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再绿柳枝头,又是一届两会时。两会期间,按照惯例,是代表与委员们实现报国理想大展鸿图之时,于是各种提案纷纷登台亮相,言之凿凿者有之,慷慨陈词者有之,忧国忧民者有之,随声附和者亦有之,各界精英无不踌躇满志,其言可敬,其心可鉴。
本蜗牛一介“屁民”,属于“被代表”之一。庙堂之上,群英荟萃,按理根本就没有咱“参乎”的资格。然古人云:“国家兴旺、匹夫有责”。遵照古人先贤之训,位卑未敢忘国忧,因此虽明知“屁民”级别,人微言轻,有点儿不自量力,也“斗胆”一下,就算是本匹夫以实际行动关心一下国家大事好了。
主意己定,但该提交一份什么样的提案呢?这一点颇让老夫为难,鸡毛蒜皮之类的肯定不行,不痛不痒之类的似乎不妥,趋炎附势、随声附和又心有不屑,想高瞻远瞩、大气磅礴又力不从心,再说俺也没有那么高的水平,不由得左右为难,于是想起一则典故:“楚人有鬻榡与矛者,誉之曰‘吾榡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榡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此典故出于《韩非子·难一》,本蜗牛文言水平有限,糊乱理解如下:大约两千多年前,楚国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大街上广而告之曰:“大家快来买呀,此盾系俺祖上相传,其坚无比,任何锐利的矛都戳不穿它,价格便宜了哈”。吆喝一阵,见无人肯掏银子,于是又举起手中的矛嚷嚷:“诸位快看呀,此矛属俺家特色,祖上世袭相传,锐利无比,无坚不摧,再坚固的盾也能将其戳穿,今天买一送一,优惠了哈”。结果有好事之人上前谓之曰:“如果用你的矛戳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该家伙当场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只好以“不争论”收场。
这个典故给了俺一个启发,虽然该家伙自买自夸,不能自圆其说,最后只能以“弗能应也”收场,但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依本蜗牛凡是总讲究认真二字的脾气,就一定要当场比试一下,看看究竟是他家的矛锋利还是他家的盾坚固,将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以免含含糊糊的,让人心里不塌实。
于是俺的提案便出来了,那就是:用邓小平理论来检验一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果如何?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检验,或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检验,或用党章或宪法来检验,那才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干吗非得用邓小平理论来检验呢?诸位稍安勿燥,这样做当然有老夫的道理,且听老夫慢慢道来。
首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理论已经被“精英”们“与时俱进了”,前面早就被贯上了“特色”二字。而这“特色”到底是啥东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容易解释清楚。比如说,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今“特色”下私有制也可以占主体;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而“特色”下劳动者却成了奴隶,很多现实都非常矛盾,无法解释清楚,因此还是不说也罢,免得多费口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检验,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改开三十多年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早就被“精英”们边缘化、妖魔化了,用它来检验似乎不符合“与时俱进”的潮流,反而容易被人理解为思想不解放。党章和宪法当然也可以用来检验,但写在纸上的东东最不可靠,容易被人修改利用。宪法不就被精英们修改了么,人民群众的“四大”不是从宪法中删除了么。党章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如今 党校 教授反党早已经不算奇闻,反而是越反越出名,越反党知名度越高。而我们的执政党也从不站出来公开表态,言明是非,以维护党的威信,于是反党之风愈演愈烈,就连茅于轼、袁腾飞之流的小丑也敢于公开跳出来表演,可见还是不提为好。
其二,既然是一个提案,那就要有针对性和关联性。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总设计师”设计的,而且是按照“总设计师”的理论来指导进行的,那么,用“设计标准”来检验“产品”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一点相信谁也无话可说。就象工厂加工产品一样,边加工就要边检验,看看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若有不相符的地方就要及时找原因,进行纠正,这样才不会出废品。如果不按设计标准和图纸要求,一味闷头闷脑地傻干蛮干,一干就干了三十多年,也从不检验一下加工出来的产品是否合格,或者明知不合格,还要一条道走到黑,那就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生产出一堆废品,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劳民伤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检验也是完全必要的。
其三、一个提案应该形成上下共识,也就是大家都不反对,都认为应该这样做,才比较容易通过。那么用邓小平理论来检验改革开放的成果,我想应该没啥异议,因为这些年来,关于理论方面的讨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声音,“精英”们天天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挂在嘴边,主流媒体也经常“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不绝于耳,领导讲话也常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核心,大会主席台上的横幅也多是“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然后才是什么什么的,因此可以断定,这个提案最容易达成上下共识,两会上投票也会获得大多数通过,否则我们的官老爷以及主流精英们岂不是叶公好龙,另有所图,打着“总设计师”的旗号给“总设计师”下套乎。
其四,作为一个提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可操作性。有人会说,邓小平理论不就是“猫论”、“摸论”、“先富论”、“不争论”么,君不见“猫论”已经败坏了社会道德,“摸论”已经摸到资本主义斜路上去了,“先富论”已经形成了严重对立的两极分化,“不争论”早已经是回避现实玩弄权术的代名词,还有啥操作性可言。其实各位误解了邓小平理论矣,本蜗牛并不否认“猫论”、“摸论”、“先富论”、“不争论”属于邓小平理论之一,但那只是手段问题,不能作为检验标准,真正作为检验标准的应该是 邓小平 先生的“十个如果”,这才是其理论精华,以此作为标准才是最具操作性,也最容易得出检验结果的。
现在我们将 邓小平 先生的“十个如果”逐一对照,检验一下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很多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1、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
2、如果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在中顾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1页)
3、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4、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5、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54页)
6、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的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
7、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美元……就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
8、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来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9页)
9、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10、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
好了,本蜗牛的提案到此为止。同时,本蜗牛认为,敢不敢接受这份提案并认真加以讨论落实,也是检验是否真正“执政为民”的试金石,如果既夸矛来又夸盾,就是不敢硬对硬地交锋,得出一个明确的是非对错,或明知错了,还要一意孤行,“继续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甚至用“死路一条”、“宁要××,不要××”等等来吓唬咱小民百姓,那就恰恰暴露了某些人假改革、真反动的面目,让大家看清了他们的真实嘴脸,俺想 邓小平 先生在九泉之下如果得知,也会气得大口吐血。
当然,本蜗牛也有一分担心,那就是以本蜗牛一介“屁民”的身份,这份提案根本就交不上去,或即便交上去了,也会被淹没在众多的“弱智提案”中,最终见不到阳光,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俺也不抱啥希望,权当放了一个响屁而已。
另作一点说明,“弱智提案”这个词汇可不是老夫的发明创造,而是中国童话大 王郑渊洁 先生的专利。因当年许多代表和委员的“八卦提案”受到众多网友嗤之以鼻,所以 郑渊洁 先生感叹曰:若让俺也交一份两会提案,俺一定交一份如何防止弱智提案的提案。所以本蜗牛不敢贪天之功为已有,特此隆重声明,望各位喜欢拍砖的网友手下留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