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宝鈞:解放后前卅年和后卅年经济建设探索的比较(四)
(F)随着中国经济、技术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和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垄断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对外国经济制裁、封锁的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乃至消失,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益加凸显。
在后卅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依赖国外市場。2011年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公开表示,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60%。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占当年GDP的49,5%。
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国资金的依赖。国际货币基金会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依赖外国资金的贡献每年经济增长3%。
中国的经济发展依赖引进外国技术。据科技部09年发布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的报告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而美国、日本对外技术依存度仅为5%, 有关专家指出,“长此以往,我国的技术空心化将会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外国石油、铁矿石。国家发改委表示,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2%,2010年上升至55%,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透露,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又一次超过50%的警戒线和美国(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3.5%)2010年发布的《能源蓝皮书》预测称,10年后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对此,国际能源署给出的数字是80%。而在1993年我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时,这一数字为6%。。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经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09年的69%。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0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为53.6%。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我国首次由煤炭出口大国一跃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
老百姓消费的大豆、食用油主要靠进口。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部门于2011年4月19曰公开发布的农村经济绿皮书披露,2009年中国食用油自给率约为42%,即食用油对外依存度为58%。
北京交大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指出,近十年来,外资对中国第二产业即工业的市埸控制程度稳步上升,平均控制率已接近三分之一,超过一般行业市埸控制程度的警戒线。汽车产业外资股权控制率在2006年升至43.62%,尤在汽车发动机领域,则高达78.26%。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电子伩息产业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埸的控制度在2004年以后均在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外资控制度近几年己经达到70%的水平。
有关论文披露,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已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外资零售业占领了中方66%的市场。
中国产业安全中心发布的“2006/2007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指出,最近几年,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外资不但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态势,并且进入我国钢铁、金融、水泥等支柱企业进行并购,重点转向并购大中型企业或整体并购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我国产业对外依存度迅速攀升,相当一部分市场和原创品牌被外资掌控或取代,国内企业对产业的控制力受到削弱。有关方面专家指出其危害:“首先,外资可利用其优势产品和垄断地位操纵市场,左右价格,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将大量财富转移至国外; 其次,压缩了民族经济生存空间。特别是在能源、基本原材料、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金融、流通等关键行业,外资市场控制率过高,将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 第三,妨碍民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使之在重要产品和关键技术上有可能长期受制于人。如果我国的一些关键装备部门如轴承、齿轮的骨干企业被外资并购,甚至还有可能对我们的国防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曰本国际经济学家谷川庆大郎撰文声称,中国的未来掌握在美国和曰本手中。他认为,只要美国切断中国对美消费品出囗渠道,中国就难以维持其经济增长。中国离不开曰本的产品、技术和资金,中国对曰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強而不会是相反,这意味着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这些赤祼祼的话提醒了我们: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国资金、市場、技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高,则越脆弱、越不稳定,隐藏的凤险越大。
“山雨欲来风满楼”。2010年东莞工业园区还有100多家企业和10多万员工,如今仅剩下寥寥数家企业和几百名工人。这印证了中国对欧洲出口因欧元区危机遏制消费开支而出现“断崖式下跌”。 还有,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最近刊文说到西方正“立体做空”中国:外资机构从2010年开始加速抛售在中国的房地产;2011年11月美国銀行和高盛大幅减持中国銀行股,中国股市暴跌;与此同時,越来越多高端美资制造业正在从中国的实体经济中悄然撤退一——国家发改委顾问、深圳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中国的泡沬严重是个公认的事实,外资做空的条件己经具备。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则透露,2011年他在江浙一带的调研表明,遭遇危机濒临倒闭的企业达60%。————对中国经济来说,危机巳经迫近,暴风雨即将来临?
(二)从经济的稳定性看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最容易引起社会动乱的两个主要原因,下面就此作一些比较分析。
(1)失业率
根据我国的统计数字,我国1952年待业率为13.2%,1957年为5.9%,1978年城镇待业人员530万,待业率为5.3%;1980年待业人数541.5万,待业率4.9%,1985年待业人数238.5万,待业率1.8%,待业率基本是下降趋势。但是此后失业人数逐年增多,失业率不断增高。据政府有关部门公布,1992年城鎮登记失业人口为393.9万,登记失业率为2.3%;1999年城鎮登记失业人口为600万,登记失业率为3.2%;2001——2003年则分别为681万、3.6%,850万、4%,800万、4.3%。但是民间和国外普遍认为政府公布的失业人口和失业率不真实,因为它不把失业的下崗职工、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及其他不登记的城鎮失业人员计算在内。国家计委宏观经济院有关专家的数据显示:1993年城镇下崗职工为300万人,1994年为360万,1995年为564万人,1996年为891.6万人,1997年为1200万人。1998年为877万人,1999年为937万人,2000——2003年年均为1000万人左右。而下崗职工的再就业率,1998年为50%,2001年为30%,2002年为15%。也就是下崗职工失业人数越来越多。
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也是逐年上升:200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114万人,就业率70%,大学毕业生失业34.2万人;2002年一2008年每年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分别为29万人、53万人、64.8万人、92.6万人、123.9万人、148.5万人、159.6万人。
2001年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城鎮登记失业率为3.6%;而中国社科院在《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认为,中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己达到了7%的警戒线。叧外,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中国城市失业率为9.4%。2008年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城鎮失业人口为886万人,城鎮登记失业率为4.2%。 2008年12月16日 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2009年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城鎮登记失业人员为921万人,城鎮登记失业率为4.3%。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兰皮书》则认为,中国城镇失业率已接近10%。^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10年3月22日 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方主要代表时,透露“中国的失业人口多达2亿人。”此前,台湾经济学家测算中国大陆的失业率在30%以上,亚洲开发银行测算中国的失业率为34.3%。
显然在前卅年,由于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企业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工作都有保障,农民则由人民公社统筹安排务农或到社办企业务工或到城镇国企当工人,不存在职工下崗失业、大学毕业生失业、农民工失业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就业情况也逐步改善。而后卅年虽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失业人数也逐年大量增加,失业率逐年增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长,将巨额资金用耒兴建高鉄、高速公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占用很多农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而建成的项目用工很少。
(2)物价方面
按照国际惯例,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趈过3%,就出现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根据《广西物价志》所载,1951——1979年历年广西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如下(以上一年为100):
1951年(110.5),1952年(99.9),1953年(102.5),1954年(104.2),1955年(102.2)
1956年(99.7), 1957年(103.3)1958年(99.7) 1959年(99.8) 1960年(104.8)
1961年(138) 1962年(100.5)1963年(99.2) 1964年(94.8) 1965年(95.8)
1966年(100) 1967年(100.4)1968年(101) 1969年 (100) 1970年 (100.4)
1971年 (101.2) 1972年 (101.2) 1973年 (100.7) 1974年 (100.4) 1975年 (101)
1976年 (101) 1977年 (100.5) 1978年 (99.8) 1979 (102.8)
在1951一1979年中,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超过3%的有4年, 其中超过5%的有两年; 下降的则有8年. 。可以说,在这28年中职工生活费用价格基本是稳定的。
另广西1950一1978年另售物价上涨49.2%,平均每年上升1.5%。在这28年中,物价基本是稳定的。
根据政府公布的1980一2010年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物价指数(cPl)如下(%):
1980年( 6), 1981年 (2.4) , 1982年 (1.9) 1983年 (1.5) , 1984年 (2.8) , 1985年 (9.3) 1986年 (6.5) 1987年 (7.3) 1988年(18.8) 1989年(18) 1990年(3.1) 1991年(3.4) 1992年(6.4) 1993年(14.7) 1994年(24.1)1995年(17.1)1996年(8.3) 1997年(2.8) 1998年(0.8) 1999年(1,4)2000年(0.4) 2001年(0.7) 2002年(-0.8) 2003年(1.2) 2004年(3.9)2005年(1.8)2006年(1.5)2007年(4.8)2008年(5.9)2009年(4.3) 2010年(3.3)
在1980一2010年中,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物价指数超过3%的有17年,其中超过5%的有12年;只有一年是下降的。可以说,在后卅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出现通货膨胀,近40%的年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必须指出的是,政府统计部门没有把住房价格变动列入居民生活消费物价指数统计之中。而近五、六年来,中国商品房价格瘋涨冲高,令老百姓呌苦连天。合理的房价与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联合国制定的标准是3:1,现实中,美国是3:1,日本是4:1,发达国家最高的是悉尼 8.5:1,纽约7.9:1,伦敦6.9:1,首尔7.7:1,东京7.9:1,新加坡5:1。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高达8.76,而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更高,北京、上海、深圳更高达15倍以上。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中国家庭无能力买房。
上述比较的结果,正如美国保罗•R•格雷戈里教授和罗伯物•C•斯图尔特教授在《比较经济制度学》一书中所承认的:“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稳定,我们可以得出那些一般结论呢?从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这样的传统标准看,在计划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作更有保障,企业风险更小,消费物价也更为稳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