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所谓的“民主政治”最大的“亮点”就是所谓的“大选”,就是所谓的“两党政治”!
美国的“大选”真的“民主”吗?
其实这种骗人的把戏,我国古代的一个养猴人早就玩过了,也就是那个成语“朝三暮四”的由来!
为了透过现象看清美国“大选”的本质,我们不妨重温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朝三暮四”大意说的是,一个养猴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想给所养的猴子提供充足的食物,而是限定猴子们一天只能吃七个水果,虽然限定,但这个狡猾的养猴人偏要“民主”一番,抛出两个方案供猴子们“大选”:选项一,每天早上三个,晚上四个;选项二,每天早上四个,晚上三个。
这些猴子们顿时欢呼雀跃,感到自己“民主”了,自己有“一猴一票”的“权力”了!
这个养猴人将群猴玩弄于股掌,却又深得群猴的拥戴,不愧是个耍猴的高手!
没成想,不仅中国的四大发明被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剽窃”了去(因为没有支付“知识产权”费用),而且这个养猴人耍猴的技法也被美国政客“剽窃”了去(美国政客也没有向这位养猴人的子孙后代支付“知识产权”费用),炮制出个“驴象”版的“朝三暮四”!
美国政客不想改善普通美国民众的地位,却又假惺惺地说普通美国民众有“民主”的“权力”,有“一人一票”的“权力”,于是美国政客也让美国民众“自由”的“选择”:选项一,这次“拥驴”,下次“戴象”;选项二,这次“戴象”,下次“拥驴”!
这就是美国的“两党政治”!
这就是美国的“大选”!
这就是美国民众的“一人一票”的“民主权力”!
这就是美国政客欺骗美国人民、欺骗世界人民的所谓的美国的“民主政治” !
注:驴,指美国民主党;象,指美国共和党!
附:百度百科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
/**/ bk.view.expFlag=false;baikeViewInfo={id:"41294",editable:"true",title:"朝三暮四",expIndex:"0",subLen:"1",isMulit:false};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成语内容
内容简介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内容翻译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猕猴,他能理解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也能够了解那个人的心思。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1. 狙公:养猕猴的老头。 2. 解:了解,理解,懂得。 3. 狙(jū):猕猴。 4. 意:心意。 5. 得:懂得。 6. 得公之心:了解他的心思。 7. 损:减少。 8. 家口:家中口粮。口:口粮。 9. 充:满足。 10.欲:欲望,要求。 11.俄而:一会儿,不久。 12.匮:不够。 13.限:减少。 14.恐:恐怕。 15.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16.诳(kuáng):欺骗. 17.与:给。 18.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19.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栗”。 20.足:够,足够。 21.众:所有的。 22.皆:都。 23.而:表修饰。 24.起而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25.皆伏而喜:都很高兴而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伏:降伏,驯顺。引申为服服帖帖。 26.朝:早上。 27.之:代词。指代猕猴们。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文字信息
【汉字简体】朝三暮四 【汉字繁体】朝三暮四 【汉语注音】zhāo sān mù sì 【英文拼写】To blow hot and cold; to play fast and loose; to chop and change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结构】并列式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理解。 【成语释义】1.(古意)指聪明人善于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 2.(今意)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或者用来比喻花心,想得太多。 【近义词】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变化多端、朝秦暮楚。 【反义词】墨守成规、一尘不变、以一贯之、从一而终。 【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发源地】宋国(今商丘)。成语示例
①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②所谓朝三暮四而喜怒交设者也。——南朝(梁)刘勰《灭惑论》 ③朝三暮四,昨非今是。 ——元代乔梦符《山坡羊·冬日写怀》曲[1]编辑本段成语启示
分析评论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寓言讲的道理在确实适用于当时的情况,但是用我们已经发展了千年的眼光再来看问题,可能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古人们没有时间成本的概念,因此觉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些区别的,任何一家企业在收预付款和定金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多收一些,未来要收的余款越少越好,为什么呢?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对于猴子而言,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为了保证一天的活动有足够的能量,进食的多与寡是有明显区别的。在猴子的世界里,只有“朝四”才能保证一天的需求。而到了晚上,是以休息为主,有“暮三”就够了。如果硬要让它们在晚上接受“四”,它们就会觉得是浪费。从这个角度说,猴子们坚持了实事求是、按需分配的原则。而这两个原则正是我们需要倡导和学习的。 “朝四暮三”优于“朝三暮四”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早上得到的是在眼前的,而晚上是十二个小时之后的事。尽管总数都是七个,但是先得到四个,就是先得到了“大头”。“大头”在手与“大头”在外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猴子们任由耍猴人“朝三暮四”,就等于是把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的“大头” 扛到了自己的肩上,可能要付出更多才能获得本已属于自己的栗子。聪明的猴子当然不会同意。所以它们要通过抗争获得耍猴人的让步。 3+4和4+3结果都是一样,但如果环境和背景发生了变化,其效果就会决然不同。很多时候,过程和方法决定了成败。揭示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后来“朝三暮四”作为一个成语,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 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其本质。「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