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报纸、广播、电视两个时代的对比
现在社会人阅读习惯,大概网络和电视。
还有报纸嘛,可报纸谁看?偶尔车上见一份,哪是为屁股服务的。
我家附近有家收买废品的。每天都能拉进散发油墨味的报纸,整整齐齐比印刷厂刚发行出的感觉差不多。什么日报都市报晚报,品种齐得隆咚呛全。
谁看报纸?谁,我娘。
发行员每到订报时候,就来大派送。油啊,化妆品啦,雨伞等吧,就是说看一张报纸还能打折。打扣我也不想要,但我娘心动。老人家爱雨伞。武汉的天气容易犯歪春天送梅夏天跑暴,秋天冬天只有一下雨乖乖几天几夜不带磕巴的。没个伞不行,又感觉老了,没什么力量叫儿女大喜小喜,能送把伞儿女夸奖两句,比打牌还高兴。但娘就看看体育版,改革,讲话,专家精英文章,没用,没人感兴趣。
说现在报刊无人看,也就是现在。过去没这份光景。
1973年,我上了武汉十七中学。学校靠墙辟有读报专栏。每天课间操休息的时间最长,也是这里的人最多,为看一会儿报,同学们总是挤来挤去,还有发生冲突的时候。你想为看次报就打一架总不值当。可哪会儿报纸就这么吃香。学校为解决学生读报难,就每个班级订了一份;估计全市统一安排。所以,从初二起,我就成为了班级读报员。实际大家仍然饥渴。大家都希望读到《人民日报》,对地方报刊相对找到容易一些。我为能看到《人民日报》总是放学走上一路,到附近文化宫去查阅。家里父母很支持,吃饭的时候看不到人,很高兴的说到“桥宫”去了。
过去,住的大都是木板房。冬暖夏凉。但有一点不好:接灰。所以,每年总得用报纸浆糊再刷一次屋子。报纸是父亲从单位里拿来一大捆。家里的孩子乐开了花,有时候运气好还能看到几份《参考消息》,一般情况是地方报纸《长江日报》为主;总有几天,非得把这些报纸全部看完才能够上墙。在七八十年代,成年人,年轻人程度不同的都有剪报与抄录笔记习惯。当然习惯来自过去为人民服务时代。虽然运动不断报刊内容总会为运动服务就如同今天改革强调的一样,但运动的本质是反高级领导走私有制化,也就是过去说的反资产阶级路线复辟道路。而现在报刊尽管进入了家庭还走进更快捷网络时代,却由于宣传的方向与人民百姓利益要求基本无一致,其赞扬赞颂的无非是新资产阶级利益,也就是现在大众无动于衷根本原因。
说到发行也是一奇。现在发行报刊无孔不入,就差盯一份报送一美女了。
过去报刊是不走进家庭的。现在改革后的媒体总在说过去如何如何强调对普通人的思想洗脑,哪有这回事情。除了政治学习读读报外,学校不附设任何课外书籍指导阅读。大家想找什么书你自己找去,不过要求课外阅读与不影响工作就行。报刊不提倡走进家庭也不交社会发行,这是过去发行的一大特点。现在想想这样的方式,其实是为了节约能源。报纸是上等木材原料供应,发行量越大,资源消耗就越突出,而效果未见得好。比如,一个班级50来个学生,如果每人一份报纸,这物耗放到全校全市全国就大了。所以过去以此类度工厂农村学习都是用读报员方式推广学习。而有了读报员,大家供一份报纸阅读,就知晓当日全市全国与全世界重要新闻消息,不就节约了森林不必要的折耗吗?!过去报刊不提倡走进家庭走上社会,为意识形态不强求人的最具表现性了!
当青海发生泥石流下地震时,有人把责任推到滥采乱伐的过去结果,就感觉特别气愤,因为这样的谩骂与过去实际太不相符。太是今天的报纸每天几十个版面有时候还特刊上百个版面(大多是广告刊)出来,又发行千家万户,才是造成今天过滥物耗地质成灾主要原因之一。
洗脑,现在手段才是无不用尽!
再说说广播。
现在老人还有传统习惯,走到哪,一部收音机就带到那。这是七十年代在城市形成的社会风气,风景一直保持到八十年代后期。
到七十年代中期,城市基本普及每家每户都有。哪个时候是广播最繁荣期。广播内容理论学习外,更多还是文艺节目表现。相声为主的曲艺表现。各地方有各地特色;地方台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洪汉沔的花鼓等,在中央台相声马季当年最风头,一句“我要做个铁姑娘”段子人人会说,但中央台更多体现北方曲艺体裁。京韵大鼓山东快板,数来宝,情书,道情等等吧。现在四五十上年纪人对曲艺的喜爱,基本是那个时代熏陶培养的结果。戏剧类样板戏为主,这对民族文化的弘扬起到了重要普及作用。而地方上除样板戏外,楚戏汉剧也是风风火火。我们当年所熟悉的楚剧《追报表》人人都能来两句,后八十年代古戏《葛麻》也是脍炙人口。从收音机里,我们还能经常收听到各地方戏剧百曲,上海的沪剧湖南的花鼓河南的豫剧山西的锡剧东北龙江调等等。折子戏全本整剧都有。题材不仅八个样板戏,更多反映地方工农兵在三大实践中的故事情节。沪剧《拾煤渣》楚戏《追报表》等许多地方戏剧拍成了电影上映。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深受全国喜爱的电影《海霞》,最开始就是广播剧形式推出来的。而当年广播剧最响亮的还有《磐石》。说的是我国海上一支打捞队故事。
音乐播出当时收音机最主要部分。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发展最高潮该体现在七十年代。光小提琴作品就数不胜数,《金色的炉台》、《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新疆之春》、《苗岭的早晨》、《红军女战士》.....哪真是个音乐圣殿的火红年代!这么说吧,现在无论西洋乐器作品还是民乐创作,凡述及民族文化作品几乎来自七十年代与少量五六十年代作品问世;如果说现在为否定文革与前三十年的“灾难”判断能成立的话,那么反映到高质量文艺音乐作品的民族创作,几乎等同没有了!因为后三十年除了经济上改革看到了成绩外,还真找不到像样的,哪怕能及七十年代创作的作品质量一半也行的作品出现。每当《老鼠爱大米》类似叫音乐的“作品”流传大街小巷上,无地自容总想大哭!
现在的广播也有现在特点,挺重视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反映。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心理咨询,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有喜事恶事需要电台传播或者解决,更何况,造就社会心理问题状态还不是个人所为而是不当的改革政策造成结果。对后者电台是无法解决心理负担根源的,而电台音乐则千遍一律情和爱,头遍就想瞌睡,第二次听到干脆关了收音机。签于这样情况,发现有些聪明的老人,借用优盘下载老歌老戏,后连在收音机上,播放的效果真是不错。我们街坊就有这么一位,只要天晴他总是将下载的节目当扩音机使用,把三条巷子的电视声全都能盖住。年轻人与街坊都不反对,还觉得挺好。公道自在人心哪!
这是城市的广播效果。在农村我所了解到有些是、地方家家户户都装有有线广播。而且免费。1975年我回我妈乡下孝感市(县)丰山镇我表哥家,就听到一回公社书记当着全公社家家户户面,批评我表哥,当时他是大队干部。因为工作出了差错,书记没有去找小队干部与社员责任,直接开骂大队干部了。这件事情记忆犹新。也是过去的传统与现在真的不一样。
电视,是新的传播形式。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国家不走产业化形式,虽然七十年代开始普及但没有走进家庭,也是计划经济相对限制了产业发展。八十年代很快走进家庭,还是因为八十年代社会总的路线是为人民服务方向,而不是今天电视媒体打着为民旗号服务的却是维护资本家利益。八十年代的电视文艺也能说多姿多彩目不暇接。比如过去就没有靠春晚主打电视节目存在现象。八十年代电视台靠的还是新闻电视剧文艺演出与体育直播节目为胜。现在成年人习惯进入网络,能留在电视台节目中的印象还是八十年代的电视剧与包括八十年代前的电影。始终难忘当时转播的系列优秀国内国外电视剧,但国外电视剧题材比国内电视剧更好看,比如当年朝鲜电视连续剧剧《无名英雄》前南斯拉夫《在黑名单上人》、日本《阿信》、前苏联的《办公室的故事》《今夜黎明静悄悄》等等。当然民众最热情的还是中国女排当年的三连胜以及足球冲不出亚洲叹息。现在cctv新闻联播收视高外可能就是体育频道了。其实现在大家对体育转播的热情明显低于八十年代。大家留心一下就不难明白。
从八十年代起国内电视剧优秀作品除古装戏,反映现代生活的题材表现不尽人意。主要还是如同现在一样只准许歌颂改革好南巡好,一切污点错误都是文革的事情。这种违背社会本质公义的创作原则,走到那里都不能叫人服气;也就是说当代文化不实事求是创作道路存在三十余年啦。难怪,当今搞文学创作的人越来越少,写歌的越来越少,搞戏剧创作搞影视创作的人是都越来越少;一切自在不言中!
零零碎碎就写到这里。生活是向前走的,人们没有义务一味怀念过去。而是社会生活今天逼着人要停下脚步来思考:为什么实际生活一天比一天紧张,社会安危一天比一天难稳。不是喊一句“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或再喊南巡二十年就能够把改革中问题给解决了。面对乱像社会显然需要同心同德更需要一心为公,国家才能充满生机;实践证明这些靠思想进一步解放换不来,靠挖苦讽刺谩骂文革后也做不到,怎么办。我真诚的崇尚实事求是精神能够再回来,能够新的高举毛泽东思想。而不是用“不争论”“特别是”论调来回避搪塞现在问题存在性,也必须清醒看到“特别是”这种唯心主义为了保护私有制利益的观点不能成为国家主流。因为这“主流”不仅破坏国家与群众利益,重要的是,还会祸害我们民族与未来子孙的幸福并无穷下去!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