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10日 ,中共中央在转发国务院 11月24日 《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时,传达了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扛起反元大旗时,其谋士朱升给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朱元很好地采纳了这个建议,因而取得成功。当然,“高筑墙”的意思不是在四周修筑防护式的围城,而是建立好巩固的根据地,包括各种物质准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从而凝聚人心,凝聚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所谓“缓称王”,是一种策略,如称王太早,既会受到元朝军队的围攻,还会受到陈友谅等各路起义英雄的打击,俗话叫“枪打出头鸟。”
朱元璋的“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是一个好的方略。大凡好的方略都是因时顺势而定,带有历史性特征。
毛泽东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就是在今天看来,也还没有失其价值。
中国是人口大国,从灾害的角度看,现在也需要“广积粮”,真正的大灾难,今人还没有遇到过。为何有大禹治水?据《贾谊新书》中说介绍,那时连续发生了七年水灾,书中还说,商汤时连续发生了七年旱灾。可见“广积粮”的重要性。
“不称霸”合乎中国儒家传统“沉着镇定,内敛内守”思想,称王称霸者,往往四面树敌,难以久长,今天称王,或许明天连小丘也做不成了。后来提的“韬光养晦”源于“不称霸”,但太柔了一些,看不到英雄气。“不称霸”里蕴涵英雄气,象美国轰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时,当时中国表现的英雄气差了一些。最近日本在钓鱼岛抓扣我中国渔民,中国政府表现出的英雄气值得赞赏。
至于“深挖洞”,后来有人说,是毛泽东当时“估计国际形势过重”,花6亿多人民币挖洞不值。
这样的话不敢苟同。其一,当时国际形势不是不严重。6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强调要突出备战问题,要准备粮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这个时候,援越抗美战争还没有结束,之前又进行过抗美援朝战争,和美国的关系非常敌对。中苏关系恶化,在毛泽东提出“深挖洞”之后还发生了中苏“珍宝岛”之战。应该说,国际关系是非常紧张的。
其二,有备无患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经典,更是治理国家的大略。据说2003年3月伊拉克迅速被美国攻占的原因之一就是地下没有“洞”,没有地下工事。有人以半个多世纪没有发生大战来否定“深挖洞”。是的,数十年没有发生大战了,但谁能保证大战今后不会有了?临渴掘井,只会被渴死;买了伞,花了钱,老天暂时没有下雨,不能说钱花得太可惜了;制了棉衣,没有用上,也不能说不该制。所以,即使无大战,那6亿元投入也是值的。
其三,国际形势并不太平。美国觊觎、臣服、压制、围堵,从中国捞取利益的战略并没有改变,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穿“连裆裤”一起合作侵略他国的一贯做法也没有改变,美国和日本还有军事结盟。国际形势恶化总的基础是存在的。中国国内,社会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在加剧,给外部强敌不断积累虚弱的一面。外部强敌在某一天乘虚而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这说明,毛泽东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高瞻远瞩,战略意义深远,用小人小见的短视眼光臧否伟人的真理性决断是完全错误的。
(2010年9月26日星期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