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传奇

沥泉 · 2012-03-09 · 来源:大部分是百度百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林毅夫,男,原名林正义(到大陆后改名),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学历

  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

  1971-1975年,台湾国军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

  1978年取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

  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

  1982;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

  1986;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

工作简历

  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1993年升任北京大学教授;

  1994年200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兼主管发展经济学的资深副行长;

  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现名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

  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拟定研究计划及发展方向上扮演相当重要的决策角色,林毅夫出任世银首席经济学家将更进一步转变世银与中国的关系。林毅夫是首位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中文简体字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文繁体字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英文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日文版,东京日本评论社,1998;俄国: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印2000年。

 

传奇经历

投笔从戎的高才生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  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陆军官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随即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考上国防公费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78年获政大企管硕士,随即返回军中,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连的任务。  

林毅夫高才生

  

  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以让游泳者顺利泅水“叛逃”对岸;即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其实,那个“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毅夫。

   

师从大师舒尔茨

  投奔大陆不久,林毅夫便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政治经济专业。对于林毅夫的“弃暗投明”,当初许多人并不了解。林毅夫最初想上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可是,校方以其“来历不明”将之拒之门外。在北大,林毅夫以其既谙熟西方经济学理论、英语口语又非常流畅的优势,很快即在同学中脱颖而出。   

  1980年,刚刚对外开放的大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西奥多·舒尔茨。舒尔茨自然不会放弃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宣讲他的经济学理论的机会。当时,北大为找一个翻译颇费了一番心思,林毅夫荣幸地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惟一人选。这个意外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的大门。

  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一天,舒尔茨问林毅夫:“你想到美 国读 博士吗?”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想呀。”

  1982年,林毅夫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他远渡重洋,来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   

  在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林毅夫申请了全额奖学金。身在台湾的家人十分挂念林毅夫,当林毅夫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不足时,台湾的家人曾给他汇款资助。不仅如此,即使在林毅夫已功成名就的今天,其哥哥林旺松还出资在北京大学设立中国经济研究奖,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得以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以促进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加强青年学生与经济学家的联系,并从中选拔学生继续深造。   

  

  1987年,林毅夫回到了中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林毅夫先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3年后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1990年,林毅夫关于1959—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议。1992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成为一段时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其颁发了经典引文奖。这两篇文章一举奠定了林毅夫在国际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欧美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视林毅夫为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权威,屡次邀请他出国访问研究。

  1993年,林毅夫获得美国国际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政策论文奖(每年一位),并以《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他在2000年出版的著作《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的第四章《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再次荣获孙冶方经济学奖(第九届),其他的获奖更是不计其数。

  1994年,林毅夫回到母校北京大学,联合多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经济界人士,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出任主任一职。如今,该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大本营。2001年10月,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推动下,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会在北大召开,成为中国经济学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林毅夫曾是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是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倚重的经济决策智囊,也是“十五”计划起草人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决策,尤其对农村经济和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极具影响力。   

  鉴于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现象的独到研究和见解,以及他在世界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著名学者预言,他将是我国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1994年,回到母校北京大学,林毅夫联合多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经济学人,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并出任主任一职。CCER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北大优良学术传统,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己任,以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与教学机构为目标,不懈致力于科研发展、教学革新、人才培养、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林毅夫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

  

 “从1994年成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后,国内主要政策的制定与讨论我们都参与了,包括电信改革、加入WTO、金融改革、农村发展、社保体系、农民工、粮食问题,等等。由于研究中心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独树一帜,一直都是比较受重视的声音,许多思想和观点都成为改革的主要内涵。”   

  以此为平台,林毅夫与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大师,特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建立并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仅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祝期间,他就以“站在巨人的肩上”为题,邀请了罗伯特·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兹等10位诺奖得主前来北大演讲,让北京学子早早地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和发展趋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5年6月,由林毅夫掌门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荣登财经媒体和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推出的“中国内地经济学教育研究能力排名”榜首。这是自《财富》杂志和《福布斯》杂志评选由该中心主办的北大国际MBA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商学院之后,该中心主办的项目再次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肯定。

  如今,该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大本营,林毅夫更是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全球各地。

不仅如此,林毅夫还和他的同仁一道,成立了国内研究金融改革的重要机构——长城金融研究所,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民营银行而奔走呼号,并取得了巨大效应。   

   

  当年到大陆之后,即写信与在东京的表兄李建兴联系,林毅夫于1980年(到大陆的翌年)在给表兄第二封长信之中,详细道出他为何要到大陆的心情,到大陆后的观感。

  《给表兄李建兴的信——台湾人也要做中国的主人》——林毅夫   

  建兴兄:

  临别之际,未及问你将来在东京的地址,因此上封信仅以姑且试之的心情投寄,真没想到竟能接到你的回音。转眼离家已近一载,虽说男儿志在四方,不能眷念儿女私情,而忘却肩上的责任;但是思乡之情却是随着日月的增长而加深。捧读来信之际,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家书抵万金」之心情。

  回国以后,原想尽速给家里捎个消息,但顾及亲友的安全,故不敢莽撞从事。我的回国对台湾当局来说,当然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而我在台的知名度,更给了大陆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但为了在台亲友的安全,经我的要求,组织终于同意,只要台湾当局不对我的家属和亲友采取迫害行动,这边也就不以我的回国做文章。

  在大陆这段时间,经组织的安排,我参观了许多地方,虽然总的来说,大陆在经济建设方面还相当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准也还很低,但基本上每个人是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的,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项突出的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中国应该有更高的成就,但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使整个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现在中国从上到下正在实事求是地检讨建国三十年来的经验,从中吸取教训,以便为现代化的中国之建设而努力。自从四人帮倒台以后,整个大陆正在以一个飞跃的速度向前进步,人民充满朝气和信心。我深深地相信,中华民族是有希望、有前途的。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是可以抬头挺胸昂立于世界之上的。

  基于对历史的癖好,我特地去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但是长城的雄壮,故宫的华丽,并没有在我心里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战国时代,秦李冰父子在成都所筑的都江堰。由于都江堰,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而始建迄今已近三千年,但是它还在惠及众生。当我站在江边,听那滔滔的水声,真让我有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为后世子孙千万年之幸福,贡献一己之力量,实有愧此生之叹!

  台湾的未来,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长期维持那种妾身未明的身份,对台湾一千七百万同胞来说,并非终久之计。因此何去何从,我辈应当发挥应尽的影响力。正如你来信所说,台湾不该独立,更不应该再次沦为次殖民地。那么台湾到底应该往何处去,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心中思索的主题。基于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认识,我觉得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更大的贡献。长期的分裂,对大陆不利,对台湾不利,对整个中国的历史更不利。因此如何在不损害台湾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中国早日再度统一,是我辈有志青年无以旁贷的责任。现在大陆对台湾这三十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上的成就,是充分肯定的;而大陆在提出和平统一台湾政策的同时,也再三保证,尊重台湾现行的状况和现行制度,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不改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而从我所接触中,感觉到大陆当局是充满诚意的。

  当然如何才能不降低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准,不改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一件非常复杂的问题,而我觉得将来台湾统一以后,最主要的工作还是经济方面;因此目前我准备再以三年的时间,对经济理论问题再好好下一番功夫。在台湾我虽也曾是被吹捧的对象,可是国民党对我只是利用,而不是真正的培养;现在这边则是真正重视我,培养我。目前我的生活除了偶感单调寂寞外,一切都令人非常满意。

  上次在佳佳餐厅,我原有意将云英、小龙、小麟托你照顾,而如今你也已经离开台湾。云英一个女子要抚养二个孩子,其艰辛可想而知。小龙已经三岁,正是最需要父亲的时候,但却只能和他母亲相依为命。小麟出生,连跟父亲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我母多病,我未能尽人子应有之孝道,对于他们我实在有说不尽的抱歉,但望团圆之日早日来临。对云英请代我多鼓励他。也请你转告大哥大嫂,要他们对家庭多负点责任,将来我会十倍、百倍奉还。云英的生日是二月十六日,我母亲是农历五月份生的,我父亲是农历八月七日生,小麟应是阳历八月五日左右生的吧?小龙则是十二月十二日生日,这些日子若方便,请代我向他们送些礼物,我和云英之间有个小名叫“方方”,在礼物上写上这个名字,她就会了解的。

目前我唯一能联系的亲人就是你,但是你也应该特别小心,不要给国民党当局抓到任何把柄,免得惹来一身麻烦。消息最好采用口传,以免留下痕迹。现在你大概忙着准备四月份的考试吧!等考完试再进一步联系。请代我向建成兄嫂问好。最后,我们台湾人应有一个志气,不但要做台湾的主人,而且要做中国的主人,让我们为中国的统一、富强而努力吧!

   

林毅夫因工作原因第四度缺席全国“两会”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即将开幕,人大代表正陆续报到,但身在国外的全国人大代表、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由于工作原因将缺席今年“两会”。这已是林毅夫连续第四年缺席“两会”。

  “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诸多媒体都期待在全国“两会”上能分享林毅夫的观点和看法。记者从林毅夫所在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北京代表团处获悉,“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回国”,林毅夫已向全国人大秘书处书面请假。

  

楊基山/宜蘭專訪   

林毅夫的大哥林旺松說,「林毅夫早年的行為雖然有錯,卻是當時大環境造成的,也是一項為實踐理想不得不的決定」。他強調,政府面對的是兩千三百萬人,有其堅持立場,是可以體會的,但對一些政治人物的作法,他表示失望。   

林旺松表示,林毅夫去大陸非要求官發財,在當時國民政府的教育下,是想改善同為中華民族的同胞生活。 談到六十八年五月十八日林毅夫在金門「叛逃」經過,最清楚這段歷史的林旺松表示,案發前一週,胞弟曾回鄉探望家人,同時提及大陸人民生活困苦,當時家人並不以為意,事後才知道這是他要前往對岸的最大原因,其「失蹤」後家人確實不清楚,還一度為他立牌位。   

外界對林毅夫有抱籃球泅水,以及攜帶大批機密投共的說法,林旺松也提出駁斥,他強調,弟弟親口告訴他只有四項資料,分別是連旗、潮汐表、政大企管研究所畢業證書及軍官證,因考慮到地雷等危險物,先是游到一個無人島,待到第二天黎明才上岸。   

林旺松同時表示,抵達對岸後,大陸當局原本要利用廣播大肆宣傳,遭到林毅夫的拒絕,就是希望對台灣的傷害減至最低,他也同時提出多項要求,即准予改名以利重新開始,期待不致連累同袍或家人,更不要做官,只要求讀書,繼續深造。   

林旺松表示,弟弟要讀書或享受榮華富貴,留在台灣就行,何必甘冒生命危險,他的理想是想改善大陸農村經濟,留美學成更堅持回去大陸,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林旺松強調,林毅夫在擔任政協委員時,開會都在談如何改善農村經濟,雖然目前大陸經濟起飛,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至少有一點貢獻,更說明林毅夫是一個為了追求理想可以犧牲一切的人,事實也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這段期間有許多台灣人去找過他,最後也都成為好朋友。   

林旺松尊重政府的立場,他表示,畢竟政府必須面對兩千三百萬人,而林家僅以林毅夫一個人為考量,會將政府的作法向弟弟說明,至於如何選擇,林毅夫自己決定。   

王銘義/台北-東京報導   

旅居日本東京廿餘年的林毅夫表兄李建興,昨日在徵得林毅夫同意後,公布林毅夫當年叛逃前往大陸後寄出的第一封「家書」,林毅夫在信中寫道:「接到此信大概會讓你大吃一驚,但只要回想一下我思想成長的過程,也不致於太驚奇吧!我已經順利回到祖國,目前準備再到大學攻讀幾年研究所。」   

目前在東京行醫的李建興,早年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與民進黨立委洪奇昌係醫學院的大學同學。他說,他昨天在與林毅夫通過電話後,決定公布當年他收到的函件,主要是希望外界理解林毅夫前往中國大陸的動機,以便冷靜看待此事。他說,林毅夫是具有「大中華思想」的台灣人,林會前往大陸的動機應是可以理解的。林毅夫係在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六日從金門馬山叛逃前往廈門之後,在當年的八月三十日從福州首次寄信給剛到日本發展的表兄李建興,林毅夫在信上署名「弟正誼」,並預留大陸地址,「中國福州市東大路紅彩巷十九號之一林毅夫」。李建興說,林毅夫的首封家書當年係在經過輾轉寄送後才送達日本東京。   

林毅夫在家書中並未談及太多大陸情況,但頻頻詢問宜蘭老家的情形。「雲英八月初生產,是男是女?我父母是否都平安?你有他們的消息嗎?若有,懇請來信相告。同時若逢親人返台,也請幫我捎個口信回家。回想四個月前我倆還在礁溪飯店,飲酒高歌,促膝長談,而今已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方能再相逢!」   

隔年三月廿日,林毅夫在叛逃近一年後在給李建興的信上說,「我的回國,對台灣當局來說,當然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而我在台灣的知名度,更給了大陸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但為了在台親友的安全,經我的要求,組織終於同意,只要台灣當局不對我的家屬和親友採取迫害行動,這邊也就不以我的回國做文章。」   

在談到台灣的未來前途時,林毅夫在信函中寫道:「台灣正處於十字路口,長期維持那種妾身未明的身分,對台灣一千七百萬同胞來說,並非終久之計。因此,何去何從,我輩應當發揮應盡的影響力。正如你來信所說,台灣不該獨立,更不應該再次淪為次殖民地,那麼台灣到底應該往何處去?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是我心中思索的主題。」   

「基於對文化、歷史、政治、經濟和軍事的認識,我覺得回歸祖國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選擇方案。做為一個台灣人,我深愛這塊生我、養我的地方,我願意為它的繁榮幸福奉獻一生的精力,但是做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台灣除了是台灣人的台灣之外,台灣還應該能對中國的歷史發揮更大的貢獻。」   

「長期的分裂,對大陸不利,對台灣不利,對整個中國的歷史更不利。因此,如何在不損害台灣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中國早日再度統一,是我輩有志青年無以旁貸的責任。..在台灣我也曾是被吹捧的對象,可是國民黨對我只是利用,而不是真正的培養。現在這邊則是真正重視我,培養我,目前我的生活除了偶感單調寂寞外,一切都令人非常滿意。」   

林毅夫並在信上談到他前往大陸各地參觀的種種閱歷。林毅夫寫道,「我深深地相信,中華民族是有希望的,有前途的,而做為一個中國人,是值得驕傲的,是可以抬頭挺胸昂立於世界之上的。」他並說,在各地參觀名勝古蹟時,最令他感到震撼的是戰國時代秦李冰父子在成都築「都江堰」的場景。   

林毅夫並寫道,「由於都江堰,使四川成為天府之國,而始建迄今,已近三千年,但是它還在惠及眾生,當我站在江邊,聽那滔滔的水聲,真讓我有大丈夫若不像李冰父子,為後世子孫千萬年之幸福,貢獻一己之力量,實有愧此生之嘆!」   

林毅夫當時將宜蘭老家父母妻兒的生日資料給李建興,希望他代為贈送禮物,林並說他與陳雲英之間有個小名叫「方方」,禮物上寫這個名字她就會了解。林毅夫最後還不忘提醒李建興,「目前我唯一能聯繫的親人就是你,但是你也應該特別小心,不要給國民黨當局抓到任何把柄,免得惹來一身麻煩,消息最好採用口傳,以免留下痕跡。」   

 据台湾《旺报》报道,台湾两岸事务部门“陆委会”负责人赖幸媛昨天(7日)表示,对于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希望适当时候能返回台湾的问题,她不会反对,但目前此案定位为军事案件,要尊重防务部门意见。  

  赖幸媛昨天在台湾“立法院”备询时指出,两岸政策是循序渐进而且很稳健,两岸和平协议目前没有时间表。  

另外,林毅夫妻子陈云英表达,希望在林毅夫退休后能回台湾,赖幸媛说,“陆委会”对在大陆长居人士返乡探亲不反对,但林毅夫是服役期间出走,追诉期还没结束,防务部门有特别考虑并相当坚持,“陆委会”要尊重防务部门。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陈云英:“最想和家人一起循福建回台湾  

  中新社记者 张羽  

  “最想和家人一起循福建回台湾。”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开幕,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在此间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等丈夫卸任后,最想做的事就是一家人回台湾看看。  

  陈云英现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被誉为“中国特殊教育第一人”。她的丈夫是全国人大代表、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林毅夫因工作原因,再次告假,这是他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连续四年缺席人代会。  

  “5月份,我将随毅夫到几个国家去访问。5月中旬,世界银行会办一个欢送party(聚会),毅夫将慢慢与世行告别。”陈云英告诉中新社记者,林毅夫的任期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结束,“卸任后,他(林毅夫)将回到北京大学继续任教”,而自己也会回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