艺术家,他们自身与整个国家的命运是怎样紧密相连的,他们是怎样记录生活,动员民众、讴歌人民的。
(备注:上述这些展览,将在本月10日中午闭展。另外补充一点,正在展出的还有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