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这个玩意儿,似乎只有专家学者可以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平民百姓似乎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听,未必能够全了解、全明白;不明白、不了解之处拼凑些文字向各位讨教,不至于大逆不道吧?门外汉看经济话题,当然没有专家学者般引经据典的能力,能够从常识角度看经济话题已经蛮不错了;本来(经济)知识就欠缺,假设拥有常识的权力也被剥夺,别说谈论经济话题,甚至洗耳恭听都只能在云里雾里。常识角度谈经济话题,也许牛唇不对马嘴,也许错误百出,请见多识广(经济学家等)者不吝赐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余年,改革开放30余年;这里有二个耐人寻味的数字:30年、60年。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执政,为何要切割成二半,切割者必然比百姓清楚,不明白者深究也查不出个所以然,还是省点力吧。据说,不少人把前30年视作计划经济,后30年视作市场经济;是否就是为了区分二种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才把一个执政党的60年历程切割成二半,不得而知。
破旧立新,不破不立;不知是为了破除“旧”的计划经济模式,还是为了推行、确立“新”的市场经济模式,总之,自从把60年切割成二半后,各种前后30年的比较就粉墨登场了,各种赞赏后30年辉煌成就的颂歌近乎铺天盖地,各种讥讽前30年的“艺术”纷纷招摇过市,肯定与否定以自打己的方式热闹异常。中国社会、中国人对市场经济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很熟悉;貌似新的经济模式也许早已超越了“新”这个程度;可能只是陈旧模式乔装打扮后重新粉墨登场而已。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开始学习、实施(现代)市场经济,得到诸多老牌市场经济国家“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基本掌握了市场经济模式的真谛。曾经的“朱门酒肉臭”很辉煌,曾经的“路有冻死骨”很现实;如今推出市场经济,是否为了恢复当年的辉煌,或者为了重塑当年的现实,不得而知;所有的意图、目的都在云遮雾障中,想知也许很难知。
前30年与后30年也许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未必就有可比性。前后30年所处的历史关口不同、世界环境不同、基础条件不同、、、无论从什么角度,无论以什么方式都缺乏可比性。把前后30年分割开来,只可能分割执政史,只可能分割建设史,不可能必然存在可比性。缺乏可比性未必不存在关联性,后30年也许犹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垮骆驼,也许如同最后一把柴烧开一锅水。把压垮“骆驼”归功最后一根稻草,难免有偷天换日之嫌,把烧开水归功最后一把柴,难免有偷梁换柱之嫌,另外可能有某种厚颜无耻的味道。铁轨不可能是一天铺就的;通车典礼后,车辆畅通时,嘲笑筑基时无车可通的艰苦,讥讽铺轨时无车可通的艰辛,难免有忘恩负义之嫌。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有各自的利弊,只有利没有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十全十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能存在的;选择了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有个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的过程。计划经济有利有弊,市场经济亦有利有弊;计划经济的利或弊,市场经济的利或弊,经济学的门外汉当然说不出啥,留待经济学家们解读也许稍妥。利或弊说不出个啥,普通常识还是有一些的:决定采用任何经济(发展)模式后,都需要探讨如何扬长避短,研究如何趋利抑弊;夸大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之利,或者夸大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之弊,都可能欠妥。
暂且不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利弊,60年的共和国建设史已经被某些人分割开来,那就遂了某些人之愿,把前后30年分割开来看各自都发生了什么。建国之初,硝烟未散尽,万废待兴;被驱逐的列强不甘心、不死心,采取“封锁”措施,意图把年幼的共和国扼杀于(襁褓)春萌之中;工人、农民基本处在文盲、半文盲状态,生、老、病、死无依无靠;工业(技术、设施、设备、、、)基础异常薄弱;社会上各类歪风邪气兴风作浪,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想方设法复辟、倒退,重新压在劳动人民身上作威作福、、、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动员、号召全体人民昂首挺胸站起来,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采取“计划经济”措施,拯救面临崩溃的经济。顺便说一句:票证“经济”不是我国首创,不少(含发达)国家都在战后采取过票证经济,这方面可不敢居功自傲。计划经济,把极其紧缺的、有限的经济(资金)偏重急需的、特需的普及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同时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姿态稳步发展,开始了工业门类基本齐全的建设。鼓励、赞赏工人、农民读书、识字、学知识、学技术,培育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制造出无数个响当当的自主品牌,促使诸多老字号增加了活力;农业大兴水利,尽可能避免、减少自然灾害。为了防止平均主义,鼓励更好地管理,干部分20余个等级;为了防止混吃大锅饭,刺激劳动生产积极性,工人分八个(技术)等级,涌现了一大批革新能手、生产标兵;各类奖、惩措施并举,有力地推动了管理、生产、建设。向世界伸出热情友好之手,提出《和平共处5项基本原则》,明确表示“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态度,粉碎“列强”、“霸权”封锁、扼杀共和国的意图,堂堂正正走进联合国;欢迎各界爱国志士(回国)共同参与建设,广开门路促进科技发展,尊重科技人才,以“二弹一星”向世界、向社会、向科学致敬。把一个毒品泛滥国管理成基本无毒品国,把娼妓改造成劳动者,弘扬了社会浩然正气。为了防止干部(官僚?)资本家、、、重新欺压劳动人民,推出干部(星期四)下放劳动制度,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脱离工农、劳动人民,不忘本,杜绝产生新权贵、、、前30年做的事远远不止这些,请恕不多唠叨;前30年不可能全都是光辉灿烂,亦不可能一无是处;其中当然有诸多经验、教训,如何总结、如何研究已属另一话题,请恕另行探讨。前30年打下了政治、经济、社会基础是勿庸置疑的,无论是把60年切割成二半,还是往前30年泼脏水,都无法否定前30年取得的成就。
计划经济(前30年)时期物质确实短缺,这是无法否定的;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晰的,是不该、也不容忍混淆的。战后、万废待兴,被驱逐者不甘心、基础薄弱、、、形成的物质短缺;计划经济稍稳地拯救了处在崩溃边缘的经济,较妥地缓解了处在激化状态的矛盾。万废待兴、基础薄弱等是因,拯救、缓解是计划经济之果,这是明摆着的真相,不用“揭密”就清清楚楚地明摆着。把物质短缺说成是计划经济造成的,或者把计划经济等同物质短缺,显然是某种颠倒是非黑白的胡扯。计划经济是个“种树”、“挖井”、“砌灶”、、、基础建设期;种树、砌灶、挖井时缺果吃、少水喝显然不是种树、砌灶的问题;乘凉、摘果、喝水者感恩种树、砌灶(基础建设)者才可能是人间正道;嘲笑种树、砌灶(基础建设)者,讥讽挖井(基础建设)者的艰苦奋斗,不仅只是混淆视听的作为,更可能有忘恩负义、厚颜无耻的成份。经济学家当然知道物质短缺与计划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然清楚前30年的历史背景;忽略、混淆前30年的历史背景,颠倒物质短缺与计划经济的因果关系,也许能证明某些经济学家居心叵测的立场、态度,无法说明计划经济的利或弊。
计划经济当然存在某些缺点,当然存在某些问题,这是确凿无疑的;如何探讨这些存在的缺点、问题也许需要研究,这类专业性的话题留待专家、学者施展才能,请恕门外汉略过不表。有一点也许无需澄清就明摆着:计划经济不是造成物质短缺的原因,反而是计划经济摆脱了物质短缺的困境,促使经济发展形成某种平衡。
社会捣江湖,是非捣混淆,对错捣混沌,因果捣颠倒;摘果、收获、享受者嘲笑、讥讽耕耘、种树、劳。工人、农民、劳动人民把共产党推、送上了执政的位置,执政党理所当然应该感恩工人、农民、劳动人民,理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当管理(经营)好(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企、事业)国家、社会,做不到这些应当引咎辞职回家卖红薯去,甚至应当追究失职、渎职、违法乱纪的言行。执政党做了些理当做的事,被捣成江湖的社会一混淆,成了工农、劳动人民向执政党感恩的题材、资本,本末倒置、因果颠倒对执政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都弊大于利。
由计划经济而后选择市场经济,可能有诸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是:市场经济能更快的推动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学家比普通百姓更清楚是何原因,这种“更快”的猜测估计八九不离十;至于是否另有其它原因,由于能力有限,拼命猜也猜不出个所以然,还是省点劲不猜为妙。选择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后,各类(以经济学为主)专家、学者抛出诸多有关市场经济精辟的论述,各类经过粉饰的市场经济之优、之利的言(舆)论近乎铺天盖地,似乎有某种“相见恨晚”的急不可待。论述、言论近乎达到满溢的程度,请恕不凑这份热闹了。市场经济当然有其优点、长处,未必就不存在缺点、短处;是否就是必须的、必要的选择,可能有待商榷、探讨。有个清晰的“真相”事实也许需要重申:前30年的耕作、播种,才可能有后30年的摘果、收获;这种前后之间的关联性不可能因为(选择)模式不同而被切断、被否定。
近、现代的市场经济已经运行了数百年,其中的利、弊正在日逐显现。近、现代市场经济创建之初,社会、经济学家为“发现”推动市场经济背后那双无形之手而沾沾自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背后那双推动之手逐渐呈现出“私欲澎涨”的本质,逐渐呈现“贪婪”的面目;也许由于“惯性”的原因,也许由于“快速”的原因,社会、经济学家也许无暇顾及审视“背后之手”的本质、面目,这双背后的无形之手依然强而有力。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产能过剩与资源紧缺的矛盾也许将日趋尖锐,消耗(排污等)过度与自然循环的矛盾也许将日趋尖锐;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由于背后强而有力之手的不断推动,很难缓解这类矛盾。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缓解这类矛盾的可能性近乎不存在,更别说(提)从根本上解决这类矛盾。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大自然中不可能仅有人类,大自然的资源、环境不可能、也不该任由人类私有独享;尊重其它(含有害?)物种的生存(权力)环境,是人类应当遵守的规则,是人类应尽的职责、义务;公众在社会中生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不可能只有经济这个层面,社会的资源不可能、也不该任"一部分人"私有独享;尊重公众(含老弱病残)的生活(权力)环境,缩短贫富差距,减少甚至铲除人欺人的(政治、经济层面)土壤,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也许是人类应当遵守的规则,也许是社会需要努力的目标。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借市场经济"东风"忙着消耗、挥霍自然资源,子孙是感恩祖先?还是唾骂祖先?很难猜?不猜也罢。大自然循环的速度是有限的,人类在市场经济背后之手推动下,产生各类(绝对不止三废)废的速度远远超出自然循环的速度,并且以肆无忌惮态势发展下去,若干年后人类也许将无立锥之地;皆时“感恩”还是“唾骂”这类问题也许不存在了,猜都不用猜。
人类任私欲无度澎涨以求高速,纵容贪婪恣意妄为以求发展,扯些“开发”大旗横冲直撞,并且以“私欲”、“贪婪”为推动力的高速、发展为傲,很可能步“恐龙”后尘,成为在自然界(史)生存、发展稍短年代中的成员。人类越早意识到“贪婪”之弊,越早摆脱背后“强而有力”之手掌控,越早明白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越早明白有计划地、恰当地和自然循环保持适度的平衡,越可能长治久安;越可能功冠千秋,越可能福荫万代。
山石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