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个破名真难]网友跟帖说:“凡造谣污蔑毛主席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于也有同感,所以搜了搜这个过去没有怎么注意的[杨联康],这才知道,[杨联康]网友竟然还自称是个“科学家”。但是,看了他自己写的几个资料,得到的感觉是这个“科学家”的一些表现显得相当浅薄。
资料中看到,杨网友好像特别在乎这个“科学家”的名头,在他的帖子的标题和内容中总是喋喋不休的标榜自己“科学家”的身份,如什么“见科学家杨联康博客”啊,“一个中国科学家的73年-----通往“世界河王”之路”啊,“既然是科学家就要拿出科学家的水平来”等等。大于看过不少科学家的文章,也接触过一些科学家,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把“科学家”牌子挂在自己嘴巴上的“科学家”。
在大于的印象和体会中,一个真正做学问的科学家,在经济问题上往往看得比较开。但这个杨“科学家”好像在这方面很注意。如他在一个跟帖说:“我56年入北大,61年毕业。至今55年,我所获研究经费不过5000元人民币,至去年初自美国归,我这个研究员月获不足600美元。走遍全球,多有重大发现,并与中国进行详尽比较,除去这点钱,全靠我在国际学术会议所做报告和我的同行对我的研究深感兴趣,才用车带我实地考察,现场比较、让我介绍。宴请也是工作结束后认为你说的对,有价值,你是一心扑在研究上才宴请,(确含韩国烧酒,铁板烧、南美特提拉、美、埃、俄院士、教授高级接待)。但恰恰因为不是以吃论成败,而是吃什么我的研究也是世界第一,真理是什么我说什么,(认识不一定全面),人家才尊重我!”
再就是从他自己列出的文章中,看不到他有什么理论建树。让人不解的是,他经常提到自己50多年前发在《北京晚报》的《夜话燕山》,那不就是一篇报刊上多如牛毛的科普小品吗,一个如今“察中外,阅古今,功底凸现,引领中国与世界重大领域研究前行的科学家”,咋还会津津乐道那么一篇读书时写的很不起眼的小品文呢?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的一些科学工不应有的不严谨不严肃的表现。就看他的成名作品《杨联康徒步考察黄河》吧,相关的介绍是;“1982年5月31日,我国地质工杨联康,徒步考察完黄河全程后到达黄河入海口。杨联康是从1981年7月21日开始从黄河发源地徒步考察黄河的,历时315天,行程5500多公里,经过了7个省、2个自治区的108个县,收集了有关黄河的大量第一手资料。是我国徒步考察完黄河全程的亘古第一人。”
这个资料里的数据应该是杨网友本人提供的,大于认为其中的“行程5500多公里”就不够严谨。不是说他的行程没有5500多公里,如果他的徒步考察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那么他的行程应该远远超过5500多公里才对。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因为大于年轻对本地的河流也多次“考察”过,这种“考察”就是沿着河流走着玩,得到的体会是,除非沿河都有防洪堤,常常遇到的情况是水路10公里,你得沿河曲曲拐拐地走上一整天。对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在这些数据上是不应该留下这种漏洞的。
有了上面这些感觉,再联系到他评价毛主席的那种无知和轻狂,所以觉得这个[杨联康]不像是个“科学家”,倒像是个跑江湖卖狗皮膏药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东林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