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下的中国春运永远拥挤
一年一度的春运又开始了,春运的拥挤是永运的话题。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春运就是一场春节运动会,全民经过排队买票,负重暴走,原地站立N小时后到达终点,休整几天又要参加返程运动会。内地网上流行的冷笑话,道尽春运回家难的无奈”。
中国的春运能够改变拥挤状况吗?几亿人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突然大量流动,就像火山突然爆发一样, 春运拥挤是不可能改变的。如果今后春运不拥挤了, 那就要出大问题了, 铁路客运将大大过剩, 为了半个月的春运而使1年350天的运能大大过剩值得吗?。
风俗习惯是造成春运拥挤的根本原因,大多数人是一定要在春节回家、一定要在大年夜前到家的。如果有人准备在年初三到家,路上会有什么样的场景?我估计一定会是:出硬座的钱、享受卧铺的待遇。
中国的春运是现实版的《西游记》, 许多人从中国西部来到发达的东部打工, 每年春节探亲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西游记去取经回家。回家不容易,要经过很多关、吃很多苦、受很多罪,路上可能会遇到妖怪、也有可能会有各路神仙相助, 排除万难最后亲人相见大团圆。如果是一位高级白领,从成都附近到上海来工作,春节回去探亲, 从上海乘几个小时飞机到成都, 然后家人又用自备轿车到机场接机, 一路上顺顺利利、舒舒服服, 同时也平平常常, 那还能称得上是惊险曲折的《西游记》吗?固执遵循某些风俗习惯, 实际上是阿Q精神的体现。
我本人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春运, “文革”时期我从上海到黑龙江农场上山下乡, 每年也要回沪探亲,一路上也是非常的拥挤。我曾经睡过列车上的行李架、甚至钻到座位底下睡觉。有一年春节回沪探亲, 从哈尔滨到上海的列车上非常拥挤, 不但车厢过道上挤满了人, 连面对面的座位间也站着人。我的面前就站着一位从浙江温州到黑龙江下乡的女知青,虽然那个时候是学雷锋的年代,但路途太远也不可能让座,只能过段时间让她坐上半小时。后来我们到泰安下车去爬泰山她才有坐,从哈尔滨过来到泰安已经站立30多个小时了,我们车到上海就算到家了,温州知青到上海还得转车或转船到温州,她们回一趟家真不容易。想要回家的决心、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文革”时期搞“大串联”,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免费吃苦旅游。有一次从福州到鹰潭转车去南昌,在鹰潭站转车,火车来了挤满了人根本就不开门。这时看见有一个车门,门上有个窗户没有玻璃,我就往里钻,同伴帮我往里塞,只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人头,只能顺势而下,在场的一位北方的女青年气愤地对我说:“你怎么就一屁股坐在人家的脑袋上了” 。当时拥挤的程度可想而知。
我下乡时也不是每年春节回家,有好几次安排4月份回家,那时候一方面是黑龙江农业的淡季可以批准探亲,另一方面也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以一路上旅游旅游。我曾经爬过泰山,去过山海关、北戴河,有一年车到无锡已是傍晚,当时自己不能找旅店要通过火车站附近的旅店介绍所介绍,当介绍所的人听说我们是来旅游时对我们说:“我们无锡的旅店是给抓革命、促生产的人住的,不是给游山玩水的人住的”,后来只好退而求之说住浴室,介绍所的人说住浴室可以,后来就在无锡浴室里住了一晚,现在想想有点好笑。
中国是非常讲究风俗习惯的国家,但过于讲究有时活得很累。风俗习惯有时又和民众的从众心理有关,从众心理对社会的进步来说不是什么好东西。社会上许多负面的东西,看见了算了,别人都接受、我也接受了。所以在中国许多地方,经济虽然发展了,人却变得更加愚昧了。
上海龚志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