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30年春晚,本身就是一个“见证奇迹”的过程。从小到大,从李谷一一人唱8首歌,到8个人唱一首歌,舞台也从简朴到华丽。有人说春晚的“奇迹”是从小看到了老,有人说春晚是从老看到了小,不过更多的人说今年的春晚从惊喜看到了鸡肋。
已经不知道是从这30年中的哪一年开始,春晚还赠一个小游戏,那就是“大家来找茬”。大家争先恐后忙得不亦乐乎,挑错带来的欢乐甚至超过了晚会相声小品带来的笑声。其实本来也是,每个人导演戏的方式不同,有人赞同,也会有人拍砖。
2012年春节晚会结束没几个小时,已经有段子在微博上流传:一、陈坤的眉毛,歪了!二、王菲的声音和造型,怂了!三、杨丽萍让雌孔雀开屏,怪了!四、刘欢老师代言淘宝,亲了!五、刘谦魔术又穿帮,囧了!六、节目现场有大姐睡着,累了!七、演戏的都唱歌了,跨了!八、小品同一个核心,穿越了!九、小沈阳风格,又流行了!
如果说30年前马季的相声让人记住了“宇宙牌”香烟(据说此后还真有厂家借鸡下蛋,卖上了新品牌“宇宙牌”香烟);22年前赵本山的小品让人记住了现在的“挺大一张老脸”;19年前让人记住了如今54岁还能让孔雀舞如此美妙的杨丽萍,那30年后的春晚让人记住了什么?有人说今年的亮点是穿越,当真能穿越的话,那春晚再穿越回30年前,还会有人接受吗?
今年春晚是年轻了,年轻的导演,年轻的演员,年轻的形式,连最古老的艺术表达都年轻了,不信你看小品的包袱都回归到了“你就不是我爹,不对,我就不是你爹”的四平八稳了;春晚华丽了,服装不单一了,连舞台都“此起彼伏”了;春晚创新了,没有贺电,没有广告,连结束歌都从《难忘今宵》变成了《难忘一家》了。
“创新”成为每一届春晚导演的努力方向,创新不足也是最让观众诟病的地方。有人说太老了没有新意,新了却没有醇厚的味道。
视线再回到“老脸”上,有人说有了赵本山的春晚不会再看了,有人说没了赵本山的春晚就像是除夕夜没有吃上饺子。挺赵的人众口一词,说老赵这张脸就是随着春晚老去的。反赵的人说,年年都是他什么时候才能除旧推新?其实说来说去,还是“新、旧”的问题。
《新闻联播》给春晚的定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态”。一台文艺晚会,上升到文化形态的高度,恐怕在国内外电视发展史上都不多见。不管怎样,春晚已经落下了帷幕。年轻就是活力,激情总会有人接受;老去就能沉淀精华,总能让人回味,那春晚过后留给人的思考和期待也会升华吧,毕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个中滋味只能自己体味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