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地域分,拉丁美洲幸福人口比例最高,32%的人自认“非常幸福”。北美比例为27%,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都是24%,欧洲为15%。按国别分,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墨西哥幸福人口比例最高,前者为51%,后两者都为43%。排名靠后的国家分别为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韩国和匈牙利,比例从13%至6%。其他国家中,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德国和法国的幸福人群比例分别为28%、28%、27%、21%、20%、16%和15%。巴西和土耳其都为30%,日本16%,中国为19%。
欧债危机,影响欧美人民的幸福感下降是可以想象在情理之中的。日本地震及核泄漏影响幸福感也在所难免。我们中国经济发展持续高速十几年,GDP跃居世界第二,粮食连续多年稳产高产,企业职工连续七次调升工资,幸福感指数为什么只有区区19%呢?
我们自己没有调查,最好先不要妄言法国调查机构有什么“猫腻”;如果我们自己做一次同样范围的调查,我们的比例是升是降,没有人能够预测。
我倒是觉得这个19%的比例比我们的二级分化的严重比例情况还好了许多。学术界目前似乎存在这样一种共识,认为中国当前的收入差距已经很大,扩大程度甚至已经超过美国:10%左右的人占有90%左右的财富。翻一倍把,法国调查机构的19%应该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中国,对于衣食无忧,有富余的闲钱的人来说,无非采取这样几种投资理财方式:办企业、兴教育,搞慈善,去旅游,重养生,最没有出息的是飙车、赌博、吸毒、养情人、包小三,害人害己。我们用应该找个人习惯用的数学上的模糊概念说,绝大多数人民还没有幸福感应该更准确一些。
有人说,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认知各有不同,其实是一个误区。文明只要稍微把这些“不同”的对幸福的认知归纳一下,事实上是差不离的,本质是相同的。我们的社会还不是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货币作为任何交易的共同流通价值依然存在,“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行的”,依然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钱仍然是决定一个人,一个家庭是不是幸福的根本条件和前提!对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采取不承认主义的人还是不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先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2011年11月2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了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挪威名列第一,中国名列第101位。这也是一个国际权威性的幸福感指数。其中有一个考量指标是人民享有“体面的生活水平”的普遍程度;换言之,这种普遍享有“体面的生活水平”的程度就是“幸福感”程度。这种“体面的生活水平”依然是以自身拥有的经济水平的MORE程度来决定的。人家近五星级酒店,你欣赏橱窗;人家玩自驾游你搞步行游;人家去迪拜你去离家附近的公园;人家家务全自动化,你是全手工操作。。。“体面”从何谈起!胡锦涛说要让人们有“体面的劳动”,温家宝说要让人们过“有尊严的生活”,异曲同工,都得依靠在继续加快持续发展经济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逐步平抑二级分化,切实保障社会供给,适应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与物质需求。
这才是幸福感以及幸福感的提升。幸福不幸福,不是靠文件,也不是靠领导说话,还是靠每一个成年人用手摁住自己的口袋,看看里面的money是不是能够足以支付自己的一切正常支出!换言之,幸福,是蕴藏在人民心底的一股永不干涸的暖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