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释义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虽未对人的需要问题做出系统的阐释,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人的需要的有力武器。也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人的需要问题。
1、人的需要是历史的、具体的、有阶级性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任何社会以及生活在各种社会中的个人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还具有阶级性质。这就决定了生活在这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具体的,并且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质。正如我们不应该从抽象意义上去考察人一样,人的需要也不应该从抽象意义上去考察,否则就会将人的需要简单化和片面性,就无法正确认识人的需要。
首先,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人的需要是历史的,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例如,古代的农民对传统的耕作工具有很大需要而对现代农民来说传统的耕作工具则被机械化的耕作工具所取代。
其次,从空间维度上来说,人的需要是具体的,即使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人的需要不同;并且即便条件相同或相似,也会由于人的主观思想上的不同而不同。例如,我国东北平原地区的农民和中西部山区的农民现在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但是对农用工具的需要却不同,因为中西部地区的耕地多为丘陵地无法像东北平原地区一样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而在有条件实现机械化经营的地区也不见得就会全部实行机械化,思想先进的人会积极推行机械化而思想保守落后的人则会抵触机械化的推广。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人的需要是具有阶级性质的,人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他的需要就会不同。并且,随着个人阶级地位的转换,他的需要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需要是不同的,并且农民阶级中的个别人物转化为地主阶级之后,他的需要也会随之改变。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乞丐皇帝朱元璋,他在做农民时的需要与他做皇帝时的需要是截然不同的。
2、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并且,人的需要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因此,在探讨人的需要时,还必须明确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从总体上制约并影响着个人的需要和个人对需要的选择。但它并不能完全决定个人的需要,因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体选择性的,个人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会由于自身主观条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需要。所以,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的需要绝不会是完全一样的。正如著名的德国学者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各种各样的树叶之所以能通称为树叶,显然是它们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性。所以,虽然生活在社会中具体的个人的需要不同,但由于人们都生活在社会这个总体上制约着人的环境里,所以必然会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而正是这些共性引领着社会的需要。那么这些引领着社会的需要的共性又是什么呢?我想我们还是要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去寻找答案。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引领着社会需要的共性正是这个社会最基本、最主流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需要和个人对需要的观念。
所以,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是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个人所的地位为基础的。在阶级社会中则是以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阶级地位为基础的。社会需要是一个社会中每个个体的需要的总体表现,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是社会中每个个体需要的简单相加。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另一方面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又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在阶级社会中更是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各种社会群体以及阶级之间的力量此消彼长。一个社会的社会需要并不反映每一个人的个人需要而只反映处于强势地位的群体的个人需要,或者说社会需要对个人需要反映的强弱程度不同,它主要的是反映社会强势群体的个人需要,在阶级社会中则反映统治阶级的个人需要。例如,在奴隶社会中,社会需要主要反映奴隶主阶级的个人需要;在封建社会中,社会需要主要反映地主阶级的个人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需要主要反映资本家的个人需要;在社会主义中,社会需要则主要反映人民群众(无产阶级)的个人需要。
社会中各群体、各阶级力量的此消彼长会引起社会需要的变化。在奴隶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逐渐被新兴的地主阶级所取代,社会需要随之改变;进而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人民群众取代资产阶级也要引起社会需要所反映的个人需要的改变。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所以,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人民群众的需要取代资产阶级的需要上升为社会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资本主义需要与社会主义需要的区别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社会主义运动已有160余年历史,自1922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算起也有近90年的历史,在其中社会主义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也经历了低潮和波折。但至今,社会主义仍未战胜资本主义是因为资本主义通过不断的改革特别是某些借鉴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改革使其仍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又是一个新生事物,很不成熟。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了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立于世且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在资本主义内部有社会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内部也有资本主义因素,双方既相互学习又相互斗争。然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毕竟是本质上不同的东西。在当今世界复杂局面的情况下,我们更要认清它们本质上的区别而不能含糊其辞。就需要来说就是我们必行明白资本主义需要与社会主义需要的本质区别。
1、资本主义需要的本质
如前所述,资本主义的社会需要就是要反映其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个人需要。而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所以,归根结底资本主义的社会需要反映的是资本无限增殖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社会,所谓资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资为本。在这个社会里,主要的不再是人运用工具去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而是资本为满足其自身无限增殖的冲动而去吸收人的活劳动,人彻底沦为了资本的附庸。例如,在机器大工业中,作为不变资本的机器总是日夜不停的转动,不停的吸收人的活劳动。它一定不能停止转动,因为停止转动即意味着资本的损失,意味着它无法吸收人的活劳动而为资本带来增殖,这与资本的本性是不相符合的。所以,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如果他无法为资本的增殖作出贡献,那么他对于资本来说就会毫无用处,资本也不会给予他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角色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资产阶级可能因破产而转化为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也可以通过某些途径掌握资产而转化为资产阶级。但无论如何这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需要是反映资本的需要这一基本事实。一个人,即使你过去是非常贫穷的工人,只要你今天掌握着资产,你就可以获得剩余价值,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一个人,无论你过去是多么成功的资本家,只要你今天破产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那么你就必须为资本所驱使。总之,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以资为本,其社会需要也以资本的需要为主体,虽然今日的资本主义进行了诸多改革,但这并不能掩饰其以资为本的本质。
2、社会主义需要的本质
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公有制的社会,所以它的社会需要所反映的个人需要自然也和资本主义不同。当我们谈到共产主义时往往用八个字来形容即“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尽所能、取所需的主体都是人,所以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本主义的社会,它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光辉。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还远无法达到共产主义所描述的那种人本式的美好社会,但是无论如何以人为本是不应该,也不能改变的。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其他什么主义了。社会主义是一个人本社会,就目前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就需要来说,社会主义的社会需要就是要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的需要。这些都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不能丢掉的,丢了社会主义就要变质,红旗就要改变颜色。
三、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历史
纵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历史。就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任何时候,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的需要,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任何时候,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而满足了其他什么人的需要,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停滞甚至倒退,还有可能遭遇巨大挫折。前苏联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两面旗帜,其发展的历程与迥然不同的命运可以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1、社会主义苏联发展的经验教训
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一个暂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前后施行了两种经济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苏俄刚刚成立时,国际帝国主义势力纷纷入侵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推翻新生的苏俄政权;国内反动势力也纷纷叛乱,向苏维埃政权发动疯狂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号召全国人民投入战争,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集中人力物力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施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后,苏俄仍试图继续施行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却在实践中遭遇抵触,国内爆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经过思考调整,在1921年,苏俄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发展,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迎刃而解。前后比较,苏俄在同国际帝国主义入侵势力和本国白匪势力战争中施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满足了当时人民群众渴望保卫自身政权,渴望尽早实现和平的需要。而当白匪势力被打垮之后,人民群众的需要随之改变,他们更迫切的需要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帮助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便顺理成章了。列宁去世后,斯大林继续领导苏联的建设,将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了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认识的斯大林模式。虽然这一模式有许多弊端,但它的辉煌成就是无法抹杀的。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能取得辉煌成就也是因为满足了人民群众建立先进工业国的需要和战胜法西斯保家卫国的需要。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为了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对苏联社会进行了诸多改革,改革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领域。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苏共领导人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必然就要背离以人民群众为本的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无法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苏联最终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
2、社会主义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以实现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为自己的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宗旨,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满足了人民群众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的需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需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满足了人民群众保家卫国,维护民族独立不受他国奴役的需要;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满足了人民群众翻身做主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群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虽有挫折但成就巨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建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随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迅速,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说,社会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只要把握住这两点,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蒸蒸日上,最终也必将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越性。
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也会随之变化,只有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1、当前人民群众的需要在于分好蛋糕
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提法是完全正确的,这一矛盾也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始终的一个主要矛盾。然而,这个矛盾在不同阶段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的,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这个主要矛盾,在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初期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总量小,通俗的说就是蛋糕太小不够大家分。而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虽然就人均来说依然较小,且存在着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但不得不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蛋糕。我们有了一个较大的蛋糕但依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不仅仅是做蛋糕的问题了,而产生了一个人民群众更加关心的分蛋糕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更是告诉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说蛋糕由人民而做,蛋糕为人民而做,蛋糕要由人民共享。因此可以说,当下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分好蛋糕的需要,分好蛋糕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蓬勃发展,分不好蛋糕,人民内部矛盾就有可能激化,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将遭受损失。
2、实践证明,分好蛋糕社会主义将更进一步
当前,分蛋糕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了我国社会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如何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意义重大。而重庆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薄熙来书记到任重庆后,一面打黑除恶、一面厉行改革。他坚持走群众路线,施行了一系列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人民欢欣鼓舞、高唱红歌。实践证明,把更多的钱用于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富,不仅没有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要影响经济的发展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和量。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其积极性必然空前提高,这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薄熙来书记说:“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我理解,一个是为人民服务,一个是共同富裕,而且两者目标一致。”他还说:“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资本主义是为资本服务;我们的追求是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是本质的区别。”不难看出,薄书记深明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而其在重庆的实践也处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本价值理念。
结语: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学习了资本主义的许多优秀成果,但同时资本主义的某些腐朽的东西也深刻的影响了我们。在学习资本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坚持社会主义的人本价值理念,坚持社会主义的社会需要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的理念。这样,在国际局势纷繁复杂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也必将战胜资本主义。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