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洋务运动到精神洋务运动
2002年1月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经向我发问道:“中国的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英文”。我回答道:“原因很简单,英文之所以是今天所谓的世界通用语言,这并不是因为英文自身有什么了不起,出处在于英国人是曾经依仗着船坚炮利而横行于世的世界头号强盗,是当时的世界一流海盗,号称“日不落帝国”。现在你们小学生改学美国口语三百句,不过是因为今天的美国比今天的英国强大。假如有一天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强国,通行世界的语言无疑就应该是中文,国家的实力决定其语言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如果你和你们不想让子孙后代学英语,那么,今天你们就要好好的学英文,学习它不应该是为了发扬它,使之成为我们的母语的替代语言,而是为了打倒它,为了永远不去学它”。
虽然,我并不认为我对孩子讲的这番话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我不能不为一部分人对为什么才学英文的错误观念而感到恐惧。国语不及格是可以理解的,不会说几句洋鬼子话就会被某些中国自己人认为是个素质问题。完全是出于根植在部分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的缘故,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把英文这个外来的本来就是中国人用来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工具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连北京的一个老太太在谈起迎接“奥运会”时都会对着摄像机镜头傻乎乎的说:“我学会几句英文就可以和外国朋友交流了,外国朋友会说,中国人的素质都提高了,连老太太都会说英语了”。此类昏话之所以不绝于耳,就是由奴性化的教育政策所造就的。它已经使得中文这个中国人自己的母语的地位,在我们自己面前发生了动摇,有的领导为了在洋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所谓才能,来不来就拽几句半生不熟的洋话。老太太的无知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造成老太无知的社会氛围就不可以原谅了。更有甚者,有人竟然以为自己在外国待过几天,多听了几天鸟语就一定比没有到过国外的同胞素质高,其实这些人根本搞不懂,这种认识本身就体现出自身素质的极其低下。对于中国人自己来讲,对母语的无知才真的叫素质低,对洋话的无知至多可称之为一种技能上的缺憾就了不起了。不可否认,学习外语的初衷无疑是很好的,但是,演变至今,美好的初衷道是更象一场语言方面的“洋务运动”。
李鸿章发起的“洋务运动”因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而被宣告破产。当今的“语言洋务运动”的最终破产,恐怕还是要让由“语言洋务运动”演变而来的“精神洋务运动”的破产来宣告。某些国人的秉性的确有点滑稽:学洋话就能够引发崇洋情节;喝几口可乐和穿几次牛仔就足以从灵魂深处蜕变成美国人的忠实奴才;用几件日本电器就可以把南京大屠杀忘得一干二净。有些人简直就是些“受虐狂”,非鞭抽棍打不能激发出其淫亵欲望,竟然念念不忘洋鬼子侵略中国的“似海洋深的恩情”,不时还能讲出几个例子以此证明鬼子的侵略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建立起的“不朽功勋”。不是就有人声称要中国去做三百年的殖民地吗?全然不顾非洲国家几乎都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其绝大多数国家的贫穷现状却没有如“受虐狂”们所想象的那样被侵略就一定会繁荣富强这一个基本事实。究其原因,这与由“语言洋务运动”所引发的“精神洋务运动”有着必然的关系。语言“洋务运动”必然导致精神“洋务运动”,精神“洋务运动”则是一条注定要失败的死路。理论上讲,要想不让中国走上“精神洋务运动”这条必死之路还来得及,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向我国的晚清大学问家辜鸿铭先生好好学习,看看他是怎样认识和学习外国语的,学学人家是怎样用所学的外语知识为自己的国家服务的。而不是如同某些“受虐狂”那样,学洋话仅仅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实质就是假洋鬼子梦的所谓个人价值。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