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百度网上查“道德”此词,百度百科中给其的定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使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其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我继而查了“道德底线”这个词,百度百科上给其的解释是:指的是人们应该遵循的社会道德最低警戒线。
如此说来,在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其社会对道德及道德底线的定义必然不同,社会中人对道德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观点也是如此: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制约于经济关系。故曰: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超阶级的道德都是不存在的。但道德同样具有继承性,即:每个阶级均有自己之道德,后产生的阶级继承了前一阶级中符合自己阶级的道德理念,但此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似乎不可用了,因为每个阶级中均有自己的阶级理念,你没有判断新产生的阶级较前一阶级是进步了还是退步的尺度。则此时道德底线也无法衡量。
温家宝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都是“道德滑坡”的体现,我看还有些吧,比如“红心蛋”、“饲料”、猪肉中加物质当牛肉卖、医患之间的“潜规则”、官二代与富二代,以及贪污和黑社会……我想这些并不是一时间才“一起”出现的吧,或许也有些联系吧,比如温说的几个以及医患之间的事毕竟都关系到“他”的生命与“我”的钱。如此说来,似乎无法比较了,因为我民族历来都认为“利他损我”即是道德,然而有人又讲了:自己都活不成了怎么帮助他人。这么讲似乎也有些道理,因为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中是“共同富裕”,而不是“共同贫穷”,然而此时又讲不通了,因为“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是否存在着先剥削他人再带动其发展,我不知道,若是真这样了,那不是又违背了无产阶级取代有产阶级的本质了吗?又不“道德”了吗?
近期有人说要杜绝“道德滑坡”,就应该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讲,说是正确的措施,是因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内留下了许多优良传统,其核心即“忠孝、仁爱、诚信、道义、廉耻”,这是可以制约道德滑坡现象的恶化,然而这样似乎又出现两个问题了:一是无教学目标、无教学计划、无标准教材、无专业教师、无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和评价体系等等,而是即使上述全部达到了,又有谁愿意去学呢,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太多也太深奥了,而且在如今机械化、企业化的社会中,只专文化、不到社会上赚钱养家的似乎又成另类了。故有些官员很聪明,满嘴的文化主义,不学优良传统怎么怎么样,暗地里却又嫌自己的生活状况,准备在官场中捞一把,否则也不会发生“我爸是李刚”、“非富二代不嫁”等嚣张跋扈的言辞与走后门事件了。
我在此似乎还有一点要讲,即中国文化中一直比较尊重为人师者,然而何以“影响教师形象”来拒绝残疾山村教师的转正要求?
故我认为我们这个社会恐怕也进入了或者即将进入鲁迅笔下的中国了,而并非简简单单的道德滑坡了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