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晖
龙年之龙,播云吐雨,济事农桑,是农业文明的图腾,寄托着中国农民获得丰收、战胜自然灾害及自由栖居的希望。
2012的龙年,将是一个农业升级换代之年。今年1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对外宣布:最新统计显示,大陆地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有专家预计,未来10到20年,城镇化的水平稳定在70%可能是比较合理的比例。
中国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这个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令人既喜且忧。喜的是: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工业化、城镇化通常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创新和现代文明的进步。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意味着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巨大转变,意味着通过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逐步消除城乡差距的统筹发展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忧的是:城镇化、工业化也使得城乡矛盾,污染问题及粮食安全问题加剧。还要看到,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不高,大批农民工多向大城市及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却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而中小城市的产业集中度低,虽降低了落户门槛,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仍不强。同时,部分地区片面追求城镇化率,“赶农民上楼”现象比较突出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要求:要使进城农民工真正成为城镇居民,绝不是改变一下户籍那么简单。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只靠几个城市圈和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不可能完成人口的城镇化。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向,既要采取措施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所在地逐步安家落户,又要引导产业向内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温总理的这一讲话将城镇化、农业农村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为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引导产业转移指明了方向,也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做了铺垫。
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人口,可当做龙年敲响的“转移警钟”,可作为合理引导人口流向的里程碑,可成为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拐点。
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是发展集约型现代农业的大好机遇,也是重大挑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定要把公益性的服务体系和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要把公益服务和第三产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大学也是农业公益性服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大学在农业科研服务中积极作用。这对城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省不仅要坚持“城镇上山”,为坝区腾出了更多的耕地和良田,还应积极为坝区良田科研服务,让农业大学随城镇上山,把课堂办到田间地头,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就地就近学习农业科技。
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为多元一体的龙文化增添了农业现代化的光彩。现代化不等于“弃农化”,科学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必然催生农业现代化。龙年,祝中国农民在村庄里也可以过上现代化的生活,祝农业现代化乘龙腾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