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对“韩三篇”的8个批评

陈才天 · 2012-02-02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对“韩三篇”的8个批评  

l          湖北省黄冈市陈才天  

   

韩寒的博文《谈革命》、《说民主》和《要自由》,简称“韩三篇”。在《爱思想》网上发表后 ,遭麦 田 先生《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质疑。方舟子介入,使“韩三篇”发酵。“韩三篇”鲜有批评,即便有又遭反批评。韩寒在《说民主》文尾说:“和以往的论战不同,这里没有对手。”有点过。笔者几点批评无意跟韩寒成“对手”。  

   

   

一、对《谈革命》的2个批评  

1、①“‘自由’或者‘公正’又是没有市场的,因为除了一些文艺和新闻的从业者,你走上街去问大部分人,你自由么,他们普遍觉得自由。②问他们需要公正么,他们普遍认为不公正的事情只要别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就可以了,不是每个人都经常遭受不公待遇,所以为他人寻求公正和自由不会引发人们的认同。③在中国是很难找到这样一个集体诉求的。④这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是可能不可能有的问题。⑤我的观点是不可能也不需要。”  

批评-1:笔者(将句子用数码标明,以下同。)认为,这段话语反映韩寒逻辑素养差,思想政治素质低。①句中“你走上街去问大部分人”是他整段话语的对象,并且在③句中扩张至“中国”。用这样宽泛模糊不确定的数量概念来谈论相对严肃的革命、民主、自由、公正等政治性话题,必然导致漏洞百出。至少这话有如下问题:走访了多少“街道”?即便你走访了一条街道,你是否就访问这街道上的“大部分人”?尚若你在这条街道上访问200人,既然是“大部分人”,那么这街道就不会超过400人。否则“你走上街去问大部分人”就不能成立。可以断言,韩寒在一条街道上访问人数不会达到200人,即便达到这个访问数量,但是中国有不超过400人的街道吗?所以,①句是一种想象。③句中扩张至“中国”,更是一种虚构与想象的逻辑。  

②句很长,但中心意思是“所以为他人寻求公正和自由不会引发人们的认同”。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可能只是的“公正”观念和态度吧。但不能强加给大众。这说明韩寒根本不了解中国社会舆论的实际情况。或者说没有进入众多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互联网论坛,阅读博文及评论。比如,全国已有网民人数5亿多人。博客和微博人数均超过亿人。网民对于“小悦悦”事件的关注,对贪腐案件表现出正义的愤慨和无情的鞭鞑。汶川大地震后,网民相互转述与通告,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互联网捐款,在高峰时一分钟就能募捐到10万元;2011年初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运动,解救了不少走失儿童;在微博中屡屡曝光各类社会丑闻,多名地方领导干部因为微博引发的不良事件受处分、调任、停职甚至下台,等等。近年来,在“微博打拐”、贫困地区学童“免费午餐”等事件中,一批知名网友起到了重要的动员作用。目前,微博上粉丝过百万的用户超过300名。也许,韩寒是拥有最多粉丝的时代宠儿。试想,如果中国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没有“公正”感的社会,你韩寒是如何生活得风光呢?因此,韩寒应对②句说法承担社会道义责任,应当向关心自己成长的数以百万计的粉丝道歉。  

③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及政府组织中发生的前仆后继连绵不绝的贪腐现象痛恨欲绝,并由此表现出对党和国家前途的极大担忧,党和政府积极组织各方力量企图减少贪腐现象,学术界积极出谋献策防范贪腐现象,人民群众积极举报贪腐线索,等等。你怎么能说“在中国是很难找到这样一个集体诉求的”呢?难道人民群众对社会贪腐现象深恶痛绝不是“公正”、“正义”范畴的事情么?难道解决贪腐问题只有追究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这一条路么?难道要求改变一下官员选任方式,不算是一种民主诉求吗?它既能减少违法犯罪,又能改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这不是一种社会集体的“公正”诉求么?  

根据④⑤句,大概可断言,韩寒是对社会贪腐现象漠不关心的。这是否可以看出,韩寒是一位缺乏社会公正感的“公共知识分子”呢。  

   

2“现今中国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有革命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急需要改革的国家。如果你硬要问我在中国,什么时候是个革命的好时机,我只能说,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  

批评-2:韩寒这样区分“革命”与“改革”无可厚非。但是,他最终回到“革命”上来了。那么这“革命”研究是什么呢?人们是满头雾水。而且他把这革命所需要的社会条件看成“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人类社会历史表明,能够称得上社会革命的运动,一定是推动社会发展标志性的社会变革,它们包括人与人的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由此可见,韩寒对社会革命概念缺乏起码的知识。比如,在同一篇文章中是不能对革命有两种以上的理解。然而,韩寒在文中两次对中国式的革命领袖下的定义是“尤其是东方国家,革命的最终收获者一定是心狠手辣者”和“中国式的领袖,绝对不会是你现在坐在电脑前能想象的那些温厚仁慈者。这样的一个领袖,八成独断专横自私狂妄狠毒又有煽动力”人们不禁要问,“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的文明社会,怎么产生“一定是心狠手辣者”,“八成独断专横自私狂妄狠毒”的革命领袖呢?这充分说明韩文有严重的思维逻辑缺陷,缺少学术素养。  

有人会说,这就是韩寒对“革命”的理解。当然,各人有对“革命”不同理解的权利。  

   

二、对《说民主》的4个批评  

1、“但无论中国发生暴力革命或者非暴力革命,文人的地位和角色远远文人和学者想象的要低,更别说能作为领袖了。而且国民素质越低,文人就越什么都不是。你也不能用完美的民主,完美的自由,完美的人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来逃避中国的现实。”  

批评-3:再次显露了韩寒社会生活素养不高,思想政治素质偏低的状况。据麦田文中说,韩寒的代言费收入成百万千万。不然,一位没有正式职业的青年人,能够生活得如此阳光。这就说明韩寒此言语有忘恩负义之嫌。动辄拿“国民素质低”开涮,仿佛自己不是国民中的一员。一个国民素质低下的国度里,能够产生高素质的文人吗?  

或许,韩寒辩解说,这是一种假设和推论,没有逻辑问题。那么,可以问你:这假设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存在于现实之中呢?还是未来呢?如果是后者,那么现实将还要糟糕。如果你假设过去,那么这种假设就毫无意义了。  

   

2、“中国共产党到了今天,有了八千万党员,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所以共产党的缺点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人民的缺点。我认为极其强大的一党制其实就等于是无党制,因为党组织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  

批评-4:韩寒这样对待政党、阶层、人民、体制的观点,看起来很新鲜。其实,这种对社会政治的思维逻辑的层次是初级的很低等的。知识界、文化界的人士不对其进行批评,反而大加赞赏、跟风吹捧。充分显示出中国社会浮燥风气盛行的现状。比如,中国有13亿多人口,即便中国共产党按3亿计算也是不到四分之一。怎么就是党“就是人民本身”呢?人民怎么“就是体制本身”呢?哪里有这样的政治逻辑?社会体制,不论是经济体制,还是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法治体制等,都是以一定社会物质形式和语言文字形式相结合的产物,由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构成。参与到体制结构组织中的管理者总是社会人口的少数人。在政治学,一般称之为统治阶级或政权阶级,它们始终是凌驾于人民之上,不论是什么样冠冕堂皇的理论与说教,都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比如,政府要向纳税人征税,掌握财政资源二次分配,掌握国家自然资源分配权,掌握社会人事资源分配权等等。人民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中,总是被领导被统治者;“代表”从来就不是被代表者“本身”。不论是在怎样的政党环境中,“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体制本身”的政治逻辑是不能成立的。  

   

3、 “①文人到时候就应该扮演一颗墙头草,并且扮演一颗反向墙头草。②文人需有自己的正义,但必须没有自己的立场。③越有影响力就越不能有立场,眼看一派强大了,就必须马上去帮另一派,绝对不能相信任何的主张,不能跟随任何的信仰,要把所有的革命者全都假想成骗子,不听任何承诺,想尽办法确保不能让一方消灭其他方而独大。④所以未来的中国如果有革命,谁弱小,我就在那里,它若强大了,我就去它对手那里。⑤我愿牺牲自己的观点而换取各派的同存。⑥只有这样,才有你追求的一切。”  

批评-5:这段话语有6个句子,其中①⑥可以不论。⑤将自己估计过高,在偌大的中国,不会有一个文人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我愿牺牲自己的观点而换取各派的同存。”也与上文自轻的观点相悖。  

当然,一种个人观点,他人无权干涉。但是,某种观点是否符合逻辑,他人则是可以评判的。②句:正义感可以超越立场,粗看起来并无大错。但说文人“必须没有自己的立场”则违背事物逻辑,尤其用“必须”一词限制,极不妥。如是说一个人有正义感,他最终必有立场。比如在③④都表明有立场。③句则自相矛盾,毫无逻辑可言。比如,本段话题是回答文人对“革命”的态度。③句中有5个“不”,看似个无党派人士的立场。既然,你不能信任何主张、不能随任何信仰、不听任何承诺,还“要把所有的革命者全都假想成骗子”。但又说要“必须马上去帮另一派”和“不能让一方消灭其他方而独大”。这就是自相矛盾。  

整段话语中有一个潜在的逻辑:正义、立场、信仰、信任、强大、弱小构成一个逻辑圈子。但是,似乎“正义”就是“弱小”;似乎要“正义”,而不要“信仰、信任”。这些逻辑矛盾不再细说,读者也能分辩出来。  

4、文尾说:“和以往的论战不同,这里没有对手。”  

批评-6:中国很大。虽然韩寒博客点击数虽达5.3亿人次,即便算是5.3亿人也不足40﹪。笔者无名卒,在写本稿时曾犹豫再三,有无必要值不值得与韩寒如此计较。可以想一下,数以十万计的专家学者。一个人成长为根深壮干叶茂的大树,批评就是钾肥,是不能缺少的营养。无意要谢。  

   

三、对《要自由》的2个批评  

1、“作为交换的条件,我承诺,在文化环境更自由之后:不清算,向前看,不谈其在执政史上的敏感事件,不谈及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只对当下社会进行评判和讨论。”  

批评-7:对于每一位公民他要采取什么方式去争取他所认为的自由,当然是各人的自由,他人是无权干涉的,包括韩寒现在表明他要采取的方式。但是,如果说韩寒所要采取的争取自由的方式,值得一提,或是值得大加赞赏的话,那么也许是十分幼稚可笑或可怜的。至少,韩寒没有将这里争取自由的“策略”与《说民主》主张的“正义”相配套。实际上,在现实的网络言论自由中,谈论“其在执政史上的敏感事件”和“谈及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等,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空间。基于互联网2.0时代技术与观念的社交媒体,正在再造个体行为能力、重塑政治议程、拓展外交路径。从学界、媒体、文艺界和其他专业领域(如金融业、IT业)上网人群中,“意见领袖”批量产生,特别是在微、博客上各显其能。“意见领袖”群体的异军突起,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和官方媒体主导新闻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逐渐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表达和博弈走向透明化和规则化。因此,韩寒的“政治交换条件”是十分幼稚的、缺少常识的。  

   

2、“但是如果两三年以后,情况一直没有改善,在每一届的作协或者文联全国大会时,我将都亲临现场或门口,进行旁听和抗议。蚍蜉撼树,不足挂齿,力量渺小,仅能如此。当然,只我一人,没有同伴,也不煽动读者。我不会用他人的前途来美化我自己的履历。”  

批评-8:人们不能否认,韩寒在必要时采取“都亲临现场或门口,进行旁听和抗议”,也是争取自由的一种步骤、方式。在现实中,我国公民表达诉求的方式,也决不仅仅限于此。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游行示威法》规定,公民有组织地、经相应机关批准的,在指定场所、商定的时间里,是允许游行示威的。“韩三篇”不就是要表明要成为革命、民主、自由的领军人物吗?然而,韩寒采取的“争”自由的方式,表现出一种悲怜的心态。体现了韩寒保守派的特征,不足以承担起使中国社会向更加昌明民主自由的新时代迈进的推动力。还有其他许多方式和途径,包括遵守宪法规定的按正式通道联名上书等,都不存在“煽动读者”或“用他人的前途来美化我自己的履历”之虞。韩寒即便是文人,既然要谈革命、民主、自由,居然不知道借助现行法律法规为武器。   

韩寒选择采取的“争”自由的方式和心境,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种国民性,即试图以个人的善良诚恳品格感动上苍的恩典,而缺乏采取群体联合方式维护宪法规定人权的坚强信念。前不久,风靡美国的“占领华尔街”革命,其实都是按法律程序、经警方当局协商同意规定的路线、地点、时间中进行的。韩寒作为80后的先锋人物之一,尚不知运用法律方式争取自己认为应享有的自由。扎根于中国国民基因之中这种传统的国民性,必须加以历史性的改造。科学、民主、法制仍是这种改造的思想理论武器。中国的这条路啊,还很漫长。  

   

四、“韩三篇”可能成为“保守派”的代表作  

细读“韩三篇”,对照学术界浩如烟海有关革命、改革、民主、自由、正义、公正的文献,前者真是不值得一提。它的内容不会对中国民主自由事业有丝毫帮助,对中国民主法制进程也不会有任何实质的推动。正如麦田所说,“凭什么凤姐宋祖德一谈民主,你们就发笑;韩寒一谈民主,你们就思考?!”这个问题不光是媒体,还有知识界,无非有的人借韩寒的名声还魂而已。比如,有的人把韩寒与青年毛泽东相提并论。其实“韩三篇”怎么能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相媲美,无论思想、立场、观点,还是情感、愿望,都是大相径庭、天壤之别了。对待民众的态度,还是用得上毛泽东说的那句话: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韩寒是后者。   

笔者对“韩三篇”并不看好,觉得很嫩。但很奇怪为什么被社会舆论看得如此了得。仅在《爱思想》就有连篇累牍的评论,有些纳闷不解。其实,“韩三篇”文中对中国普通民众的革命、民主、自由意识看得都很低。其意思就是中国民众并不像文化群体那样迫切需要什么革命、民主、自由。这种思想其实正好符合官方的意愿,所以就有主流媒体介入进来推波助澜。“韩三篇”理念根本不能与哈维尔相提并论,而是风马牛而不相及。至于,“韩三篇”文是否由韩寒亲写出来。笔者不能妄断。但认为,一是从韩寒文笔功夫看写出此三篇也不无可能(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也无学术素养)。二是从韩寒处在人生的转折关头看,则有向社会政治转型的可能性。因为韩寒车手的黄金年龄段即将过去,他已聚集相当的名声,萌发迈进社会政治的需求是可能的。三是正如笔者在易中天《韩寒的新衣》的评论所说,“据悉,韩寒已是中产阶级了,他已知道左派的观点和主张,而且看到了左派在不断地壮大。由此,韩寒就是这样地谈“革命”、论“民主”、说“自由”了。”如果按时下人们对左右派的划分,韩寒的言论立场既不属左派也不属右派。如果其观点立场逐渐形成一种社会群体的共识,就将产生一个新的社会政治派别即保守派。“韩三篇”可能成为保守派的代表作。这大约是韩寒的粉丝们--自由派中有的称他是 “叛逃”或“起义”的原因吧。因此,年近三十岁的韩寒写出这三篇不值得大惊小怪。中国数以十 万计的 博士都是这个年龄。各有所长吧!  

对于韩寒来说,“韩三篇”看似成功,其实是一种失败。历史终将证明一切。问题可能还不止于本文批评的东西。“韩三篇”失败的关键是,韩寒用文学创造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手法来讨论社会政治及相关的课题。文学与政治毕竟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领域。即便以鲁迅杂文手法来说革命、民主、自由,“韩三篇”相距甚远。简而言之,在社会政治领域,要善于用概念说话,而不能用虚构与想象的逻辑行事。  

国人都有希望中华民族多出天才的愿望。如果你真的是天才人物的话,谁会嫉妒天才呢。还会有不少人怕得不到捧场面的机会呢。从韩寒骂麦田和方舟子的文字看,这二段文字才是体现韩寒的真实性,这种骂法正是有科学知识、有相当思辩能力、有较高文字表达能力的青年人。但就整个事态处理看,韩寒并未超越其阅历局限性。尤其是对方舟子,据方解释他并未对韩寒有更多言语,却遭到一顿臭骂。  

在中国,名人拥有写作团队成为时髦。对于那些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教授之类的人物来说,什么枪手、写作班子的指责,则可以置若罔闻、不屑一顾。相反,在一些人看起来是地位的象征,是一种“荣耀”的事情。韩寒为什么对麦田质疑的反应如此强烈呢?因为韩寒既没有高学历文凭,也没有学位和职称。韩寒的资本只有文章。所以韩寒不能容忍任何人对文章发出真与假的质疑(水平高低的质疑则可在所不论,人们已习惯了他是高水平的)。  

   

现在,韩寒与方舟子对簿公堂。人们拭目以待。  

   

作于 2012/1/27 /16/30/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