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整治网络语言混乱的现象
夕照明/文
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以及多家门户网站曾联合呼吁坚决抵制网络“三俗”之风,主要是指一部分网络作品内容的庸俗、低俗和媚俗而言的。然而,一定的内容总是离不开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净化网络环境除了要抵制网络作品内容的“三俗”,还应该净化作品的语言表达形式,倡导网络语言使用的规范化,因为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也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题中应有之义。
早在60年前,人民日报就发表了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重要社论(以下简称《社论》)。《社论》指出, “我们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有些人不重视和不肯好好研究祖国的语言,相反地,他们不但不加选择地滥用文言、土语和外来语,而且故意‘创造’一些仅仅是一个小圈子里面的人才能懂得的各种不伦不类的词语,他们对于任何两个字以上的合成词都任意加以不适当的省略,以致滥用省略成为通病”。令我们感到惊讶和遗憾的是,《社论》指出的这些“不能容忍”的无视语言规范化,滥用生造词语的“混乱状况”,60年后的今天仍然屡见不鲜地出现在我们的媒体上,尤其在网络语言中更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当今网络流行语中常见的有悖于现代汉语遣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和修辞逻辑基本要求,遣词造句不规范的语言乱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任意简化。即极其不严肃地任意省略不该省略的语言成分,比如把“改革、开放、搞活”简化为“改开搞”;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简化为“邓三科”;把“伟大、光荣、正确”简化为“伟光正”;把“共产党、社会主义”简化为“共社”等等。这些所谓的“简化词”,均非人们共同认可、理解、通用的,因而造成了语言的混乱,有损于祖国语言的规范、纯洁和健康。当然,我们并不一概反对使用简化词,但任何一个合成词或词组的简称,都必须符合现代汉语构词的语法规则和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同时还必须为人们所接受和理解,比如网络流行语中的“给力”、“三俗”、“三个代表”等简化词,就是比较规范的。
其二,中英相杂或以英代中。即刻意在一个中文句子中夹杂英文单词,表达被其取代的中文词语的意义;抑或用一个英文单词或短语,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前者如“hold住”(承受、坚持住)、“想到what说what”(想到什么说什么);后者如“out”(出局、落伍)。且夹杂的英文单词或短语并非文章内容或特定语境的实际需要,而纯粹为了显摆网络汉语言洋化的“时尚”。诚然,正如《社论》指出的,“……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华而不实地用外国语言来点缀装饰我们的母语。更何况,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是望尘莫及的外国语言无法比拟和取代的。
其三,借代不明。即用一个莫名其妙的词组,指代只有本人或一小部分人明白的某件事或某一层意思,而绝大多数的局外人是看不懂的。比如,“被代表”、“被和谐”、“请喝茶”、“特别是”等等。“借代”原本是一种修辞方式,其特点是用事物一个局部的鲜明特征指代事物的整体,比如用农民的“泥腿子”这一特征指代“农民”,等等。显然,以上令人费解的实例是有悖“借代”的修辞规则的。
其四,滥用方言和谐音词。作文时基于文章内容的需要,适当适度地引用方言是无可非议的,特别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对话时,恰当地使用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和籍贯的方言,则能产生准确、鲜明、生动的修辞效果,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然而,“滥用方言”则是指在一般议论文中,无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是否需要,单纯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语言“鲜明、生动” 的修辞效果而任意引用方言,甚至热衷于引用一些鲜为人知的冷僻方言。比如,用云南方言“有木有”取代“有没有”、用广东佛山等地的方言“无厘头”表示“夸张、讽刺、搞笑、粗俗、不可思议”等意思。此外,在失之规范的网络流行语中,还有一类无端使用谐音词取代句子中某个对应的词语,如把“什么都是浮云”写成“神马都是浮云”。有这个必要吗?为什么要让读者如看天书般不知所云?如果把与那些方言词或谐音词同义对应的书面词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岂不更简洁明了吗?殊不知,语言鲜明、生动的修辞效果是以语言的准确、简明为基础的,否则鲜明生动便无从谈起,而只能是弄巧成拙,因文害意。
其五,生造词语。即凭空杜撰一些连词典上都查不到的谁也看不懂的“新词”,比如另造一个“尚若”,取代“倘若、假若”;另如把现代汉语中“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一并写成“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令人不得其解的是,在浩若烟海的祖国语言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数词语可供我们选用,为什么还要自行生造词语呢?殊不知,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是在人类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丰富发展的,“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成果,是人类思维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指标”(斯大林语),绝非人人都是造字的仓颉,可以随意杜撰的。
毋庸置疑,上述网络流行语中那些五花八门的语言乱像,早已越出了语法、修辞、逻辑等语言规则所能允许的范围。正如《社论》指出的,“这种语言混乱现象的继续存在,在政治上是对于人民利益的损害,对于祖国的语言也是一种不可容忍的破坏。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为此,笔者建议我们的网站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也要像坚决抵制网络“三俗”之风那样,雷厉风行地整治网络语言的乱像,积极倡导网络语言规范化,以进一步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