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那“发行”之“乏行”
——老大见不着的老大难
马望野
========================
[解题] 乏,1,缺乏:乏味,贫乏,不乏其人。2,疲倦:疲乏,解乏,走乏了,人困马乏。3,(方)没力量,不起作用:乏话,乏煤,贴乏了的膏药。(《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
1979年1月12日,我国著名老作家夏衍给《人民日报》文艺部负责同志袁鹰写了一封信。全文如后:
“袁鹰同志:
一件小事麻烦您。我们这里的邮局‘改革’了投递制度,换了投递员,每天的报纸要到十二点乃至一点才到,这就打乱了我的生活规律,而且常常漏送一份或两份,向邮局提意见也毫无效果。由于此,有几天《人民日报》都没有看到,邮局也不让补,因此,我拜托你给我补一份今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及八版上发表的流沙河的诗《不再怕》。拜恳。
关于邮递这样慢的问题,看来只能向市长求援了,您们报社能否派记者调查一下实际情况,替读者呼吁一下?
问好。
夏衍 一月十二日”
夏公信中提到的事情,我在退出工作岗位之前,从没有遇到过也没有感受过。因为我大半生工作在报社里。每天一上班,自己昨夜编辑的今天的报纸就印出放在办公桌上了。即使星期天不上班,早起去公园溜湾,也可以在出院门时从传达室里拿到一份。其他兄弟报社的产品,多数在中饭以前,也能够被送到自己手边。至于主持和支持我们这份机关报的各级有关首长,每天本报一出来,就安排有专职的摩托通信员把精装的样报马快送到府上桌边。他们比我见到本报的时间更早,当然不会像夏公那样了解基层的实情了。而我,既不是发行部门的干部,也就从来不想去了解一下,本地别的读者是什么时候才看到报纸的。至于外地的读者不能当天看到报纸,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要经过飞机和火车运送么,我就更不在意了!不过,在退下来以后,特别是离开报社大院进驻了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军休所以后,在这近二十年来的日子里,我才深切地了解到夏公的苦恼了。当天的日报一般要过了中午才能拿到,头天的晚报一般要第二天早上才能拿到。这里行文为什么使用“拿”字?因为,没有人给您“送”也!您要到高楼下面的信报箱去拿,人家只给您送到信报箱里。
原因何在?请听老汉慢慢道来:
我们所看的报纸,虽然是拿钱向邮局订阅的,但是,就像所有的邮件一样,他们收了您交纳的费用,却一向是不给送到家的,人家只送到大院或小区的收发室。传说,在乡下也只送到村委会或队部(以前的村落,有叫小队或大队的)。附带说一句题外话,前些年我家一个小时工说,她从来不给家里汇款寄钱,有钱总是自己或者托信得过的乡亲送回去。问她的理由,她说,寄到乡下,村里代收了还要您的收款人支付一笔手续费或捐出一笔赞助费。这也许是村干部的不法行为,不能把账挂在邮政部门的折子上。但是,邮政部门服务不到家,确实是不可推脱的弊端。我们在城里订报,为什么也只送到大院或小区?我问过邮递员,几个小青年都很耐心地给我解释请求原谅,说,订阅报纸的人家很多,我们要送的报纸就很多,为了大家都能早一点看到报纸,我们节省点宝贵时间去跑路,就拜托各个收发室代劳了,请他们替我们分发。当然,也不白让人家干活,年头年尾私下总要多少给一点好处什么的。我向大门口的收发打听,为什么报纸送的那么晚?人家说,邮局送来的就晚呀,我们去催,邮局说,各个报社送来有早有晚,得凑齐了一起送啊,邮递员少,一种报纸跑一回,跑不过来呀!如此这般,收发也只好等邮递员一起送来了再分送到各订报户的信报箱里。再问他;为什么不送到家?他回答:原来是应该送到家的。所里在楼下安装了信报箱以后,就不送上楼了。院区里多少栋高楼啊!至于为何把信报箱集中安装在楼下?所里的干部说的很轻松,减少外来人出入大楼啊!(这有点强词夺理,本院的收发是外来人吗?)你们也每天借着上下楼锻炼锻炼腿脚嘛!(瞧,多么关心居民的健康啊!)看来,他们不论是谁都很有理,就是花了钱买不到可心服务的老头老太太老百姓没理了!尽管,他们日常的切身利益,被排列到社会现实生活的末尾,被置身于主事者头脑的神经末梢。尽管,他们是最向往读到革命理论,最需要看到共和国的脚步,最盼望听到百姓的心声。。。。。。
如果您说这也可以算是我们国家的一种特色,那好象也八九不离十,不无根据。本世纪之初,我到美国去探亲。孩子们只看电视不看报,我不知道在那里报纸是怎么订阅的。但是,我要看报,所以知道怎样去拿到报纸。在那儿,早起出门散步,路边一溜儿的无人售报箱上已经摆上了当天出版的各种报纸,你一投硬币就可以拿走自己选中的那一份。回到家正是早餐上桌时分,您一边看一边吃早饭,就像人家的电影里演的那样,看完吃完就可以开车上班去了。午觉过后,你要是上超市,无人售报箱里又摆上了当天报纸的下午版,再投硬币又可以再拿走一份。原来早上你拿的是上午版的报纸。这样一来,你也就甭再等着看晚报了。如果你上超市去得早一点,在超市门口,还可以拿到别人没拿完的免费赠阅的报纸,当然,那上面各式各样的广告,比一般要花钱买的报纸要多的很多很多,要不人家不向你要报费呐!看来,他们想要掏您口袋里的钱,可真是把服务送到您的手边了。
不过,你别说我这是在崇洋媚外甚至吹捧资本主义,其实,他们的那种作法早年在我们国家也是实行过的。袁鹰在他的回忆录《夏衍教我编报纸》里照抄夏公给他的短信以后,这样写道:“这虽是‘一件小事’,但我们除了给夏公补寄他要的报纸和发表流沙河诗的副刊以外,其他实在无能为力。转给邮电部门或者‘向市长求援’,怕也一时不易解决。出报时间迟和漏送等问题,由来已久,涉及发行体制这类根本性问题。夏公不止一次回忆抗战前在上海、抗战中在桂林、重庆以及解放前在香港时,清早起床就能看到报纸,上街就能买到报纸,言下不胜今昔之感慨。”根据上述文字所记载的情形看来,前面之所谓我国特色之论,是不能成立的。现在被称之为特色,那不过是一种借口,用以掩盖有关部门,特别是邮局,在报纸发行体制这类甚至邮政服务体制之外的根本性问题上的毛病。那毛病就是,在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他们不仅不是全心全意,而且是遇到了困难,就退缩,就逃避。事情多,你抓紧工作嘛;人手少,你设法增加嘛;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自己的责任堆给别人啊!大鱼堆给小鱼,小鱼堆给虾米,虾米堆给稀泥,一层堆一层,一层再堆一层,最后,为人民服务的人闪到一边,让自己的服务的对象尽可能多地自我服务,这不是抛弃责任是什么?为人民服务不就几乎成了一句空话!何况,你还提前收取了客户的报酬呢!你还不惭地接受了百姓的信任呢!如果大家骂你,占着茅坑不拉屎,尸位素餐*,你怎样回应?
当然,类似上述的情况,不止于在邮政部门存在,这里不应责之太甚。在我们许多机关、团体、单位。。。。。。里,这种问题,也日积月累,屡见不鲜。有人批评说,这是尾大不掉,大象屁股推不动,麻木不仁,遗失了对百姓的关爱,问题真是很值得深思。在我们的体制内,如此这般,久而久之,前景真不容乐观甚至不堪设想。说句不好听的话,离僵化或腐朽也不太远了。同志们,我们不能不警惕啊!
(2011/12/08)
[注*]
【尸位素餐】 尸位,居位而无所作为。素餐,不劳而坐食。《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本指官吏空占职位,白受俸禄而不尽职。后亦用作谦词,表示未尽职守。三国魏·曹植《矫志诗》:“芝桂虽芳,难以佴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宋·朱熹《答刘平甫书》:“元履竟不于朝,虽所发未为中节,然比之尸位素餐,口含瓦石者,不可同年语矣。”《儿女英雄传》一八回:“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自问也不至于尸位素餐,误人子弟。”亦作“素餐尸位”。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